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橙西
最近,樂樂被一條小小的線攪得心煩意亂
課間休息時,他不小心碰到了正在專心畫畫的同桌美美。美美筆下那個原本眉清目秀的小人,瞬間變成了歪嘴模樣。
美美又氣又惱,“唰”地在兩人共用的課桌上重重地畫了一條線,氣呼呼地噻道:“這是我們的分界線,你要是再敢越過它,別怪我不客氣!”

樂樂滿心委屈,卻又倔強地不肯低頭,
有一回,他看見美美的橡皮不小心越過了那條線,二話不說,拿走了橡皮,還故意提高聲音說:“哼,過了這條線,就是我的了!”
美美氣得小臉通紅,哚著腳喊道:“哼!你怎么這樣?”
第二天,樂樂的本子越過了線,美美瞅準機會,立刻拿走本子,毫不示弱地回應:“現在,這個本子歸我了!”

從那以后,樂樂和美美就像兩只鬧別扭的小麻雀,不是“你的手超線了”,就是“你的腳過界了”,每天爭吵不休,誰也不愿意先服軟。
可是,樂樂每次和美美吵完,心里總感覺空落落的。晚上回到家,他忍不住向媽媽說了這件事。

媽媽聽了,微笑著說:“我給你講個故事吧!在安徽桐城有個叫‘六尺巷’的地方。相傳,清朝康熙年間,禮部尚書張英在老家桐城的官邸與吳家為鄰,兩家院子間有條巷子。后來,吳家要建新房,想占用這條巷子,張家人不同意。雙方爭執不下,張家人寫信請求張英出面解決問題。張英給家里的回信中寫了四句話:一紙書來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看罷,明白了張英的意思,主動讓出三尺空地。吳家見狀,深受感動,也主動讓出三尺房基地,‘六尺巷’由此得名。”

樂樂聽后,眼睛漸漸亮了起來,心里有了主意。
第二天,他早早地來到學校,趁美美還沒有來,便悄悄擦掉了那條線,在邊上重新畫了一條。整整上午,他都規規矩矩的,絕不越過新畫的那條線。
美美滿心疑惑,時不時膘一眼樂樂,不明白他今天為什么這么安靜。直到課間休息時,美美注意到桌上的那條線,一下子愣住了一一原來,這條線把更多的空間讓給了她。


美美心里涌起一股暖流,趕緊把線擦得干干凈凈,真誠地對樂樂說:“對不起!”
我也有錯,不該那么意氣用事!”樂樂也誠懇地回應。隨后,他把“六尺巷”的故事講給美美聽。
美美認真地說:“故事里藏著大智慧吶!”說完,兩人相視而笑,那笑聲充滿了和解后的輕松愉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