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暑假,我有幸參加了“航天筑夢·能源啟智”——“少年航天員”研學營,來到以“航天之城”“椰子之鄉”聞名的海南文昌,用四天的時光為我展現了遠超課本的生動課堂。當大巴車駛過郁郁蔥蔥的椰林大道時,我就知道,這將是一次特別的成長之旅。在行走中學習,在體驗中成長。這次研學不僅讓我領略了海南獨特的自然與人文魅力,更讓我深刻體會到“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真正意義。
第二天,我們來到了文昌極星隕石博物館。推開博物館厚重的金屬大門,仿佛進入了宇宙的藏寶庫。展柜中靜靜陳列著來自小行星帶、月球甚至火星的隕石標本,那些凹凸不平的表面記錄著穿越大氣層時的熾熱旅程。當指尖輕觸隕石標本時,冰涼的觸感讓人瞬間與浩瀚宇宙產生了奇妙聯接。最震撼的是球幕影院的全息投影,我們目睹了隕石從太空墜落地球的全過程。離開展廳時,回望那些沉默的“天外來客”,突然覺得人類對太空的探索,或許正是始于對這樣一塊隕石的好奇與敬畏。
走進文昌航天科普館,仿佛在帶領我們回溯中國航天篳路藍縷的開端,錢老等先驅“干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的奉獻,讓我懂得中國航天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不易。
前往航天發射觀禮中心,近距離感受火箭發射,是此行最難忘的時刻。眺望發射塔架時,仿佛能看見中國航天人幾十年如一日的拼搏!一節水火箭制作與發射課程,將“飛天夢”帶入現實,讓我們也能親手體驗。從設計、組裝到發射,每一步都充滿挑戰,也滿是驚喜。當自己制作的水火箭一飛沖天,我真切體會到什么叫做“紙上得來終覺淺”,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成果,更是需要耐心、細心與不斷嘗試。
在研學之旅的最后幾天,我們來到了昌江。走進華能海南昌江核電廠,我們登上觀景臺俯瞰核電項目建設現場,在工程師叔叔的講解下收獲核電知識。漫步棋子灣,碧浪輕吻著銀白沙岸,宛如上天灑落的一盤翡翠棋子。這里沒有喧囂,只有浪花的韻律與海風的呢喃,讓人忘卻塵世煩憂,獨享一刻山海饋贈的寧靜。
雖然研學之旅結束了,但它留給我的思考和成長仍在繼續。正如老師所說:“研學的意義不只在于你去了哪里,更在于你看到了什么、思考了什么、改變了什么。”這次研學讓我明白,學習不只在課堂上,更在腳下走過的每一寸土地,在眼中看到的每一處風景,在心中萌生的每一個想法。如果有機會,我還想再出發,去發現更多未知的精彩,去感受更廣闊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