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U416.2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6903(2025)06-0045-03
0 引言
隨著公路工程施工質量要求不斷提高,路面質量逐漸成為公路工程管理的重要部分,而路面質量則受到施工材料的影響。間歇式瀝青拌合站相比于連續式工作模式可以對生產材料進行精細化處理,優化材料攪拌順序,有效提高骨料級配質量,優化瀝青混凝土材料配比,為生產質量控制提供了助力。因此相關人員要改進間歇式瀝青拌合站生產管理模式,從生產源頭角度出發把控材料質量,助力高品質公路工程項目建設。
1間歇式瀝青拌合站構成和工作原理
間歇式瀝青拌合站主要有上料機組、烘干加熱機組、拌和機組、瀝青供給機組、礦粉供給機組、成品料儲存機組及中央控制室組成,各機組分別安裝在單獨的基礎上由電動機驅動[1]。
在總控室開啟間歇式瀝青拌合站開關后,冷料倉會先將冷料運輸到干燥滾筒內,對其進行烘干和除塵處理。當其加熱溫度達到拌合溫度標準后,利用熱量料提
圖1間歇式瀝青拌合站工作流程
收稿日期:2025-02-17
作者簡介:湯國彬(1977一),男,江西九江人,本科,工程師,主要從事公路工程設備施工與管理工作。
升機將其運輸到振動篩上方,并對其實施二次篩分處理,根據粒徑大小存儲在熱料倉中。然后對熱料倉內的礦料數量進行統計,其數量達到預期要求后拌合機會將各種材料依次放入攪拌容器中,將礦粉、瀝青以及添加劑等放入其中進行統一均勻攪拌,最后生成瀝青混凝土材料。
根據間歇式瀝青拌合站的工作流程 (如圖1所示)可以發現若其中某一料倉的數量滿足了生產所需,而其他料倉仍未到達數量標準,便會導致等待時間延長,有材料溢出的問題,影響生產能力,因此必須要加強現場生產管控。
2間歇式瀝青拌合站生產質量控制路徑
2.1原材料質量管控
在瀝青拌合過程中必須把握好原材料質量水平,這是提升生產質量的基礎環節。若原材料質量不達標會直接影響后期瀝青混合料性能,給路面工程施工造成影響,容易導致工程使用壽命縮短,引發路面病害,影響駕駛體驗。
2.1.1瀝青
工作人員要對瀝青質量檢驗報告單進行檢查,并根據檢驗要求對瀝青采取分批質量檢測,重點對瀝青軟化點、針入度、黏度、延度等實施檢測。經檢驗合格后,方可將其運用于實際生產活動。
2.1.2集料
粗集料在瀝青拌合生產中屬于重要材料,指粒徑>2.36mm 碎礫石。要重點針對材料的資源以及加工特性進行檢驗。加工特性主要指粗集料的級配構成、含泥量、密度等要素,外觀應保持干燥、無雜物泥土覆蓋、無風化表現。
細集料則是指粒徑 <2.36mm 的材料,要對其含水量以及含泥量兩項指標進行重點檢測,其中含水量是重點觀察指標。如果含水量過高會影響烘干質量,進而影響混合料整體拌合溫度。
2.1.3 礦粉
礦粉是促使瀝青膠漿生成的關鍵材料,外部也要保持潔凈和干燥,礦粉不可成團塊,要求有 75% 以上的粒徑 0.075mm 以下的顆粒。
2.1.4添加劑
添加劑的采購應當選擇正規廠家,并對添加劑的質量進行檢驗。
2.2冷料倉質量管控措施
2.2.1冷料倉位置布置
冷料倉要選擇在合適的位置進行布置,需要考慮到運輸距離以及環保工作要求,從而縮短用量最大冷料倉以及料堆之間的距離,提升運輸效率。對于需求量高的材料,可以增加料倉數量,保證供料及時性,優化供料結構。含粉量大的生產材料應當放置于料倉的中間位置,在下料的過程中可以確保材料被有效覆蓋,有效規避揚塵問題。石屑或機制砂要放置于方便現場管理人員進行觀察和檢查的區域,必要時可以利用監控系統實時監測,觀察是否有細集料吸壁的現象,防止供料活動中斷。
2.2.2冷料倉流量調整
