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TU37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6903(2025)06-0008-03
0 引言
混凝土作為應用最廣泛的一種建筑工程施工材料,要求施工單位在組織工程項目施工作業期間加強質量把控,尤其需要確保混凝土的性能符合要求,達到建筑工程施工質量控制標準,減少施工中可能產生的問題。目前的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經常會出現混凝土開裂現象,給建筑工程項目施工質量與使用安全造成了較大的負面影響。所以,要結合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縫的成因采取專業化措施加以控制,降低產生裂縫問題的概率,為工程綜合施工質量的有效控制提供理論依據。
1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縫控制的必要性
1.1確保建筑物使用安全
當建筑工程混凝土出現裂縫問題時,結構的完整性會遭到破壞,混凝土很難在整個建筑工程中體現良好的承載力,還會在荷載作用下引發應力集中問題,使得局部結構遭受破壞,嚴重時還會引發連續倒塌,使得建筑物在使用期間存在較大的安全風險??刂平ㄖこ袒炷林械牧芽p可以提高結構耐久性,對已經產生的裂縫進行修復,降低建筑物使用的安全隱患,為建筑物的安全使用提供良好的前提條件。
1.2延長建筑物使用壽命
不同的建筑工程項目在使用壽命上存在一定的差異,主要是建筑工程施工材料有所不同,形成的建筑工程結構存在性能上的差異,使得建筑物的壽命各不相同。一些在使用當中出現結構問題的建筑物,很容易在后期引發更多其他問題,縮短建筑物的使用壽命,給使
用者帶來較大的安全風險。
對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縫進行控制可以阻止鋼筋腐蝕、混凝土碳化等一系列問題的產生,使得建筑物結構的強度和剛度得以增強,提高建筑物的可靠性和適用性。有效控制裂縫還能增強建筑混凝土結構的性能,避免過早失效引發經濟損失[1]。
1.3提高工程整體質量
施工單位開展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操作時,應以控制工程整體質量作為要點,營造安全、舒適的居住條件和環境,使得業主在居住過程中更加滿意??刂苹炷亮芽p時,施工人員大多以原材料質量的有效控制作為基礎,優化混凝土材料配合比,控制工程項目施工中的一系列影響因素等,促使工程整體質量得到提高。
隨著施工人員的混凝土裂縫控制意識不斷增強,可以在科學的組織下落實專業的技術方法,形成從原料、設計到施工、管理、養護的全流程質量控制體系,以打造精品工程作為要點,減少工程建設施工中產生的質量問題。
2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縫類型及成因
2.1溫度裂縫
溫度裂縫與工程施工中的溫度變化有較大的關系。施工人員開展建筑工程項自混凝土施工作業時需要進行混凝土澆筑,完成這個環節時會產生較高的水化熱。而混凝土本身的體積較大,和內部的水化熱很難及時散發出去,因此混凝土內部的溫度顯著提高,形成了較大的內外溫度差,使得混凝土出現了較大的拉應力,增大了產生混凝土裂縫問題的可能性[2]。
不同的區域存在環境方面的差異,特別是一些北方區域冬季非常嚴寒,施工人員開展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作業時會受到外部寒潮條件的影響,導致混凝土內部和混凝土表面的溫度相差較大,這時會發生變形問題使混凝土內部結構受到較大的約束,加速混凝土表面裂縫的產生。
部分混凝土的散熱條件較差,將其用于建筑工程施工中時一旦與巖基接觸,就會使其收縮受到影響,產生較大的拉應力。在溫度變化過程中,混凝土會出現基礎貫穿裂縫和深層裂縫,導致混凝土結構性能不佳,影響后續各項施工作業的有序開展。
2.2干縮裂縫
干縮裂縫在現代化建筑工程施工中屬于一個比較常見的問題,產生這個問題的原因較多,若施工人員在現場操作中缺乏對水泥用量、成分和外加劑用量等的合理把控,就會增大產生裂縫問題的可能性,使得工程項目整體建設施工質量受到影響,最終形成干縮裂縫。
使用混凝土進行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很可能會出現內部與外部水分蒸發差異現象,這也是引發干縮裂縫的一個重要原因。施工人員落實建筑工程施工作業的過程中,很難完全預測各個階段的環境狀況。當混凝土施工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時,混凝土表面的水分會迅速蒸發,而混凝土內部溫度并不會出現太大的變化,這時內部結構就會對外部變形施加阻力,引發干縮裂縫。當建筑工程項目施工環境的溫度有所降低時,也會增大產生干縮裂縫的可能性,增大了建筑工程施工質量控制難度[3]。
