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合唱教育作為音樂教育領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承載著音樂藝術的傳承與創新,更在促進非音樂專業大學生全面發展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旨在探討普通高校合唱教育對非音樂專業大學生的全方位育人作用,通過分析高校合唱教育的開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深入挖掘合唱教育在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等方面的育人功能,并對國內高校合唱團成才培育的未來進行展望,以期為普通高校合唱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提供理論支持和實踐指導。
高校合唱教育開展現狀及存在問題
合唱教育在高校中的開展,既是對音樂教育傳統的繼承,也是對新時代教育需求的回應。然而,當前高校合唱教育的開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仍需我們深入剖析。
一、高校全方位育人的現實剖析
一是全方位育人的基本內涵和特點。
全方位育人是指高校在教育過程中不僅關注學生的知識技能學習,還重視學生的思想道德、身心健康、藝術修養等方面的全面發展。這一教育理念強調教育的整體性和綜合性,要求高校在教育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創新,以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全方位育人的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全面性,即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包括德智體美勞等各個方面;二是協調性,即注重各方面教育的相互協調和配合,形成合力;三是持續性,即強調教育的持續性和終身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持續發展能力;四是創新性,即鼓勵教育創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二是高校開展全方位育人的重要性。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和人才需求的不斷變化,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陣地,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開展全方位育人,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競爭力,還能為社會培養更多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同時,全方位育人也是高校履行社會責任、提升教育質量的重要途徑。通過全方位育人,高校可以更好地滿足社會對多樣化、高素質人才的需求,為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當前,高校合唱教育在推動全方位育人方面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如合唱教育資源分配不均,部分高校合唱教育投入不足;合唱教育課程設置不夠科學,難以滿足學生的多樣化需求;合唱教育師資力量薄弱,缺乏專業的合唱教師和指揮人才;合唱教育評價體系不夠完善,難以準確評估學生的合唱水平和綜合素質等。這些問題制約了高校合唱教育的健康發展,也影響了合唱教育在全方位育人中的作用發揮。
高校開展合唱教育的功能
合唱教育作為一種集體藝術形式,具有獨特的育人功能。它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還能在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一、德育功能——合唱有利于促進學生的思政教育
合唱教育作為一種集體藝術形式,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合唱排練和演出過程中,學生需要相互配合、共同協作,才能呈現出完美的藝術效果。這種團隊協作的過程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大局意識和責任感,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歸屬感。同時,合唱作品往往蘊含著豐富的思想內涵和人文精神,通過演唱這些作品,學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歷史、文化和社會,從而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懷。
此外,合唱教育還能培養學生的紀律性和規范性。在合唱學習中,學生需要遵守紀律、尊重他人,按照指揮的要求進行排練和演出。這種紀律性和規范性的培養,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同時,合唱教育還能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協作能力,讓學生在合唱中學會相互支持、相互幫助,共同面對挑戰和困難。
二、智育功能——合唱有利于改善學生的學習狀態及主觀能動性
合唱教育對學生的智力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首先,合唱要求學生掌握一定的音樂知識和技能,如音準、節奏、和聲等。這些音樂知識的學習和掌握,有助于鍛煉學生的音樂思維能力和感知能力。在合唱排練中,學生需要不斷練習和磨合,以達到聲音的和諧統一。這一過程需要高度的注意力和專注力,從而培養了學生的注意力和專注力。
還有,合唱教育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合唱作品通常具有豐富的藝術內涵和表現力,通過演唱這些作品,學生可以感受到音樂的魅力和藝術的力量。這種感受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促使他們更加主動地學習和探索音樂知識。同時,合唱教育還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在合唱排練和演出中,學生需要根據作品的要求進行聲音的處理和表現。這一過程需要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從而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造能力。
三、體育功能——合唱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
合唱教育對學生的身心健康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一方面,合唱排練和演出需要學生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如正確的站姿、呼吸方式等。這些身體狀態的保持和調整,有助于鍛煉學生的身體機能和形態美。在合唱過程中,學生需要運用正確的呼吸方法和發聲技巧,這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肺活量和呼吸系統的功能。同時,合唱排練和演出還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體力和耐力,從而鍛煉了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體能。
