雖然都是表,但你會區分機械表和電子表嗎?
可能在許多人的認知中,區分機械表和電子表的依據就是表盤上有沒有電子屏。如果你也這么想,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不用電的表
其實,區分機械表和電子表最準確的方法,就是看
它是否依靠電力驅動來實現計時功能。如果是,那就是電子表;如果不是,那就是機械表。
你沒看錯,并非所有的手表都需要用電力來驅動。世界上第一塊便攜式手表出現于16世紀初的德國紐倫堡,遠遠早于電池的出現時間。更驚人的是,五百年后的今天,它依然可以正常工作!而它就是一款不折不扣的機械表。
所謂機械表,顧名思義,就是完全依靠機械原理和構造來運作的手表。它通過上緊表內的發條,借由發條系統釋放出的動能來驅動手表的計時功能。上滿發條的手表通常可以持續運作幾十小時至幾天不等。但為了保證手表持續正常運作,一般建議每天上滿一次發條,為手表提供充足的動能。聽著很簡單,但使用起來不免有些麻煩。于是,自動機械表應運而生。
與傳統手動機械表相比,自動機械表中多了一個擺陀。當你戴著手表時,表內的擺陀會因手腕的活動而旋轉,達到自動上發條的效果。只要每天佩戴不少于八小時,就能補足計時所需的發條能量。但如果你有段時間沒戴它,那就
用電的表
電子表則以電力作為手表計時所需的能量,只要電池還有電,它就可以一直工作。電子表的品種豐富多樣,常見的指針式石英表、光動能表、各種智能手表都是電子表家族的
成員。所以,單憑有沒有電子屏來判斷一塊表是不是電子表是不可靠的喲!

相比于機械表,豐富的顯示功能、不需要上發條、相對較低的價格,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