2.3荷載裂縫
荷載裂縫的產生與建筑工程混凝土表面的荷載質量有直接關系。如果混凝土地基承受的質量超過了地基荷載,就會導致混凝土地基結構產生裂縫問題,并隨著時間的延長擴散裂縫范圍,從而在后期形成難以處理的問題。
部分施工人員開展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作業的過程缺乏對地基沉降的科學處理,還會在地基結構上施加不均勻的荷載,導致混凝土裂縫深度加深,給建筑工程整體結構造成了較大的影響和破壞。當荷載裂縫沒有及時得到處理,建筑工程項目的整體穩定性會受到非常嚴重的影響,甚至會使得建筑物成為危房,給施工單位產生較大的經濟損失。
2.4沉降裂縫
沉降裂縫在建筑工程項目施工中屬于一種比較嚴重的裂縫問題,如果施工場地的條件和環境不符合工程項目建設施工標準,就很有可能產生混凝土構件沉降不均勻的問題,增大了混凝土產生沉降開裂問題的可能性。不同地區在域組織建筑工程項目建設施工作業時都需要考慮多方面的條件和影響因素,根據區域建筑工程項目的特點和結構性能需求采取科學的施工方法,才可以充分體現技術特征和作用,防止產生不必要的工程結構質量問題[4]。一些東南沿海區域常年受到降雨的影響,許多建筑工程基礎結構都會被雨水浸透,容易引發地基不均勻沉降現象,從而產生混凝土裂紋。裂紋逐漸蔓延擴大就會形成沉降裂縫,影響后續施工作業正常進行。
3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縫的控制措施
3.1做好基礎設計工作
控制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裂縫時,施工人員應該與設計人員一起溝通交流,針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可能產生的問題提出防范措施,從根本上減少混凝土裂縫問題,將其扼殺在搖籃當中,從而確保建筑工程混凝土結構更加安全、穩固。
基于此,設計人員要做好基礎設計工作,根據建筑工程項目資料內容進行基礎設計,并且結合建筑工程實際情況與混凝土施工要點不斷調整、優化基礎設計方案,并在工程施工前期采取相應的措施預防混凝土裂縫問題。進行基礎設計時,設計人員要仔細勘察施工場地,以加密勘探孔點的方式為主,特別是在遇到復雜程度較高的地質條件和環境時,應該加強與技術人員之間的信息交流與共享,獲取更加準確的勘察數據,保證建筑工程各項參數指標的準確性。為了從根本上降低產生混凝土裂縫問題的可能性,設計人員需要結合建筑物上部結構的特點和工程施工要求合理設計基礎形式,提高建筑結構的整體安全性[5]。
設計人員可以在基礎設計當中設置上部結構變形縫,通過分割建筑工程沉降縫提高單元結構的獨立性,防止建筑工程結構中的應力集中在相同的位置,從而減少不均勻沉降問題。
3.2加大溫度管控力度
溫度裂縫會給建筑工程造成較大的危害,所以施工單位在開展各項施工作業的過程中應該加大溫度管控力度,通過對工程整體建設施工溫度的有效控制保持混凝土內外溫度的一致性,避免溫差過大引發裂縫問題。
施工人員在現場操作中應該關注施工區域環境的溫度變化情況,一般需要將其控制在 30°C 以內。如果白天施工區域的溫度過高,就要根據實際情況分析是否需要停工,再在夜間進行混凝土澆筑,達到控制混凝土內外溫差的目的。一些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面積較大,產生溫度裂縫的概率更高。為此,進行大面積混凝土澆筑施工時,需要以分層澆筑形式為主,施工人員可以在混凝土內部鋪設冷水管對其進行降溫處理,使得混凝土結構內外的溫差得到控制,從根本上控制溫度裂縫的產生。
3.3優化混凝土配合比
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原材料種類較多,以裂縫控制作為建筑工程項目施工要點時,應該持續優化混凝土配合比,明確混凝土原材料的種類之后對各類材料的用量進行計算和控制,得到最優的混凝土配合比,通過控制混凝土材料質量和性能的方式預防混凝土裂縫問題。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需要以粗骨料和細骨料作為主要材料,施工人員應該對骨料級配進行優化,減小混凝土的空隙率,促使混凝土結構的強度和密實度得以提升。混凝土中的粗骨料最大粒徑通常應控制在 90mm 以內,并將其含泥量控制在 1% 以內,這樣才能夠滿足混凝土裂縫控制要求。采取連續級配的方式減少混凝土的收縮變形,最大限度地降低產生干縮裂縫問題的概率[。還可以在其中摻加粉煤灰改善混凝土的流動性和粘聚性,增大混凝土的強度減少收縮裂縫。
