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TU765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6903(2025)06-0023-03
1框架剪力墻結構概述
1.1框架剪力墻結構的定義與特點
框架剪力墻結構簡稱框剪結構,是一種將框架結構和剪力墻結構有機結合起來的結構體系。框架結構主要由梁、柱等構件組成,承擔豎向荷載和水平風荷載。剪力墻則是由鋼筋混凝土墻體構成,主要用于抵抗水平地震荷載。這種結構形式兼具框架結構的靈活性和剪力墻結構的剛度,能夠在保證建筑空間靈活性的同時,有效提升結構的整體穩定性和抗震性能。
框剪結構的特點主要體現在4個方面: ① 結構受力合理,能夠充分發揮梁、柱和墻體的各自優勢,實現優勢互補。 ② 空間布置靈活,能夠滿足不同建筑功能和造型的需求。 ③ 抗震性能優越,通過合理的剪力墻布置,能夠顯著提高結構的抗震能力。 ④ 施工便捷,便于采用標準化、模塊化的施工方法,提高施工效率[1]。
1.2框架剪力墻結構的應用范圍
框架剪力墻結構因其獨特的優勢,在各類房屋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廣泛應用。一方面,適用于高層建筑,特別是超高層建筑,通過增加剪力墻的數量和剛度,能夠有效抵抗風荷載和地震荷載,確保建筑的安全性。另一方面,也適用于對空間布局有較高要求的建筑,如商業綜合體、辦公樓、酒店等,能夠靈活布置建筑空間,滿足多樣化的使用需求。在住宅建筑、公共建筑等領域,框剪結構也因其良好的經濟性和實用性而備受青睞
1.3框架剪力墻結構的施工要求
框架剪力墻結構的施工要求相對較高,因此要做好以下4個方面: ① 要嚴格把關施工質量,確保梁、柱、墻體等構件的尺寸、位置和強度滿足設計要求。 ② 嚴格控制施工精度,特別是在模板安裝、鋼筋綁扎、混凝土澆筑等關鍵環節,要嚴格控制誤差,確保結構整體質量。 ③ 加強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 ④ 要合理安排施工進度,確保工程按期完成,并注重施工過程中的環境保護和節能減排。
2框架剪力墻結構設計要點
2.1 結構布置與尺寸設計
框架剪力墻結構的布置與尺寸設計是確保結構穩定性和安全性的關鍵。在結構布置上,應根據建筑功能、高度、風荷載和地震烈度等因素,合理確定框架和剪力墻的數量、位置和尺寸。要注重結構的整體協調性,確保框架與剪力墻之間的連接牢固可靠。在尺寸設計上,要充分考慮構件的受力特點和變形要求,合理確定梁、柱、墻體的截面尺寸和配筋量,確保結構在承受各種荷載作用下的穩定性和耐久性[2]。
2.2框架節點設計
框架節點是框架結構中連接梁、柱等構件的關鍵部位,其設計質量直接影響結構的整體穩定性和安全性。在框架節點設計上,應注重節點的剛度和強度設計,確保節點在承受荷載作用下的穩定性和耐久性。要合理確定節點的連接方式,如焊接、螺栓連接等,確保節點連接的牢固性和可靠性。還應考慮節點的抗震性能,通過合理的節點構造和配筋設計,提高節點的抗震能力。
2.3框架剪力墻的抗震性能設計
抗震性能是框架剪力墻結構設計中的重要考慮因素。在抗震性能設計上,應注重結構的整體剛度和強度設計,通過合理的剪力墻布置和配筋設計,提高結構的抗震能力。同時,要考慮結構的延性和耗能能力,通過合理的構造措施和細部設計,確保結構在地震作用下能夠吸收和耗散能量,減少震害損失。還應加強結構的抗震構造措施,如設置抗震縫、加強節點連接等,提高結構的整體抗震性能[3]。
3框架剪力墻結構施工技術要點
3.1施工準備階段
3.1.1施工圖紙的審查與交底
施工圖紙作為施工過程中的核心指導文件,其準確性和完整性對于確保施工質量和安全至關重要。在施工準備階段,施工圖紙的審查工作必須細致入微,不容絲毫馬虎。審查過程中,應組織由結構工程師、建筑師、施工技術人員等多方參與的專業團隊,對施工圖紙進行全面而深入的審查。
審查內容涵蓋圖紙中的尺寸、位置、標高、配筋等關鍵信息,確保每一項數據都準確無誤,符合設計規范和安全標準。在審查過程中,還需特別注意圖紙中的細節問題,如構件的連接方式、節點的處理、預埋件的設置等,這些往往容易被忽視,但卻直接關系到施工質量和結構的安全性。一旦發現圖紙中存在錯誤或不合理之處,應立即與設計單位溝通,進行必要的修改和完善。