冷料倉應調整變頻設置模式,將自標配合比設計作為配置標準,按照正常產能對冷料倉流量實施調整。以某生產能力為 100t/h 的拌和機為例,粗集料的配合比例為 46% ,瀝青用量為 5% ,則裝粗集料的冷料倉的流量為 43.7t/hc ,在流量試驗中,要針對流量和集料規格、出料口開啟程度、皮帶轉速間的關系進行重點分析,避免在生產過程中出現溢料的問題。
生產時先在不同冷料倉內裝滿對應材料,開啟冷料倉下方的平皮帶,先以低速方式運轉皮帶,記錄接料、稱重時間,一直持續到接料質量在 10t 以上為止。結合出料質量以及具體時間參數對皮帶轉速進行設置,并對皮帶轉速實施調整,觀察不同轉速條件下流量水平,對皮帶轉速以及具體流量參數間的關系實施分析。如果在標定冷料倉時原材料沒有進行烘干和除塵處理,直接對原材料質量進行稱取時要對材料內的含水量以及儲存量兩項指標展開綜合分析。
2.3除塵系統質量管控
除塵是間歇式瀝青拌合站的重點作業環節,會直接影響混合料的粉膠比指標。粒徑 0.075mm 以下粉塵含量是影響粉膠比指標的重要因素,如果粉塵整體水平較高、細集料砂當量小、填料親水系數大,會影響混合料的最終油膜厚度參數,導致花白料問題發生,甚至會給公路工程施工帶來影響。因此需要優化原材料管控,并重點針對粉料的用量進行精確劃分,利用試驗配比的方式尋找合適的材料配比比例。
除塵系統中的引風機功率水平應當保證和整臺機器裝置之間的匹配性,風門開度參數在不會影響除塵的安全性的條件下盡可能調大。優先使用脈沖式布袋進行除塵處理,該種除塵方法具有自我清潔優勢,應用效果要明顯好于大氣反吹式除塵系統。定期針對通風管道和除塵裝置實施密封性檢查,要求其能夠有效滿足除塵負壓的實際要求。若在實際作業期間發現引風機功率存在冗余的條件,可以于攪拌缸上方設置專門的除塵管道,并適當延長干拌持續時間。
利用燃燒試驗觀察粒徑 0.075mm 顆粒的通過率,若發現通過率較大要立即對引起的原因進行排查。正常情況下,粉膠比指標應當保持為 0.8~1.2 ,砂當量小、填料親水系數較大可以按照0.8作為指標標準,若條件相反則選擇上限。
2.4熱料倉質量管控
在熱料倉級配控制過程中,要以冷量倉流量試驗中所獲得的轉速參數為基礎,按照已經明確過的轉速將冷料倉開啟,并讓瀝青拌和機開始進行作業。點火后烘干滾筒開始工作時要確保熱量艙內材料充足,隨后將其依次打開,等待材料溫度冷卻之后利用取樣篩分試驗的方式進行檢驗。要求熱料倉以及冷料倉之間的篩分級配保持接近狀態,防正在生產過程中等待時間過長或者有溢料現象。通過該項質量管控措施能夠為成品材料的質量管控奠定有效基礎。
2.5振動篩質量管控
振動篩是影響級配質量管理控制的主要因素,也會直接影響供料結構平衡性。生產活動中應當合理選擇振動篩孔規格(直徑 4mm , 7mm 、 11mm 、 19mm /35mm 等屬于常用規格)。如果在生產過程中使用了瀝青瑪蹄脂碎石,以在材料使用量最大的熱料內放入中間篩網,以兩倉結構對材料進行存儲,可以縮短等料時間,防止材料溢出。如果公路工程施工等級較低,在將石屑作為施工原材料的條件下,應選擇 3mm×4mm 振動篩孔,可以有效防止堵塞問題發生。振動器總成應選擇合適的振動方式,結合以往生產經驗,可以使用剛性軸同步電機,以避免振動受到皮帶漲緊要素的干擾,有效提升生產穩定性。
2.6生產配合比質量管控
生產配合比是瀝青混合料質量控制的關鍵環節。只有生產配合比例合格且標準,才能確保最后生產出的成品材料符合路面工程施工要求。在配合比設計中應當對目標配合比進行分析,最終合成級配應當盡量與目標配合比相貼近。重點對空隙率指標進行分析,如果空隙率較小會導致構造深度變小,容易影響車輛駕駛安全性。
石油比以及空隙率指標均相同會導致瀝青的使用總量下降,從而引起粉膠比指數上升的問題,瀝青混合料離析率增加,使用耐久性下降。在于材料內適當加入天然砂,能夠針對篩孔通過率實施有效調整,進而提升公路工程路面壓實效果。但由于該種材料具有酸性特質,需要確?;旌狭蟿臃€定度以及水穩定性滿足生產要求。
2.7拌缸攪拌質量管控
