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安徽西南部的大別山余脈,潛山市的群山之間,生長著一種神奇的常綠灌木一一油茶。每年霜降前后,當山間的油茶林掛滿潔白的花朵時,整個潛山便沉浸在一片“花果同枝”的奇觀之中。潛山人常說:“油茶花開十月雪,茶果滿枝迎霜來。”這獨特的自然景觀,不僅孕育出了被譽為“東方橄欖油”的潛山油茶,更滋養了一方百姓,傳承了數百年的農耕智慧。
潛山油茶的卓越品質,首先得益于這片神奇山水的地理饋贈。地處北緯30° 附近的潛山市,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6℃,年降水量1400毫米,無霜期長達230天。大別山獨特的地理環境造就了潛山油茶的“慢生長”特性。與南方油茶相比,潛山油茶生長周期更長,果實成熟期要晚15到20天。這種“慢生長”讓油茶籽積累了更多的營養物質。經檢測,潛山油茶籽含油率高達 35%-42% ,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超過 90% ,其中油酸含量達 80% 以上,多項指標優于國家標準。
潛山油茶的傳統榨油工藝已被列入 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今年,潛山 油茶被納入“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
潛山市創新推行“公司 + 合作社 + 農戶”模式,建成3個萬畝油茶示范基地。市農業農村局局長王衛東介紹:“我們為農戶提供良種苗木、技術指導,并保底收購茶籽,解除了農民的后顧之憂。”
在潛山人的飲食文化中,茶油占據著不可替代的地位。當地有句俗語:“一勺茶油香,三餐飯菜美。”無論是炒菜、涼拌還是直接飲用,茶油都是潛山人廚房的必備品。非遺傳承人陳秀英說:“我們月子餐必用茶油,孩子出生要抹茶油,這是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智慧?!?/p>
每年舉辦的“潛山油茶文化節”已成為展示地方特色的重要窗口。游客可以體驗油茶采摘、觀摩古法榨油、品嘗茶油宴。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潛山油茶正以其獨特的生態價值、經濟價值和文化價值,書寫著鄉村振興的新篇章。這片“液體黃金”不僅滋養著一方百姓,更向世界展示著中國農產品的品質與魅力。
(來源:潛山市人民政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