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交投集團勇當支點建設“排頭兵”,投資金額連續兩年領跑中部,進一步織密高速路網,促進資源要素高效流動,“九州通衢”加速成勢。
7月28日凌晨,燕磯長江大橋燈火通明,近百名工人正在作業。這座由湖北交投集團投資建設的跨江通道明年建成后,黃岡到鄂州花湖國際機場的車程僅需15分鐘,對于打造臨空經濟區,強化武鄂黃黃一體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作為湖北萬億級“交通航母”,湖北交投勇當支點建設“排頭兵”,投資金額已連續兩年領跑中部。今年上半年,完成高速公路投資460.8億元,同比增長 7.5% ,增速居全國同類國企前列。
從武陵山澗到江漢平原、從漢襄宜“金三角”到武鄂黃黃一體化…荊楚大地,高速公路建設熱潮涌動,中部大通道更加暢通,“九州通衢”加速成勢。
湖北交投主要負責人表示,將繼續錨定支點建設“一年開新局”目標,持續發力交通建設、產業轉型、服務升級等重點領域,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作出更大貢獻。
加密互聯打通堵點讓中部大通道更快捷
7月26日,湖北交投集團投資的雙柳長江大橋成功合龍,這座連接武漢市新洲區與鄂州市華容區的大橋,是湖北第40座跨長江大橋。從首根樁基開鉆到大橋南北合龍,僅用時2年10個月,創造湖北長江大橋建設新紀錄。
“橋面寬50.5米,雙向8車道,是長江上最寬的鋼箱梁懸索橋。”該項目負責人汪西華表示,大橋預計明年3月通車,屆時,武漢新洲區至鄂州華容區的車程僅需5分鐘,打通了一條陽邏港至鄂州花湖機場、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到光谷的快速通道,促進“光谷”與“星谷”聯動。
當前,湖北高速公路總里程達到8184公里,已基本建成“九縱五橫四環”高速公路骨架網,但構建更高效的中部大通道,實現“九州通衢”宏圖,仍需進一步加密路網。
為此,南北大動脈京港澳高速、二廣高速湖北段,東西大通道滬渝高速、福銀高速湖北段,正在全面改造升級,滿足群眾美好出行需求和經濟社會的發展需求。
作為國內最繁忙的高速公路之一,京港澳高速湖北段日均車流量高達16萬輛,其改擴建工程正將原雙向四車道拓寬為八車道,將于年內建成通車。
通車20年、為沿線經濟做出巨天貢獻的漢宜高速(滬渝高速武漢至宜昌段),總投資422億元的改擴建工程已于今年1月正式開工,將加速區域高效聯動。
串聯漢孝隨襄十萬億級汽車走廊的漢十高速,今年也將啟動改擴建,將為湖北汽車產業轉型升級注人新動能。
“一個個項目落地,織密了路網,打通了堵點,出行更快捷。”省交通規劃設計院副院長巴可偉舉例,襄宜高速建成后,兩地通行時間將由3小時縮短至1.5小時,更有利漢襄宜“金三角”協同發展。武漢至松滋高速公路仙桃至洪湖段,將進一步完善江漢平原路網;蘄春至太湖高速公路蘄春東段項目通車后,鄂皖新增省際大通道……
目前,省內超過 90% 的縣城和一半左右的鄉鎮,實現了15分鐘上高速;湖北與周邊每個省市至少有3個高速公路出口,武漢至江西南昌、湖南長沙等地實現當日往返。
今年6月,由湖北交投集團主導的全省高速公路千億發展基金成功組建,其中 80% 的資金用于高速公路建設。
湖北交投集團建設事業部副總經理董華均介紹,將全力推進44個項目建設,年內建成京港澳高速湖北北段改擴建等一批項目,為湖北構建中部大通道提供強力支撐。
暢安舒美優化服務讓司乘出行更美好
7月22日,襄陽突降暴雨。G70福銀高速襄十段,AI智能巡檢車開啟“暴雨巡航模式”,智慧養護平臺將路面障礙物等預警信息,實時傳回湖北交投集團運行監測智慧調度平臺。
建好路是基礎,管好路是關鍵。湖北交投集團承擔著湖北省 80% 以上高速公路運營工作,通過實施“百日攻堅、千里示范”行動,高質量預防性養護934公里、1024公里示范景觀路段打造、42個收費站靚化、34個收費廣場1428組花箱布設,投用19條收費站彩色防滑車道,路容路貌煥然一新。
