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田徑錦標賽8月4日晚在衢州古城的滂沱大雨中落下帷幕。此次比賽被視為今秋東京世錦賽前的“摸底考試”。
隨著賽季深入,中國田徑運動員紛紛調整狀態,力爭達標世錦賽,突破現有瓶頸。因此,今年的衢州見證了近些年中國田徑最高水平的對決,幾個項目的全國紀錄被刷新。
劉凱、鄧信銳、嚴子怡、陳妤頡、陳圓將等小將接過前輩大旗,成長為各自項目的國內領軍人物;鞏立姣、吳瑞庭、朱亞明等名將老而彌堅,不斷煥發第二春。巴黎奧運會之后,中國田徑全面換血,向新出發,東京世錦賽的表現值得期待。

今年全國錦標賽徑賽項目中,最大的亮點是新鮮血液全面接棒。男子百米,吳智強、謝震業等老將相繼止步預賽、半決賽,進入決賽的八名選手全是“00后”,其中,奪冠的廣西小將鄧信銳出生于2003年12月,年僅21歲。
此前藉藉無名的鄧信銳今年在室外賽季第二場比賽就跑出10秒18,突破個人最好成績。7月的全國田徑大獎賽榆林站,他以10秒11的成績奪冠,再次刷新個人最好成績。全國錦標賽決賽他跑出10秒06,贏得百米飛人大戰冠軍,在中國百米歷史成績中排第四。
鄧信銳近期的優異表現躋身世界田聯積分排名前48,入圍東京世錦賽。中國選手百米上一次在標準風速下跑進10秒,還是2021年西安全運會蘇炳添的9秒95。鄧信銳在東京能否“破10”,成為中國田徑的一大期待。
獲得男子百米亞軍和季軍的李澤洋、王勝杰都創造了個人最好成績。第四名陳佳鵬今年也跑出過10秒16。在“后蘇炳添時代”,男子百米不再由謝震業苦苦支撐,接力棒漸漸交到年輕一代手中。
同樣是在直道賽場,男子110米欄決賽前,只有徐卓一和劉俊茜達到13秒27的世錦賽參賽標準。世錦賽達標成績在8月24日截止,因此,全國錦標賽成為許多運動員沖擊東京世錦賽的最后機會。最終,19歲的上海小將陳圓將跑出13秒18的個人最好成績,達標東京世錦賽,這是中國男子110米欄歷史第三好成績,也是近六年來的國內最好成績。
陳圓將今年還創造了12秒96的亞洲青年紀錄(欄高99厘米)。他的成績使中國男子110米欄實現世錦賽滿額參賽。
男子400米,19歲的山東小將劉凱以45秒06打破塵封八年的全國紀錄。不過,這一成績在今年僅能排在世界150名開外,無法突破44秒85的世錦賽參賽標準,也很難通過世界田聯積分排名獲得世錦賽參賽資格。但是,年輕的劉凱有希望在未來實現中國男子400米突破45秒大關的夢想。
女子徑賽,廣東名將莫家蝶在400米欄預賽中跑出54秒65,今年的亞洲第二好成績,達標東京世錦賽。16歲的亞錦賽冠軍陳妤頡不出意料地奪得女子200米冠軍,也獲得參加世錦賽的資格。


相比全面換血的徑賽項目,田賽呈現出“老中青”三代齊上陣的格局。
女子投擲有四個單項的成績達標世錦賽,其中,女子鉛球和女子鏈球均實現了滿額參賽。36歲的鉛球名將鞏立姣在衢州投出19米97的賽季最佳成績,決賽中有五次試投超過19米,展現了出色的競技狀態。人們期望這位世錦賽“十朝元老”在東京世錦賽爭奪獎牌。
女子鉛球的另外兩個世錦賽名額由宋佳媛和張林茹獲得。宋佳媛去年巴黎奧運會投出19米32,獲得銅牌,張林茹在今年6月的世界田徑投擲專項賽上以19米29奪冠。


