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記者在(簡稱“新登利\")看到,全自動生產線正高速運轉,廢舊衣服被送入撕碎機形成小塊物料,高溫加熱后,形成的黑白顆粒物被裝包運送至下一環節。
據了解,這家位于大別山腹地的“綠色”工廠,成立于2023年,采用國際領先的化學法循環再生技術,以廢舊紡織品為原料,通過預處理、徹底的化學分解、精制純化、聚合、紡絲等過程,制成具有高品質、多功能、高附加值、永久循環性的再生聚酯切片和聚酯纖維。目前,該公司用兩年時間,以厚積薄發之勢建立起10萬噸級T2T化學法再生產線,在今年實現了該領域的規模化量產。
創新T2T技術讓廢舊紡織品重煥新生
數據顯示,全球每年生產100億件以上的新衣服,多達9200萬噸被丟進垃圾掩埋場,只有不足 20% 的衣服被重新利用或回收。
“我們利用廢舊紡織品進行改造,讓它們重煥‘新生’,使其性能與原生水平趨于一致。”新登利生產負責人介紹了新登利的核心工藝T2T(Textile-to-Textile)化學法的“神奇功效”及綠色特性。
據了解,新登利研發的化學法再生循環技術采用自主研發的低壓水解設備,能耗較傳統化學法降低 28% ,且公司正在聯合研發的智能分揀(AI色選機)可使原料純度達 92% 此外,公司廠區光伏覆蓋60% 用電需求,并將在2030年覆蓋百分百光伏用電。更值得關注的是,新登利獨立掌握多項技術,其中10余項發明專利為BHET醇解法核心技術提供專屬保護,更以“技術秘密 + 生態壁壘 + 動態防御”的組合策略構建了多重“護城河”。公司憑借扎實的技術實力與規范的管理,獲得了ControlUnion認證、ISO9001認證、SGS認證等多項權威資質。
“項目總規劃產能為11萬噸/年,全面投產后,企業每年可回收利用超13萬噸廢舊紡織品,減排溫室氣體超48萬噸,相當于2600萬棵樹的碳匯效果。”公司總經理葉孝喆向眾人列出了一組可感知的清晰數據:相比原生石油基路線,可降低約 60%-85% 的碳排放及能源消耗,大幅減少環境污染。
數字技術筑起“碳”索之基
新質生產力的發展除了前沿技術的突破與企業的“綠色”實踐,更體現在企業面對數字化與智能化的態度。
在數字化轉型浪潮席卷制造業的當下,新登利自投產伊始便將智能化基因植入生產體系,建成全流程數字化車間,同時開發的智慧管控系統使人“足不出室”就可對設備進行遠程操控。
在新登利聚合中控室,一臺監控屏正實時呈現關鍵設備運行狀態,2名工作人員在4臺電腦前緊盯關鍵設備。
“這五層樓包括了所有的核心生產環節,我們只需要7至8人就可以實現400多臺設備的全程監控。”生產負責人介紹,“這里每包材料攜帶唯一ID碼,異常時10分鐘內可溯源至具體環節,并且每一臺設備都能控制自動啟停。”
目前,新登利已與國際市場接軌。在同國際知名服裝品牌、玩具品牌、家紡品牌、大型商超品牌等展開初步合作的同時,參與了國標《溫室氣體產品碳足跡量化方法與要求化學纖維》GB/T45540-2025、《溫室氣體排放核算與報告要求第47部分:化纖生產企業》GB/T32151.47-2024等多項標準的起草與制定。
“今年9月份,我們將在上海參加中國國際紡織紗線(秋冬)展覽會。
座談會打開了一個觀察環保新質生產力的窗口。
9月2—4日為期三天的8.2館J133—J135展位上,以及9月2日8.2號館K151、16:00的發布會現場,新登利將推介新產品,展示新技術。”新登利銷售總監劉寧表示,屆時訂單簽約將進入爆發期。
各方共論發展“綠”門檻
在“聚焦環保新質生產力一—走進安徽新登利”調研活動座談會上,中國經濟傳媒協會副會長張曙紅表示,新登利為眾多企業打開了一個觀察環保新質生產力的窗口,從新登利在技術研發上的持續投入,到將環保理念融入產業的創新舉措,再到面對市場挑戰時的戰略轉型,體現了民營企業在踐行綠色發展理念中的戰略與智慧。
近年來,金寨縣堅持以“雙碳”目標為牽引,聚焦環保新質生產力,系統構建現代環保產業體系。高標準打造全省首個縣級環保新質生產力創新示范區。
“當前,我縣總投資52億元的‘新登利環保裝備產業園’一期投產,二期正在火熱建設。依托金寨抽水蓄能電站、華電福新風電等重大項目,我縣探索出‘綠電一綠氫一綠氨’全鏈條示范,碳匯交易走在全國前列。”金寨縣委宣傳部副部長曹作義介紹。
座談會上,葉孝喆聚焦“雙碳”背景,重點闡述了再生環保市場的發展概況、T2T化學法“T2T化學法實現了‘從舊衣到新衣’的百分百可再生,產品無需二次加工添加額外化學物質,生產全程沒有多余化學污染。”葉孝喆介紹。
在全球每年超過9200萬噸紡織廢料的背景下,新的技術路線和新的產業共識正成為實現“雙碳”目標亟需關注的重要問題。
科技投資人何澤儀認為,科技與碳中和的深度融合已成為全球環保的結構性機會,而“科技 + 材料 + 循環經濟”的交叉領域,則是下一輪工業重構中的支點。“利用再生材料能有效節約資源,降低企業生產成本。”何澤儀表示,掌握再生材料技術時,企業可成為規則制定者,在國際市場上擁有更大話語權。
據悉,新登利的T2T化學法廢舊紡織品化學分解技術,通過化學分解和再聚合過程,實現從廢舊衣物到新衣物的閉環循環。“該技術不僅減少了行業對石油等原生資源的需求,同時顯著降低了對原生資源的依賴。”青島大學紡織服裝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田明偉說,這一技術路徑是新登利綠色循環發展的實踐核心。
讓廢舊紡織品直接回歸纖維本質、生產全程沒有多余化學污染、產出的新纖維未來仍能進入再生循環當下,“綠色”不再是一個標簽,而是產品走向世界的門檻,新登利“生生不息”的綠色閉環正是發展的印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