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逝者已逝
導演/編劇:克里斯蒂安·佩措爾德
主演:葆拉·貝爾巴爾巴拉·奧爾 馬蒂亞斯·勃蘭特 恩諾·特雷布斯維克圖瓦·拉利
類型:劇情
上映日期:2025年9月18日(德國)
年輕音樂學生艾米麗(葆拉·貝爾飾)面對男友的車禍身亡,她必須重新調整自己的生活。她花了一些時間與一個收留她的陌生家庭相處,尋求安慰和支持。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艾米麗開始懷疑這個家庭背后藏有更加不可告人的秘密。
佩措爾德的戛納首秀
德,終于在今年,攜帶新作《鏡的第三樂章》首次亮相戛納電影節導演雙周單元,至此,他也算集齊了“三大”榮譽。新作首映后,戛納對本片評價很高:“這是一部神秘的情節劇,同樣具有偉大的導演風格、精確和優雅,這些都是佩措爾德電影的標志。
對中國影迷而言,德國導演克里斯蒂安·佩措爾德的名字總和他近年的代表作《溫蒂妮》連接在一起。2020年,該片入圍第7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與此同時,提名第10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天壇獎,更多中國觀眾開始熟悉這位“柏林學派”代表導演的視聽風格。
曾屢次參與柏林、威尼斯電影節角逐的佩措爾
在這第11部長片中,佩措爾德的作者電影風格進一步成熟。“在《心的居所》中,家庭的壓力來自外部,來自國家。而現在(在《鏡的第三樂章》中),這個家庭的壓力來自內部。這是完全不同的,我認為我需要25年時間來思考如何拍攝這樣一部電影。”


德國電影的音樂DNA又動了
德國電影與音樂總是相伴相生,本片也是如此,片名取自莫里斯·拉威爾的音樂作品。在接受采訪時,佩措爾德認真闡釋了他的創作理念:“我最近幾部電影都專注于刻畫失去感官的人。他們忘記了如何嗅聞、品嘗、看見、聽見,必須重新學習這些本能。但重新獲得感官的過程,恰恰是我感興趣的主題。在人生的這個階段,我不想再將音樂作為超出敘事范圍的配樂使用。我希望看到人們演奏音樂、聆聽音樂,聽到世界的聲音,感受樹葉間的微風。
于是,在《鏡的第三樂章》中,主角被設定為一名年輕的音樂學生。她經歷一場車禍后,被目睹車禍的人所收留,逐漸融入了新的家庭。顯然,這又是一個關于創傷與修補的故事。早在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紅白藍三部曲之藍》中,就以車禍為人生的休止符,剖析過這個問題。時隔三十余年,佩措爾德忽然對此燃起興趣,其實與他的女兒有點關系。女兒當時5歲,有天晚上睡不著,父女一起看了一部007系列的電影。隨后,女兒對他說:“我喜歡007電影,我想看更多。”他好奇為什么,女兒回答:“因為他們可以毀掉任何東西,卻不用做出修補。”佩措爾德忽然覺得,接下來有必要講一個不再破壞而是修補的故事。
依然是“繆斯”葆拉·貝爾
從《過境》和《溫蒂妮》,到《紅色天空》和新作《鏡的第三樂章》,本片已是佩措爾德與“繆斯”葆拉·貝爾的第四次合作,貝爾逐漸成為了佩措爾德作者表達中不可缺少的形象。她擁有德國女性特有的魅力,向深邃處凝望的雙眸、清瘦的骨相與不常露出的笑容。

2016年,貝爾憑借主演歐容的電影《弗蘭茨》,獲得威尼斯電影節馬塞洛·馬斯托依安尼獎(新銳演員獎)。2020年,佩措爾德進一步激發了她的表演天賦,二人合作的《溫蒂妮》驚艷問世,為她戴上了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最佳女演員與歐洲電影獎最佳女主角兩項桂冠。
這一回,她將繼續面臨新的表演挑戰。在《鏡的第三樂章》開場,由她飾演的主角艾米麗的全部背景鏡頭都被佩措爾德剪掉,一切就從她站在河邊開始。這一次,貝爾好似墜入《愛麗絲夢游仙境》的樹洞,只能通過與家人的互動,為觀眾補足那些殘缺的情節。《溫蒂妮》的精彩會否重演,讓我們一起期待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