另一方面,合唱教育對學生的心理健康也具有積極的影響。合唱作為一種藝術表現形式,能夠舒緩學生的心理壓力、調節情緒。在合唱排練和演出中,學生可以釋放自己的情感和壓力,感受到音樂的魅力和藝術的力量。這種感受有助于緩解學生的心理壓力和焦慮情緒,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時,合唱教育還能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通過合唱學習和實踐,學生可以掌握一定的音樂表演技巧和藝術表現方法,從而在合唱演出中展示自己的才華和魅力。這種展示和認可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增強學生的自我價值感和幸福感。
四、美育功能——合唱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藝術素質
合唱教育作為音樂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顯著的美育功能。通過合唱學習,學生可以接觸到不同風格、不同時期的音樂作品,了解音樂藝術的基本元素和表現手法。這種接觸和了解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和藝術鑒賞力。在合唱過程中,學生需要感受和理解音樂作品的情感內涵和藝術魅力,從而培養學生的藝術感知力和審美情趣。
同時,合唱教育還能培養學生的藝術創造力和表現力。在合唱排練和演出中,學生需要根據作品的要求進行聲音的處理和表現。這一過程需要學生的藝術創造力和表現力,從而培養了學生的藝術思維和創新能力。通過合唱學習和實踐,學生可以掌握一定的音樂表演技巧和藝術表現方法,為未來的藝術學習和創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國內高校合唱團成才培育的未來展望
當前,國內高校合唱團在成才培育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和挑戰。為了推動高校合唱團的健康發展,提高合唱團的育人效果,我們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努力:
一、減少合唱的功利性
當下,部分高校合唱團在發展過程中存在功利性傾向,過分追求比賽成績和榮譽,忽視了合唱教育的本質和目的。這種功利性的傾向不僅違背了合唱教育的初衷,也影響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和藝術修養的提升。因此,我們需要減少合唱的功利性,注重合唱教育的過程性和體驗性。
高校合唱團應該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和藝術修養的提升,而不是僅僅追求比賽成績和榮譽。在合唱排練和演出中,我們應該關注學生的參與度和體驗感,讓學生在合唱學習中真正感受到音樂的魅力和藝術的力量。同時,高校還應該加強對合唱團的評價和考核,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和考核機制,確保合唱團的健康發展。
二、重視指揮人才培養
指揮是合唱團的靈魂和核心,指揮的水平直接影響到合唱團的演出效果和整體實力。因此,我們需要重視指揮人才的培養和引進。
高校應該加強對現有指揮人才的培訓和提高,通過舉辦指揮培訓班、邀請知名指揮家來校講座等方式,提高他們的專業素養和指揮能力。同時,高校還可以積極引進優秀的指揮人才,為合唱團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在引進指揮人才時,我們應該注重他們的專業素養和指揮經驗,確保他們能夠為合唱團的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三、正確引導合唱教學健康發展
為了推動合唱教學的健康發展,我們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努力:
第一,規范合唱語言。
合唱語言是合唱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音樂術語、合唱技巧、排練方法等。規范合唱語言的教學和使用,對于提高學生的合唱水平和藝術修養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我們需要加強對合唱語言的規范和教學,確保學生在合唱學習中能夠準確理解和運用合唱語言。
高校可以編寫合唱教材、制定合唱教學大綱等方式,明確合唱語言的教學內容和要求。同時,高校還可以加強對合唱語言的普及和推廣,讓更多的學生和教師了解和掌握合唱語言,為合唱教育的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第二,注重形體表演的加入和外表的裝飾。
合唱不僅是一種聲音的藝術,還是一種視覺的藝術。在合唱演出中,學生的形體表演和外表裝飾也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我們需要注重形體表演的加入和外表的裝飾,提高學生的舞臺表現力和藝術形象。
在合唱排練中,我們應該加強對學生形體表演的訓練和指導,通過舞蹈、戲劇等藝術形式的訓練,提高學生的舞臺動作和表情的協調性。同時,我們還需要注重學生的服裝、化妝等方面的裝飾,讓學生在舞臺上呈現出更加完美的藝術形象。高校可以邀請專業的服裝設計師和化妝師為學生進行指導和設計,確保學生的舞臺形象與合唱作品的風格和內涵相協調。
第三,豐富合唱作品題材。
合唱作品是合唱教育中的重要資源,也是學生接觸和了解音樂藝術的重要途徑。因此,我們需要豐富合唱作品的題材和風格,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合唱作品選擇。
高校可以加強對經典合唱作品的挖掘和整理,通過編排和演出經典作品,讓學生了解和傳承優秀的音樂文化遺產。同時,高校還可以積極引進和創作新的合唱作品,反映時代精神和社會風貌,讓學生在合唱學習中感受到音樂的時代性和創新性。在引進和創作新的合唱作品時,我們應注重作品的藝術性和思想性,確保作品既具有觀賞價值,又能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
為了豐富合唱作品的題材,高校還可以與其他藝術機構或團體進行合作,共同開發和推廣合唱作品。通過合作,我們可以借鑒和學習其他藝術機構的經驗和資源,為合唱教育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
普通高校合唱教育對非音樂專業大學生的全方位育人作用不容忽視。通過合唱教育,我們可以促進學生的思政教育,改善學生的學習狀態及主觀能動性,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學生的藝術素質。然而,當前高校合唱教育仍存在一些問題,如資源分配不均、課程設置不夠科學、師資力量薄弱等。為了推動高校合唱教育的健康發展,我們需要減少合唱的功利性,重視指揮人才的培養,正確引導合唱教學健康的發展。
在未來,我們應該繼續加強對普通高校合唱教育的研究和探索,不斷完善合唱教育的課程體系和評價體系,提高合唱教育的質量和水平。同時,我們還應注重合唱教育的普及和推廣,讓更多的學生了解和參與合唱教育,享受音樂藝術帶來的魅力和快樂。通過不斷努力和創新,我們相信普通高校合唱教育一定能夠在全方位育人方面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為培養具有全面素質和創新精神的人才做出更大的貢獻。
本文系蘭州文理學院教育教學改革項目《利用合唱劇創排提升美育效果的路徑研究》(項目編號:2024-ZL-jxgg-14)成果。作者單位:蘭州文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