針對運營里程長、路網結構多樣、橋隧比高等挑戰,集團公司積極引人科技化、信息化、智能化新設備提升運管效率,為“暢安舒美”保駕護航。
AI智能巡檢車為道路病害排查裝上“智慧眼”,準確率提升30% ;水下機器人穿梭于常人難以觸及的水域深處,清晰排查大橋水下結構情況;宜昌點軍使用“現場無人值守 + 雙層智慧云艙”的智慧收費系統,流程縮短至20秒以內。
路在延伸,服務區也在蝶變。
“熱水淋浴、充電裝置、洗衣烘干等服務一應俱全,服務特別暖心。”7月22日,在麻安高速紅安服務區,司機劉偉對愛心小屋內贊不絕口。
在潛江服務區,24小時免費開放的“司機之家”,提供洗衣淋浴、熱飯熱菜等20多項免費服務,成為司乘途中的“溫馨港灣”。
湖北交投集團運營服務區309個,占全省 80% 以上。集團公司大力推進服務區升級,以有飯吃、有油加、有電充、有開水、有充足如廁位等為提升重點,補短板、提品質、創品牌,著力推動從“五有五該”到“五好都該”轉變,今年以來,湖北交投集團服務區增加充電車位384個,充電樁212根,固定如廁位356個,建成“溫馨小屋”128個、“愛心之家”298個,服務品質實現“大提升”
一系列升級改造舉措效果明顯,服務區已不僅是休憩地,也能承載“詩與遠方”。在潛江,古風裝扮的演員翩翩起舞,游客一邊吃著潛江龍蝦一邊欣賞,經過“景區化”改造的服務區,變身旅客打卡地,每年吸引超千萬人次;在安陸,青磚黛瓦、亭臺水榭、小橋流水,穿行于房車營地、撫琴臺和太白雅園等眾多景點,司乘仿佛置身于一幅唐風詩畫的旅途之中……
湖北交投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圍繞服務群眾能力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將加快服務區改造升級和路域環境整治,讓美好出行成為司乘人員可感可知的體驗。
要素聚集物流暢通 讓產業騰飛更迅猛
在黃岡臨空經濟區,浠水雞蛋、英山茯苓等當地特色產品從黃岡出發,一個小時左右便可抵達鄂州花湖機場,搭乘貨運專機飛向全球。
而曾經,黃岡的貨物出口,快則需要2-3天,慢則需要10天左右。改變,源于鄂州花湖國際機場的開通。
鄂州與黃岡一江之隔,2021年,黃岡市臨空經濟區成立,依托花湖機場,加速將“空中出海口”搬到“大別山家門口”。燕磯長江大橋開工建成通車后,黃岡至鄂州花湖機場僅需15分鐘,物流運輸將更加暢通快捷。
看中黃岡臨空經濟區的發展優勢,深圳市合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資的合益生物項目、卓爾鮮切花冷鏈物流國際集散分撥中心項目、鄂東氫能應用零碳冷鏈物流產業園等一批項目紛紛落戶黃岡臨空經濟區,助推黃岡借“機”起飛。
要想富,先修路。湖北建成了8000多公里高速公路,促進人流、物流、信息流等高效流動。
從2009年第一條高速公路通車,到去年建成6條高速公路、縣縣通高速,養在“深閨”的恩施州驚艷了世界,2024年接待游客突破1億人次。“立足大生態,發展大旅游,構建大交通,恩施州將文旅康養產業作為‘兩山’轉化的重要路徑,加快建設世界級旅游目的地。”恩施州文旅局局長張偉說。
沿著15分鐘高速圈,一座座物流園區拔地而起,滿載著光電子、汽車零部件等“湖北造”工業品,發往全國各地,換乘飛機、輪船,運往全世界;大山深處、江漢平原的茶葉、土豆、蔬菜等農產品,借路出海,從挑擔論框賣到論斤賣,再到搭乘電商東風論個賣,振興了鄉村,富裕了農民。
距滬渝高速沙市收費站約兩公里處,占地5000多畝的鑼場鎮現代物流產業園,迎來了津港物流、東龍物流等10余家企業。正如湖北東龍物流總經理王華偉所說,現代交通孕育現代物流,加速資源要素奔涌。
一條條高速巨龍,猶如流淌在荊楚大地上的血脈,拉近湖北與中部、全國、世界的距離,構建中部大通道,持續助力打造新時代“九州通衢”,進而推動新時代“九州通商”“九州通融”,正為湖北高質量發展注人澎湃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