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一片繁忙,首批試產的碳化硅晶圓正在加快生產。該基地是全國規模最大的碳化硅半導體生產基地,年產36萬片6英寸碳化硅晶圓,可滿足144萬輛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部件需求。
滿負荷生產的還有正在沖擊科創板的新芯股份,其生產的12英寸晶圓代工產品填補國內空白,有望打破美韓等國際巨頭在該領域的長期壟斷。
2021年9月,鐵路發展基金成立,總規模1000億元。除保障鐵路建設資本金外,鐵路基金還圍繞省委、省政府部署,為我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鮮為人知的是,、新芯股份,背后都有湖北鐵路基金的身影。
“根據這一定位,鐵路基金去年完成多元化投資約42億元,帶動共同投資超110億元。”湖北鐵路基金相關人士表示,今年,湖北鐵路集團分別與、發起設立了兩支百億基金,聚集省內上市公司產業鏈,以及“光芯屏端網”產業鏈鏈主企業,布局產業上下游相關優質標的。
畫句號、做加法,“鐵路 + ”產業布局,湖北鐵路集團路出一條新路。
過去,鐵路 + 產業布局主要是充分利用鐵路沿線土地等資源進行投資,產生收益來保障鐵路建設資金。隨著中國經濟加快轉型升級,鐵路 + 投資也在轉型。
除投資新質生產力項目外,湖北鐵路開發有限公司以綠色礦山開發為中心,促進鐵路沿線資源開發業務融合發展。2022年在荊門建成投產了國內先進、省內首家雙塊式軌枕智能生產線;2023年5月摘得紅安縣劉家大屋、大山崗兩處花崗巖片麻巖礦采礦權。
開發公司供應鏈業務圍繞“鐵路 + ”加快增量增收,拓展鐵路建設維修物資、鐵路運輸煤炭能源、實體企業生產原料等大宗貿易業務,依托中亞班列運貿一體的農業貿易經驗,瞄準鉀肥等戰略物資進行貿易儲備。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供應鏈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8.48億元,營收規模同比增長超過5倍。
2024年,湖北鐵路集團轉型項目營業收入,首次大幅超過地產項目,轉型成效顯著。
湖北鐵路集團主要負責人說,將聚焦鐵路優勢,積極投資戰略性新興產業,用鏈式創新強造血,“鐵路 + ”出產業發展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