常用的拌缸裝置為雙臥軸渦輪攪拌缸,經過規律的檢查和保養能夠有效延長使用壽命,相關人員通過對襯板以及攪拌液進行更換便可保持裝置的有序運行。但為了提升整體生產質量應當在瀝青稱重裝置以及盛料裝置處設置導熱油管,可以預防通道堵塞問題出現,提升計量準確性。瀝青噴射管可以放置于居中位置,和攪拌葉頂端之間的距離應當控制在 10mm 以下,提升瀝青噴灑均勻性。噴射時間需要保持在 5~8s ,確?;旌狭峡梢院蜑r青保持均勻黏附狀態,避免產生花白料[2]。
2.8成品倉結構質量管控
為了控制土地資源利用量,減少制造成本投入,間歇式瀝青拌合站通常會提前對連續生產作業提供適當緩沖,會選擇底置成品倉整體結構進行使用,常用的結構形式涉及高樓類、寶塔類。高樓式結構上截面和下截面相等,整體造型較為美觀,內部結構簡單。寶塔式結構可以有效擴大成品倉面積,提升成品材料存儲量,但是需要的運輸裝置結構復雜,生產成本較高。相關人員可結合實際生產情況選擇不同結構形式。
“翻板式”放料容易出現離析問題,需要相關人員能夠定期對翻板裝置實施檢查維修,防止成品倉內進入廢料,并在成品倉內放入減速擋板。在出料口死角區域設置鋼板,調整安置角度。在符合自卸車裝料的需求基礎上控制料口高度,防止有二次離析問題發生。
3間歇式瀝青拌合站信息化生產質量管控
間歇式瀝青拌合站可以對溫度進行有效控制,計量精準度較高,能夠針對各級材料進行均勻攪拌,因此在公路工程施工中應用較為廣泛。但是在間歇式瀝青拌合站作業期間容易產生較多的污染物,包括粉塵、廢氣、廢液以及噪聲等,與綠色環保節能發展理念存在出入,需要相關人員重視利用信息化技術優化生產質量管控模式,在原有生產質量控制路徑的基礎上增加信息化技術,推動質量管理體系改革進程。
間歇式瀝青拌合站可以設置質量動態化監控系統,在各類設備處增加數據采集裝置,能夠針對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數據進行及時收集并上傳到系統平臺中。后臺人員可以通過對質量數據進行分析判斷生產作業期間出現了哪些異常問題,了解目前的生產狀況,掌握瀝青混合料質量水平,進而及時進行改進和調整。
數據采集裝置的應用可以針對生產原始數據進行分享,依照標準格式收集原始數據,完成數據的即時傳輸,并且可以利用其中的自動化分析系統對數據是否合理進行評判,按照預警系統提前設計的標準實施分級報警,能夠對生產人員起到一定的提醒作用[3]。在網頁端也可以利用可視化的方式展示數據信息,提高了生產質量控制有效性。管理人員也可以通過該系統對數據信息進行查詢,通過觀察圖表了解生產作業狀態,評估是否存在故障問題,并逐一針對各類質量數據進行校對,完成生產質量數據匯總。
4結束語
間歇式瀝青拌合站為瀝青混凝土生產活動的開展提供了重要助力,有效提升了生產質量,但在具體生產流程中因生產環節較多,相關人員需要正確理解各個環節對瀝青生產質量的影響,重視加強生產過程的監控。質量管控人員應從原材料、冷料倉、除塵系統、熱料倉、振動篩、生產配合比、拌缸生產、成品倉結構等不同角度入手實施生產質量控制,并重點提升質量管理信息化水平,利用信息化技術改造整體生產系統,強化管理效能,推動生產質量管理向著現代化的方向發展。生產質量控制應重點關注行業提出的綠色環保發展要求,在保證生產質量水平的同時減少能源消耗、減輕環境污染,落實節能減排政策。
參考文獻
[1]吳龍.瀝青拌和站信息化管控及環保提升的探索實踐[].交通科技與管理,2024,5(20):167-169.
[2]崔家悅,張巍,王景鑫.瀝青混合料拌和質量影響因素分析及控制研究[].科技與創新,2023(6):85-87.
[3]張銀博,李耀業.瀝青混合料拌和實時監控及質量評價研究].內蒙古公路與運輸,2022(3):39-4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