施工圖紙的交底工作是施工準備階段另一項不可忽視的重要任務。交底過程中,應將圖紙中的設計意圖、施工要點、技術要求等詳細而清晰地傳達給施工人員。這要求交底人員不僅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還要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和表達能力,能夠將復雜的技術問題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講解清楚。施工人員也應積極參與交底過程,提出自己的疑問和困惑,確保對圖紙的理解準確無誤。交底工作完成后,還應組織施工人員進行必要的培訓和演練,使其熟悉施工圖紙和施工工藝,為后續的施工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4]。
3.1.2 施工現場的平面布置
施工現場的平面布置是施工準備階段的一項關鍵工作,它直接關系到施工現場的整潔有序和施工人員及機械設備的安全通行。
在進行平面布置時,應根據施工計劃、施工進度和現場條件,合理確定施工區域、材料堆放區、機械設備停放區等位置。施工區域的劃分應充分考慮施工流程和工作面的需求,確保各道工序能夠有序進行,互不干擾。材料堆放區應設置在便于運輸和取用的位置,要做好材料的分類和標識工作,避免材料的混淆和浪費。機械設備停放區應設置在安全、穩定的位置,確保機械設備的停放和移動不會對施工現場造成安全隱患。
在平面布置中還需特別注意交通流線和安全通道的設置。交通流線應合理規劃,確保施工人員和機械設備的通行順暢無阻。安全通道應設置在緊急情況下便于人員疏散的位置,并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和防護措施,確保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
3.1.3施工材料的準備與檢驗
施工材料作為施工過程中的物質基礎,其質量直接關系到施工質量和安全。在施工準備階段,應根據施工圖紙和施工計劃,提前準備好所需的施工材料,如鋼筋、混凝土、模板等。在材料采購過程中,應選擇信譽良好、質量可靠的供應商,確保所采購的材料符合相關標準和要求。
材料進場后,應組織專業人員進行嚴格的檢驗工作。檢驗內容包括材料的外觀質量、尺寸規格、物理性能等。對于鋼筋等關鍵材料,還需進行力學性能的抽樣檢測,確保其滿足設計要求。一旦發現材料存在質量問題或不符合要求,應立即退場并更換合格的材料,避免將問題材料用于施工中,造成質量隱患和安全風險。在材料的使用過程中,還應加強管理和控制,確保材料的合理使用和節約使用。要做好材料的保管和防護工作,避免材料因受潮、腐蝕等原因而降低質量。
3.1.4施工機械設備的準備
施工機械設備是施工過程中的重要工具,其性能和狀態直接影響到施工效率和安全。在施工準備階段,應根據施工計劃和現場條件,合理選擇并準備好所需的施工機械設備,如塔式起重機、攪拌機、振搗器等。在選擇機械設備時,應充分考慮其性能參數、適用范圍和安全性等因素。對于大型機械設備,如塔式起重機等,還需進行專項方案的編制和審批工作,確保其安裝和使用符合相關標準和要求。
機械設備進場后,應組織專業人員進行認真的檢查和調試工作,確保其性能良好、安全可靠。檢查內容包括機械設備的外觀、傳動系統、制動系統、安全裝置等。對于存在故障或安全隱患的機械設備,應及時進行維修或更換,避免其在使用過程中發生故障或造成安全事故。在機械設備的使用過程中,還應加強管理和維護工作。操作人員應熟悉機械設備的性能和操作規程,嚴格按照規定進行操作和維護。要做好機械設備的日常保養和定期檢修工作,確保其始終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5]。
3.2施工工藝流程
3.2.1基礎處理與模板安裝
基礎處理是施工過程中的基石,直接關系到整個結構的穩定性和耐久性。在施工前,基礎的處理工作需細致入微,包括清理基礎表面的雜物、整平基礎以確保其平整度以及根據施工圖紙要求進行開挖、回填和夯實等工作。開挖時應遵循設計圖紙的深度和邊界,避免超挖或欠挖,回填材料需具備良好的壓實性和透水性,夯實工作則需達到規定的密實度,確保基礎的穩定性和承載力。模板安裝是混凝土澆筑前的關鍵環節,其質量和準確性直接影響到混凝土的成型效果和結構的尺寸精度。在選擇模板時,應綜合考慮施工圖紙的要求、現場條件以及模板材料的強度和剛度。模板的安裝需平整、牢固,無變形和錯位,以確保混凝土澆筑后的尺寸和形狀符合設計要求。支撐和固定模板的工作同樣重要,需確保模板在澆筑過程中不發生變形或倒塌,可采用鋼架、木撐等多種方式進行加固,確保施工安全和質量。
