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從軍旅走出來的藝術家,何雨春憑借“當代56個民族彩墨畫”的成就和影響力,不僅被譽為“當代56個民族彩墨畫”第一人,也成為中國彩墨畫的新一代領軍人物。
為什么選擇56個民族作為彩墨畫主題?何雨春說:“中華民族大團結的主題重大,需要藝術家去關注。而彩墨畫的精髓在于能夠巧妙地將彩與墨淋漓盡致地呈現出來,通過彩墨語言展現每個民族的文化和精神特質,這也正是彩墨畫家需要深度探索之處。56個民族是一個大家庭,民族大團結通過彩墨畫形成一個系列,能夠表現出很好的效果。”
16年的軍旅生活,讓何雨春具有敢打硬仗、不服輸的精神。為了完成56個民族彩墨畫作品,何雨春一邊進行采風調研,一邊總結以往的創作得失,大膽提出“色墨并舉,色墨共生”的理念,打破了傳統中國畫“以墨為主、以色助墨”的局限,將色彩提升到與墨同等重要的地位。同時,他融合了印象主義的光影、抽象主義的形式、立體主義的幾何結構等西方藝術手法,形成中西合璧的繪畫藝術語言。
在創作中,何雨春以具象人物為基礎,融入抽象的點、線、面元素,既保留了民族特色,又強化了畫面的形式美感。他借用色塊與線條來勾勒民族服飾的紋理,讓民族特色與現代審美相結合。無論是描繪56個民族的多彩生活,還是展現56個民族人物的生動神態,何雨春都通過獨特的藝術形式,讓彩墨畫畫面不僅層次豐富、立體感強,還極具視覺沖擊力。
當代新中國畫思想的創導者、著名藝術家石齊先生高度評價何雨春是當代人物畫非常出色的畫家。石齊說,何雨春有著精湛的繪畫技法和智慧的頭腦。中國畫以墨為主,而何雨春的畫萬紫千紅,56個民族的每一個民族都畫得色彩燦爛,畫出了特點和亮點,“他在色彩運用方面極有天賦,落墨落色大膽,處理結構造型細致,墨與色二者結合得非常好,畫面色彩豐富,具有層次感、立體感。可以說,何雨春在色彩把握上為中國畫作出了很大貢獻。”

為了賦予每一個民族的獨特性,何雨春借鑒立體主義的多面觀察法,將作品中的人物或場景拆解為有多個視角的幾何形態,然后再重組形成復合空間,使被分解的人物面部與服飾呈現出旋轉、交錯的立體效果。同時他強調畫面自然、無規律、無意識的動態構成,通過色彩與墨塊的流動、疊加,營造出節奏般的視覺韻律,令畫面充滿空間感和生命力。
何雨春的創作不僅豐富了中國彩墨畫的表現形式,也為當代民族題材繪畫提供了表達范式,為當代水墨畫家探索民族題材創作提供了啟示,推動了民族題材繪畫的創新和發展。
由于在色墨結合與立體表現上的突破,何雨春為中國畫開辟了新方向,被譽為“中國彩墨畫新立體表現主義的旗幟”。他的作品多次榮獲獎項,多次入選國際華人中國畫展覽及全國省市書畫展覽,還被中國美術館等機構收藏。
在探索研究中國彩墨畫的過程中,何雨春創作了大量的具有民族風情的彩墨畫作品。他將中國畫的傳統筆墨精神和邏輯思維同西方繪畫形式相融合,創新發展了自己的繪畫語言與風格,從而形成一套具有獨特風格的中國彩墨畫繪畫技巧技法。
艷而不俗,獨具風格。”石齊先生對何雨春的作品給予高度評價。石齊說,在人物畫界,何雨春每張畫的色彩和技法都表現得非常突出,色彩雖艷麗,但艷而不俗,且很美,人物造型健康。他的畫和別人不同,有著自己獨到的一面。
何雨春的“當代56個民族彩墨畫先后在北京、天津、江蘇、海南、云南等多地巡回展出,該作品在弘揚民族文化、促進民族團結上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同時也成為海外觀眾了解中國民族文化和當代藝術的重要媒介。
何雨春不僅用藝術作品描繪出盛世中國民族大團結的和諧美好景象,也盡到了一位藝術家的應盡之責。 ①
(責任編輯:魏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