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浪浪山小妖怪》口碑不俗

在敘事上,我強烈呼吁大家重視類型片敘事能力的扎實學習和訓練。這是創新的基礎,無法遺傳,必須實踐。今年暑期幾部成功影片,無論是《南京照相館》對老題材的新詮釋,還是《浪浪山小妖怪》的經典故事新視角,都證明了在掌握類型規律的基礎上創新的力量。將新內容與合適的形式結合是目標,但靈活運用“舊瓶裝新酒”或“新瓶裝舊酒”作為對話的“錨點”也是策略,唯獨因循守舊絕不可取。我們需要扎根生活沃土,擁抱變化,真誠對話。
——董潤年第八屆中國電影新力量論壇訪談
觀眾普遍覺得電影節奏慢,其實慢的感覺就是觀眾心理與創作表達的錯位。這反而給了短劇、短視頻“快”的市場。節奏來自于有效信息的飽滿、密集。很多電影的人物關系、事件進展、情緒狀態、環境關系,甚至是主題表達,觀眾早就了解和感知了,可鏡頭還在拍,演員還在演,音樂還在煽,臺詞還在說,畫面還在移動。觀眾的影像理解能力和審美心理都在進化,電影,可能也需要更加干凈利落,不顧影自戀、不拖泥帶水,要換位感受,什么是增之一秒則多,減之一秒則少現在很多電影的確都長得太無效,慢得太拖沓。連中老年人都能適應微短劇的倍速節奏了,何況年輕人。當然,電影的故事和人物魅力不是微短劇那種急風暴雨的快,而是簡潔而不失飽滿的審美控制。
——尹鴻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