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山腳下,春寒料峭。
演訓場上,開展多點位信息保障實兵演練。一名女兵正俯身調試通信裝備,隨著多種設備同步開機運行,各類指揮信息順暢傳達…這名女兵叫楊燕,入伍14年,歷經話務兵、狙擊手、坦克駕駛員等6個崗位,從背記千組號碼的話務標兵,到干米外彈無虛發的狙擊槍王;從衛星通信的技術大拿,到鋼鐵戰車的駕馭能手…軍旅路上,楊燕始終以永不停歇的姿態沖鋒在前,展現了新時代巾幗不讓須眉的鐵血擔當。
小荷露尖角 大漠沙場圓夢“槍王”
“楊燕是個響當當的尖兵!”夕陽掠過天山雪峰,演練圓滿結束。政治教導員王江濤向記者講起楊燕的故事。
2011年,初入軍營的楊燕在新訓期間成績拔尖,結業考核時所有課目達到優秀。下連后,楊燕成了一名話務兵。為了準確背記數百個電話號碼和對應人名,她常常獨自加班到深夜。3個月后,楊燕的專業水平進步很大,不僅成功拿到屬于自己的工號,還在年終被評為“業務標兵”。2013年,因綜合能力突出,楊燕成為當時連隊最年輕的班長。
2019年4月,連隊接到上級通知,由陸軍組織的“狙擊精英-2019”集訓即將開始。這次比武給了楊燕圓夢的機會,因為她一直有個心愿,就是成為像《士兵突擊》中許三多那樣的“兵王”。經過層層選最終入選集訓隊。
剛到集訓隊時,許多男兵向楊燕投來好奇的目光,有的甚至起哄道:這女兵絕對堅持不下去!
“我堅信男兵能做的,女兵也同樣行。”集訓開始后,楊燕首次摸底考核就取得了良好成績,很快便進入難度更高、要求更嚴的某型高精狙小組。
集訓隊實行末位淘汰制,不分男女。每周考核中成績墊底的隊員將被退回原單位。楊燕心里較著一股勁:一定不能被淘汰,絕不能讓男兵看笑話。
此后,加壓訓練成了楊燕的家常便飯。學理論時,楊燕在筆記本上演算的一項項數據密密麻麻,每遇到難題,便積極向教練和戰友請教;練據槍時,隊友據槍30分鐘,她據槍50分鐘,隊友據槍90分鐘,她就咬牙堅持到120分鐘;強化專注力時,她在污水池邊瞄準訓練,周圍是刺鼻的氣味和嗡嗡亂飛的蒼蠅…·
一名合格的狙擊手不僅要學理論、練據槍,還要面對更多的考驗。6月的戈壁荒漠,高溫難耐,風沙彌漫。在這樣的環境下,集訓隊員每天訓練時間足有15個小時,沖刺階段的訓練時間更是長達20個小時。
訓練中,楊燕不斷摸索適合自己的射擊方法,每次實彈射擊后,她堅持記錄每一次彈著點,拿著靶紙一張一張地研究分析。經過多次嘗試,楊燕總結出三指扶槍托法,訓練成績越來越好。
8月,緊張激烈的比武開始了。楊燕憑借扎實的基本功,在轉移陣地射擊、運動目標射擊、干米綜合障礙、超限狙擊等11個課目中,一舉拿下兩個單項第一、1個單項第二,個人綜合成績排名第7,被陸軍表彰為“狙擊槍王”
言傳身教帶兵育人薪火相傳2021年,楊燕所在團成立“民族團結女子坦克班”。面對全新挑戰,楊燕主動請纓,選擇歸零再出發,從保障崗位走上戰斗崗位,成為一名坦克駕駛員。
為了盡快駕馭某新型坦克,在楊燕的帶領下,女兵們戰酷暑、斗風沙,白凈的小姑娘很快變成了黑瘦的“假小子”。開栓裝彈力量不足,她們就扛炮彈、翻輪胎、舉啞鈴,手心和虎口反復被磨出水泡;車速控制不好,她們就在坦克里連續駕駛數小時;成員之間協作不默契,她們就將理論與實操相結合,共同完成訓練課目,實戰效果顯著提高。
汗水澆開英雄花。女兵車組第一次實彈射擊,就取得了四發四中”的優異成績,打出了開門紅、滿堂彩。
這次轉型成功,使女兵們受到極大的鼓舞。列兵甄超艷和蒙玉萍找到楊燕說:“班長我倆想去師里參加比武!”
追逐夢想,須付出艱辛和努力。為了讓這兩名女兵能夠順利通過考核、參加比武,楊燕專門制訂了科學的訓練計劃。每次訓練時,楊燕都陪在她倆身邊,傳授自己的“獨門妙招”。經過兩個月的艱苦訓練,甄超艷和蒙玉萍最終在比武中包攬了3000米跑冠亞軍。
在楊燕的精心帶教下,連隊先后有10余人成為骨干,9名戰士考學、提干成功,8名戰士因表現出色榮立個人三等功。
從軍14載,楊燕歷經6次轉崗,從一名話務女兵,成長為精通通信、衛勤、狙擊、坦克駕駛等多種技能的“全能尖兵”。她先后榮立個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集體三等功1次;榮獲嘉獎3次,6次被評為“四有”優秀士兵,兩次被師里評為軍事訓練標兵、軍事訓練先進個人;被新疆軍區評為“優秀射手”“新時代喀喇昆侖衛士”。
楊燕用14年軍旅生涯,詮釋了新時代革命軍人的標桿風彩。
(責任編輯:魏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