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青少年科技創新的舞臺上,的12歲少年梁文星算是一名“老將”。雖然年紀不大,但他已經累計參加了11次市級及以上科技創新類比賽在一次次的挑戰中,他不斷突破自我,用智慧和汗水書寫了一個個精彩的科創故事。
姓名:梁文星
學校:湖南省常德芷蘭實驗學校
出生日期:2014年5月16日
興趣愛好:發明創新、讀書、旅行
科技創新的風格:環保、實用、智能
個人作品:能熱水的老年人專用制冷機、太陽能防塵防雨防曬公園休息椅、家用綠色有機肥料制備機
曾獲榮譽:第44屆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三等獎、2022—2023年度全球發明大會中國區全國總決賽銅獎、第十八屆宋慶齡少年兒童發明獎銀獎、第38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三等獎、第46屆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

科技創新興趣的起點:
最初是樂高積木點燃了我的科創熱情。那些色彩繽紛的小積木,通過不同的組合方式,可以變成飛機、賽車、機甲等各種模型。尤其是裝上馬達后,靜態的模型立刻 “活”了起來,這種將創意變為現實的奇妙體驗,讓我對機械和科技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最得意的作品:
我最引以為傲的作品是太陽能防塵防雨防曬公園休息椅。這件作品從構思到完成,每個環節都經過反復打磨,凝聚了我大量心血。在制作過程中,我首次嘗試用3D打印技術制作模型,還因此掌握了一項實用新技能。也因為這份用心,這件作品才能從省賽中脫穎而出,成功入圍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
創新過程中遇到的挑戰:
在制作家用綠色有機肥料制備機時,我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在省賽前一周測試樣機時,機器主板突然因短路燒毀。當時距離比賽只剩7天,我不僅要修復主板,還要解決之前發現的性能問題,時間十分緊迫。那段時間,我和老師爭分奪秒,白天在實驗室里拆裝零件,晚上在家查閱資料、改進設計方案。經過數日奮戰,我們終于解決了所有問題。此時的肥料制備機從內到外煥然一新,幾乎是一臺全新的機器。


一次失敗的經歷:
失敗是創新路上的“必修課”。在制作太陽能防塵防雨防曬公園休息椅時,我就栽過跟頭。由于測量數據有誤,導致3D打印制作的零部件無法使用,不僅浪費了大量材料,還耽誤了寶貴的時間。這次教訓讓我認識到:科技創新不僅需要大膽的創意,還需要嚴謹的態度。每一個數據、每一處細節都可能決定項目的成敗。
發明創新的經驗之談:
我建議不要一開始就追求“顛覆式”的創新。對于小學生來說,改良日常用品就是一個很好的起點。保持對生活的觀察,在“微創新”中積累經驗,比追求“全新發明”更容易找到突破口。
印象最深的一次賽事:
我累計參加了11次市級及以上科技創新類比賽,其中最難忘的是第38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在答辯環節,參賽選手需要回答5位評委老師的提問。當時,我非常緊張,在大腦里“預演”了好幾次答不上問題時的尷尬情景。情急之下,我努力調整呼吸,不斷告訴自己:“只要把作品真實完整地展現出來就可以了。”靠著這句話,我逐漸冷靜下來,順利完成了答辯,最后獲得三等獎。


最近在讀的一本課外書:
我最近在閱讀《明朝那些事兒》。這本書的內容很有趣,讓我收獲了許多明朝時期的歷史知識。
最快樂的時光:
我家有很多種桌游,周末做完作業后,我就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玩桌游。我們在桌上玩、在床上玩、在草地上玩。無論在哪兒,和家人們在游戲中斗智斗勇,就是最快樂的時光。
對未來世界的想象:
和以前相比,現在有飛機和高鐵,交通已經非常便捷了。但我相信,隨著科技的發展,未來肯定會出現更先進的交通工具。也許一百年后,人類就能發明出10分鐘內抵達世界任何角落的新型交通工具。到那時候,當小朋友們翻開歷史書時,一定會驚嘆:“以前的飛機竟然這么慢,人們的出行太不方便了吧!”
過去一年的大變化:
過去一年,我最明顯的變化是長高了5厘米。這個變化雖然帶來了煩惱 —— 去年買的新衣服現在都穿不下了,但這意味著我終于可以體驗游樂場里那些有身高限制的刺激項目,可以去更大的世界“冒險”了!想到這些,我又覺得特別開心!
希望擁有的超能力:
我希望能擁有讀心術。因為在日常交往中,我常常因為“猜不透”對方的真實想法而產生誤會。如果有了讀心術,我就能更好地了解別人,成為一個更貼心的朋友。

父母眼中的他
梁文星是一個自律的孩子。在休息時間,他常沉浸在小說或游戲的世界里,但只要約定的時間一到,他就會主動停下。為了幫助他鞏固學習,我們每天會適量布置一些課外習題。他雖然偶爾會抱怨,但依然能自覺完成學習任務。這份自律,或許正是他在科技創新路上不斷取得突破的重要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