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竹板說快板,把共產主義戰士雷鋒模范事跡作宣傳:
雷鋒生于一九四零年,十二月十八那一天。
他的原籍在湖南,長沙安慶簡家塘村里邊。
六零年元月光榮把軍參,六二年八月十五英名留人間。
年僅二十二歲不簡單,輝煌一生美名傳。
領袖題詞學典范,國防部命名“雷鋒班”
本來雷鋒全家六口很團圓,可在四三至四七的五年間
他爺爺父母哥弟患病無錢看,相繼離開人世間。
單剩他七歲孤兒真可憐,只得苦難度童年。
四九年解放換新天,共產黨救他把書念。
為謝黨,他小學畢業一心趁早當兵為國作奉獻;
莫料到,體檢時嫌他年幼體弱未沾邊。
便在鄉政府當通訊員,工作出色眾人贊;
此后到縣委上班,表現突出評模范。
五八年招工到鞍山,“推土機旗手”廠紅遍;
二十六次把獎頒,所獲殊榮一串串!
五九年十月一天晚,狂風暴雨降人間。
他當時工作在鞍山,忽想起白天水泥卸露天;
為避免集體財產損失睡不安,忙抱被子雨衣跑外邊
直奔工地一邊喊:“快蓋水泥莫遲緩!”
經二十多人連夜奮力干,七千二百袋水泥得保全!
領導職工均稱贊:“雷鋒是愛國愛廠旗一面!”
那年冬天去鞍山,路遇放羊一老漢。
只見老人穿衣單,不停咳嗽打寒顫;
自己感冒忍耐點,脫下棉衣送他穿。
后知老人是單身漢,出于同情自照看;
每逢節假星期天,擔水背柴送家院。
臟活重活搶著干,常為老人送溫暖!
孤身老人笑開言:“雷鋒是位好青年!
六零年入伍運輸連,舊車司機由他擔,
時常加班反復勤修檢,雷鋒成模范司機樹標桿!
六零年個星期天,他患病去衛生連。
回遇本溪正修建,看到工人忙運磚;
自告奮勇擼袖干,推起車子跑得歡。
帶病勞動滿頭汗,自為建校把力獻。
默默奉獻受人贊,后聘校外輔導員!
同年八月有一天,撫順發洪壩遇險。
他心想:“國家利益重如山,軍人豈能袖手觀?
他救火傷情未好完,非上抗洪第一線。
首長見他意志堅,勸他上陣“趁勁點”;
可他為加固大壩拼命干,競幾個晝夜未合眼!
六二年五月二日那一天,當時他在石碑山。
傍晚突然天氣變,傾盆大雨流地面;
忽見娘倆行路難,背起孩子把路趕;
不顧泥濘路程遠,兩小時趕往漳溝間;
累得出了幾身汗,送陌生人回團圓!
有次出差上火車,好事做的尤為多 1
幫殘疾人背行裝,給帶小孩婦女找座位忙
替丟孩子老人把孫兒找,還自費為丟票顧客補火車票!
失主問家住哪叫什么?他說我叫解放軍,家住在中國。
雷鋒歷來是做了好事不留名,樂于助人好典型!
為國捐款獻愛心,落款時竟把自己姓名寫成“解放軍”
人民心中一面旗,舉國軍民都學習:
全黨學雷鋒,黨風清正為群眾;
全軍學雷鋒,精忠報國真英勇;
全民學雷鋒,舉國文明樹新風;
全國學雷鋒,各行各業顯神通!
學習雷鋒好思想,堅定不移緊跟黨;
發揚雷鋒好精神,赤膽忠心為人民;
學習雷鋒高風格,奉獻社會不停歇;
學習雷鋒好品德,永葆軍人的本色。
學雷鋒,贊雷鋒,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學雷鋒,贊雷鋒,甘于奉獻不圖名;
學雷鋒,頌雷鋒,全力奔好新征程,
學雷鋒,頌雷鋒,早日實現中國夢!
共產主義戰士好雷鋒,永遠活在咱心中;
共產主義戰士好雷鋒,永遠活在咱心中來咱心中
(作者系陜西省澄城縣干休所干部,獲評首屆全國自強模范、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全國國防教育先進個人、全國先進軍隊退休干部。責任編輯:潘酩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