女子鏈球,三位獲得世錦賽資格的運動員都是“00后”。18歲的山東新星張家樂在全國錦標賽投出77米24的世界青年紀錄,有很大潛力沖擊東京世錦賽的領獎臺。此外,在今年的世界田聯洲際巡回賽以及全國田徑大獎賽上,22歲的趙杰和21歲的高瑾堯分別以76米60和74米65的成績奪冠。
女子標槍,17歲的浙江小將嚴子怡在全國錦標賽中擲出65米89,第三次刷新由自己保持的世界青年紀錄。這不僅是今年的世界第四好成績,還超越了去年巴黎奧運會冠軍65米80的成績。由于世界田聯對投擲項目有嚴格的年齡限制,未滿18歲的嚴子怡只能遺憾錯過兩次世界大賽。
女子標槍只有浙江名將戴倩倩通過成績達標世錦賽,女子鐵餅同樣只有一人的成績達標,她是巴黎奧運會亞軍馮彬。
和女子田賽項目以老帶新的格局不同,當前中國男子田賽項目是屬于中生代的。
男子三級跳遠,昔日“三劍客”中的吳瑞庭和朱亞明在全國錦標賽發揮亮眼,均刷新了個人賽季最佳成績。吳瑞庭在近年遭遇傷病困擾、技術重塑的情況下,在衢州跳出17米68的亞洲紀錄。這位29歲的廣東選手大大提振了中國男子三級跳遠的士氣,他與穩健的朱亞明都有望沖擊世錦賽獎牌。
另一個成績達標世錦賽的男子田賽項目是撐桿跳高,22歲的李晨洋和29歲的黃博凱在今年均跳過5米85。男子鉛球,邢家梁在全國錦標賽以20米44的成績打破全國紀錄,能借助積分排名參加世錦賽。
自2020東京奧運會以來,世界田徑進入高強度、嚴標準的密集賽事周期。2022年尤金、2023年布達佩斯、2024年巴黎以及今年的東京,每一年都會舉辦世錦賽或奧運會這類頂尖賽事。
這連續五屆大賽既是中國選手與國際優秀運動員交流學習的機會,也是幫助中國田徑更新換代的動力。經歷布達佩斯世錦賽兩枚銅牌的低谷后,去年的巴黎奧運會,中國田徑收獲1金1銀2銅,開始復蘇。今年的東京世錦賽將檢驗中國田徑新老交替成果。這是洛杉磯奧運周期的第一個世錦賽,也是2021年以來密集賽事周期的終點。往后,世錦賽和奧運會的辦賽頻率歸于正常,下一屆世錦賽要待兩年后在北京舉行。
中國田徑在東京世錦賽的奪金點依然是競走項目。
中國女子20公里競走共有13人成績達標,領銜的是巴黎奧運會冠軍楊家玉,名將馬振霞和劉虹依靠今年3月太倉世界田聯競走巡回賽的優異表現,順利獲得世錦賽“入場券”。
中國女子35公里競走同樣實現滿額參賽,陜西選手馬麗在今年3月世錦賽選拔賽中創造2小時40分49秒的世界第三好成績,尹航的2小時42分34秒是世界第六好成績。
男子20公里競走有多達20人成績達標世錦賽,排名前三的張俊、王朝朝、崔利宏分別創出今年世界第三、五、六好成績,可謂多重保險。
東京世錦賽中國田徑的奪牌點主要在男子三級跳遠、女子鉛球、女子鏈球等田賽項目。
除爭取獎牌外,世錦賽的另一看點是年輕運動員的成長和突破。與全國錦標賽同期進行的還有全美錦標賽和日本選拔賽,通過對比可以看到中國田徑存在不足。
首先是男子百米。全美錦標賽決賽有7人破10秒,5人創最好成績,肯尼·貝德納雷克跑出9秒79,對比牙買加基沙恩·湯普森的9秒75,世界格局再次回到十年前牙買加與美國爭霸的年代。在亞洲賽場,7月26日的日本高中田徑錦標賽,16歲的清水空跳以10秒00刷新U18世界紀錄。8月3日的日本選拔賽,桐生祥秀跑出9秒99,22歲的守佑陽則創造10秒00的個人最好成績。8月16日福岡田徑賽,柳田大輝也創造了10秒00的個人最好成績。短短一月時間,日本百米4人達標世錦賽,震撼世界。
不過,除柳田大輝外,另外三人的比賽都有超過1.3米/秒的順風,他們的硬實力與鄧信銳在全國錦標賽0.2米/秒順風下跑出的10秒06相差不大。現階段中國男子百米沒有比日本落后太多,主要問題是在成績厚度和人才儲備上。中國男子百米需要更多“鄧信銳”,鄧信銳也需要跑出更多的代表作。
其次,在男子110米欄,中國面臨相同的處境。在世界范圍內,這個項目競爭極其激烈。全美錦標賽男子110米欄決賽前三名均突破13秒05。今年男子110米欄的亞洲前十成績中,陳圓將的13秒18僅列第九位,另外9個成績均由日本選手創造。23歲的日本名將村竹拉希德創造了12秒92的亞洲歷史第二好成績。
女子200米,梅麗莎·杰弗遜在全美錦標賽跑出21秒84,創造今年世界第二好成績。中國選手陳妤頡在亞錦賽奪冠成績22秒97,只能排在今年的亞洲第八,在她前面的是巴林、日本和新加坡選手。中國小將未來有很長的一段路,走向世界的前提是要沖出亞洲。
關于接力項目,中國獲得男子4×100米、男子4×400米、女子4×100米以及混合4×400米四個項目的世錦賽資格。“以接力帶單項”是上一個十年中國短跑崛起的關鍵,如今,這一做法仍要堅持。
中國在男子100米、400米以及女子100米涌現出鄧信銳、劉凱、張起寧、陳妤頡等希望之星。尤其是400米,今年的男子4×400米和混合4×400米都以破全國紀錄的方式拿到世錦賽“門票”,說明沉寂已久的400米單項看到了收獲的希望。
東京世錦賽是世界田徑全新的起點。美國的優勢、牙買加的復蘇、歐洲的全面、非洲的中長跑以及東道主日本的“虎視眈眈”,都給世錦賽帶來許多話題。在世錦賽、奧運會參賽門檻逐年提高的背景下,中國運動員應當珍惜每一次國際大賽的機會。當下要做的就是突破自我,向新出發,將世錦賽每一場比賽視為決賽去拼,一切皆有可能。
責編 王敬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