水也是建筑工程混凝土的主要原材料,如果水灰比過高就會增大產生干縮裂縫的可能性,降低混凝土的強度。當水灰比過低時,混凝土的和易性會受到影響,容易出現振搗不實的問題。所以,需要合理控制水灰比,根據水泥強度等級確定最佳水灰比。在一般情況下,如果水泥強度等級為32.5或者42.5,就應該將水灰比控制在 0.50~0.65 ,如果水泥強度為52.5或者62.5,就需要將水灰比控制在 0.35~0.50 ,再結合減水劑、泵送劑等優化混凝土的流動性,提高混凝土抗裂性能[7]。
3.4加強材料質量控制
對混凝土材料質量進行控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加強混凝土裂縫控制成效,減少混凝土開裂問題,使其長期形成良好的結構性能,為營造安全、高品質的建筑條件打下良好的基礎。在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縫控制當中,施工單位需要組織材料檢測人員對混凝土材料的質量和性能進行專項檢測,特別是在施工材料進入到現場時要采取專業的檢測措施,通過對混凝土材料質量的嚴格控制確保工程建設施工的規范性。
市場上的建筑工程混凝土材料種類繁多,不同規格和參數的材料在性能上存在較大的差異。施工單位應該調查市場上的各類混凝土材料特性,審查材料合格證,選擇質量可靠、資質較高的供應商簽署材料采購合同。在控制材料質量的同時應盡量降低材料采購成本,減少資金的使用,從而產生更高的經濟效益水平。
施工人員使用混凝土材料的過程中應該做好材料出庫和入庫記錄。管理人員要對施工人員的行為操作進行嚴格的監督管理,防止材料出現流失、損毀。如果發現混凝土材料不符合質量要求,就需要及時更換,并且妥善保管多余材料,減少混凝土施工中的影響因素,通過對材料質量的科學控制減少混凝土裂縫問題。
3.5 重視后期養護施工
完成混凝土澆筑施工作業之后,應該對其進行專項養護,進一步提高混凝土結構的穩定性,增大混凝土強度,形成更加完整的建筑工程混凝土結構。施工人員開展后期養護工作時,應對施工現場的溫度和濕度進行監測,尤其需要控制混凝土的蒸發速度,防止水分流失引發干縮裂縫。
為了提高混凝土后期養護施工質量,施工人員可以借助信息化技術分析和監測混凝土的溫度,對混凝土在各個階段的狀態進行監測。如果出現水分迅速蒸發的情況,就需要在混凝土表面灑水。也可以覆蓋混凝土表面,減緩水分的蒸發。施工單位還可以在混凝土養護期間安裝自動噴淋養護系統,組織專人開展養護工作,以覆蓋保溫措施為主,控制混凝土內外的溫度差和濕度差。
4結束語
落實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作業時,應該明確控制混凝土裂縫的重要性,根據產生混凝土裂縫的原因采取相對應的措施。組織各個環節的工作時,施工管理人員應該協調合作,根據現場施工情況和自身的工作經驗預防混凝土裂縫問題,增大混凝土強度,提高混凝土結構的穩定性,為促進現代建筑行業健康、持續發展提供可靠保障。
參考文獻
[1]李秋明.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縫的成因與應對措施[]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24(24):127-129.
[2]雷亞軍.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縫的防治技術分析[J].陶瓷,2024(8):190-193.
[3]祝志榮,盧日新,葉錦鵬,等.建筑工程中混凝土裂縫成因及裂縫預處理分析[].中國建筑裝飾裝修,2024(14):105-107.
[4]徐芳.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縫成因及控制措施分析[J].四川水泥,2024(6):169-171.
[5]王建輝.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縫成因及控制措施[J].江蘇建材,2023(4):125-126.
[6]王夢磊.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縫成因分析及控制措施[J].陶瓷,2023(4):138-140.
[7]郭永春.住宅工程施工混凝土裂縫成因分析及控制措施研究J].居舍,2023(8):13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