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美麗湖北戰略,是荊楚大地對“國之大者”的堅定回應,更是我省“建成支點”不可或缺的生態根基與綠色動能。
面對“碳達峰”目標剛性約束與策略彈性實施,生態保護整體性要求與治理碎片化現實,生態產品需求多樣化與供給同質化等多重矛盾,零敲碎打難成氣候,單兵突進難奏全功。
破局之道,在于發揮美麗湖北戰略引領作用,以系統觀念統領全局,以辯證思維統籌各方,做好“五個統籌”,加快推動美麗湖北建設從單點突破躍升為系統塑造,走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崛起、富民強省的湖北新路,為美麗中國建設貢獻“湖北樣板”。
統籌有序達峰和綠色轉型,注人綠色崛起新活力。超越被動應對,將“碳達峰”壓力視為重塑競爭優勢的契機,統籌推進保護、治理、發展,以綠色轉型驅動產業升級。針對我省鋼鐵、化工、建材等傳統產業占比較高的實際,將碳約束轉化為技術迭代、資源節約集約循環利用的倒逼機制,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依托“中國光谷”“中國車谷”等創新策源地,集中突破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高端裝備、光電子等優勢領域的核心綠色技術,并推進“風光水火儲一體化”“源網荷儲一體化”發展,搶占新賽道制高點。
統籌多層次美麗建設,繪就各美其美新畫卷。堅持生態修復優先、人口聚集區域為重,省、市、縣三級統籌發力。鼓勵差異化、錯位發展,培育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美麗品牌”。省級強化全域設計,聚焦都市現代與包容之美,優化漢襄宜“金三角”區域頂點與節點城市體系,推進組團式、網絡化發展,以三大都市圈為牽引打造美麗都市;市級建設綠色低碳城市,讓公園、綠道、水岸成為市民詩意棲居地;縣級加快城鄉融合,以特色鑄魂,深挖各地自然稟賦與人文底蘊,深挖鄂西高山峽谷間“林海藥庫”、鄂東“茶果飄香”、江漢平原“魚米之鄉”等特色,讓田園風光、濃濃鄉愁成為動人底色。
統籌生態產品供給和需求,激發生態資產新潛能,破解生態產品“養在深閨人未識”或“叫好不叫座”的窘境。需求導向是根本,聚焦藍天碧水、休閑度假等迫切需求,優先解決突出環境問題??萍假x能是引擎,大膽探索“生態 + 科技”融合,大力發展低空經濟,運用智慧導覽等新技術,提升資源可及性、體驗感和傳播力。產業融合是支撐,深化“生態+ 文旅”,打造神農架生態康養勝地、長江黃金旅游帶、大別山紅色旅游等世界級品牌。探索“生態 + 碳匯”新模式,真正讓綠水青山流金淌銀。
統籌資源保護和要素保障,構建精明配置新機制,創新跨區域要素配置模式。系統保護,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做好重要水源涵養地的水土流失治理和礦山生態修復,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修復,重塑山川江湖系統與韌性之美。內涵式發展,推廣“緊湊城市”“立體開發”“混合用地”,推動存量提質增效,推行“開發一塊、修復一片”同步機制。優化配置,健全以中碳登等為核心平臺的要素市場體系,建設綠色技術交易、數據交易等區域性交易平臺,融入和服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打破要素流動“玻璃門”,提升綠色競爭力。
統籌一體化和精細化治理,凝聚共建共享新體系。美麗湖北建設是系統工程,打破壁壘、協同聯動是關鍵。以一體化破難點,完善跨區域跨部門協調機制,深人推進長江大保護,大力實施流域綜合治理,壓實河湖長、林長責任,推進長江、漢江、清江等全流域規劃、全要素治理、全過程監管,構建政府、市場、社會共治的現代化生態治理體系。
美麗湖北建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深刻把握湖北江湖密布、工業雄厚、資源富集的獨特省情,將“五個統籌”融入規劃、建設、治理全過程,我們將在守護好干湖碧波、萬山疊翠生態本底的同時,激蕩起綠色發展的磅礴動能,不斷提升湖北“建成支點”生態承載力,加快建成美麗中國先行區。
(作者:湖北省戰略規劃中心陶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