3.2.2鋼筋綁扎與混凝土澆筑
鋼筋作為混凝土結構中的骨架,其綁扎質量和位置準確性至關重要。在鋼筋綁扎前,應對鋼筋進行仔細檢查,確保其表面無銹蝕、油污等雜質,規格、數量和位置需嚴格按照施工圖紙要求進行。鋼筋的搭接長度、綁扎方式和間距等需符合相關規范和標準,確保鋼筋綁扎牢固可靠,形成穩定的鋼筋骨架。
混凝土澆筑是施工過程中的核心環節,其質量和密實度直接影響到結構的強度和耐久性。在選擇混凝土材料時,需考慮其強度等級、工作性、耐久性等因素,確保混凝土滿足設計要求。
澆筑過程中應分層進行,每層澆筑厚度不宜過大,以便于振搗密實。振搗工作需均勻有力,避免漏振或過振,確保混凝土內部無空洞、氣泡等缺陷。澆筑完成后,還需加強混凝土的養護工作,防止其出現裂縫、空鼓等質量問題,可采用灑水、覆蓋等多種方式進行養護,確保混凝土強度的正常發展。
3.2.3施工縫的處理與質量控制
施工縫是施工過程中難以避免的現象,其處理質量直接影響結構的整體性和連續性。在處理施工縫時,應根據施工圖紙要求和現場條件,合理選擇施工縫的位置和形式。施工縫的處理需平整、無雜物和積水,可采用鑿毛、刷漿等方法提高新舊混凝土的粘結力。應加強施工縫的質量控制工作,通過嚴格的檢驗和驗收程序,確保施工縫的質量符合相關標準和要求。
質量控制是施工過程中的重要環節,需貫穿于整個施工過程。每個施工環節完成后,都應進行認真的質量檢查和驗收,確保施工質量符合設計要求和相關標準。對于存在的質量問題,應及時進行整改和處理,避免問題擴大或影響后續施工。可采用目測、量測、無損檢測等多種方法進行質量檢查,確保施工質量的可靠性和穩定性。
3.2.4預埋件與后澆帶施工
預埋件是施工過程中的重要構件,其安裝質量和位置準確性直接影響后續施工和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在安裝預埋件時,應根據施工圖紙要求和現場條件,合理選擇預埋件的規格、數量和位置。預埋件的安裝需準確、牢固,無松動和錯位現象,可采用焊接、螺栓連接等方式進行固定。
后澆帶是施工縫的一種特殊形式,其施工質量和處理同樣重要。在確定后澆帶的位置和寬度時,需綜合考慮施工圖紙要求和現場條件。后澆帶的施工需平整、無雜物和積水,可采用與主體結構相同的混凝土材料進行澆筑。應加強后澆帶的質量控制工作,通過嚴格的檢驗和驗收程序,確保后澆帶的質量符合相關標準和要求,確保結構的整體性和連續性。
4結束語
框架剪力墻結構作為現代建筑中廣泛應用的結構形式,其施工技術對于確保建筑質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義。在施工準備階段,應做好施工圖紙的審查與交底、施工現場的平面布置、施工材料的準備與檢驗以及施工機械設備的準備等工作。在施工工藝流程上,應注重基礎處理與模板安裝、鋼筋綁扎與混凝土澆筑、施工縫的處理與質量控制以及預埋件與后澆帶施工等關鍵環節。通過加強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檢查和驗收工作,確保施工質量符合設計要求和相關標準,提升建筑工程的整體質量與安全水平,促進房屋建筑工程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馬帥.房屋建筑工程中框架剪力墻結構建筑施工技術的應用].中國建筑裝飾裝修,2024(15):167-169.
[2]羅美增.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墻結構主體工程施工技術的優化方法[].中國建筑金屬結構,2021(11):102-103.
[3]譚石柱.房屋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墻結構施工技術研究[J].工程技術研究,2021,6(15):57-58.
[4]薛援午.框架剪力墻結構建筑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分析[].產業創新研究,2024(16):118-120.
[5]金冬盛.房屋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墻結構施工技術要點[].門窗,2019(22):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