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河南登封嵩陽書院,于“天地之中”的厚重底蘊中,解碼“中”的智慧,以二程理學為現代焦慮探尋一劑良方;探秘鄴侯書院,探討古代圣賢的“歸隱觀”;打卡尼山書院,拜謁曲阜孔廟,探討儒家文化的淵源,感受千年文脈的跳動……由江蘇衛視和嗶哩嗶哩聯合出品的大型文化紀實探訪節目《中華書院》,不僅是一次文化尋根之旅,更以創新表達推動傳統文化煥發新生,為文化類節目創新提供新范式。
革新創作邏輯
文化節目開辟新思路
“文化類節目憑借新穎題材和傳統文化魅力收獲觀眾喜愛,但是隨著同類題材節目的增多,基本呈現兩種傾向,一種是以高站位向受眾輸出觀念;另一種是‘向下兼容’邀請大眾或網絡傳播明星參與內容。江蘇衛視的文化類節目致力于開辟第三條道路,既追求文化主題內容呈現的輕松自然、喜聞樂見、可感可知,又追求內容格調在該領域的專業性和權威性。”江蘇衛視節目中心制片人顏小可告訴《綜藝報》,江蘇衛視打造的文化類節目從三個層面破題:一是讓節目內容與觀眾生活緊密相連,引發觀眾共情;二是以精良制作展現某一領域的價值與魅力,引發觀眾審美;三是呈現專業核心內容,引發觀眾思考。引導觀眾經歷從“共情”到“審美”再到“思考”三個階段。
近年來,江蘇衛視持續思考如何更好展現文化自信,用生動案例講好“兩個結合”,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我們思考問題的方式、看待事物的底層邏輯,常與書院古圣先賢的思考、著作、故事緊密相連,這為創作提供獨特視角。”談及以“書院”破題做文化類節目的原因,顏小可如是說。
《中華書院》選取白鹿洞書院、嵩陽書院、鵝湖書院、武夷精舍、石鼓書院、船山書院、尼山書院、應天書院、岳麓書院、萬木草堂、廣雅書院、東林書院、龍岡書院等著名書院作為探訪地,帶領觀眾了解中華文化如何在“書院”這一特定空間中演變、傳承與發展。在顏小可看來,這些書院是鮮活且不斷豐富的文化載體。走進書院,觀眾既能了解其產生發展的相關知識,又能感受古圣先賢的故事、思想,以及他們看待問題方式的凝煉與傳承。
同時,主創團隊希望將節目打造為展現中國思想史和哲學觀的平臺,用古人看待和思考問題的方式反哺當下生活。顏小可舉例道,“互聯網上常討論的人生的焦慮和壓力、工作與生活的平衡等當代人困擾的問題,在書院相關的古圣先賢那里都能找到答案。”
凝結“書院”精華
探尋古今共鳴點
在文化類節目蓬勃發展的當下,講好“書院”故事成為新課題。節目組從兩方面入手:一方面廣泛深入學習,對中國現存具有代表性的書院形成較為全面的認知;另一方面,在每個書院中發掘最具核心性、代表性的故事,探究相關人物的主張、觀點及其故事與當下的關聯。
以近期拍攝的貴陽龍岡書院為例,節目沒有滿足于闡述王陽明的哲學思想,也未單一介紹有關書院的科普知識等,而是從中挖掘與當下大眾相關的話題。“很多年輕人喜歡王陽明,既欣賞他率真的性格,也受其‘人人都可以成圣’觀點的啟發——無論身處何種崗位、領域,只要投身事業、專注工作,用熱情和精力把事情做好,就能摒棄功利心,這對個人狀態、心態乃至健康都有積極影響。”在顏小可看來,每個書院都如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海洋中的一座座島嶼,凝結著智慧與精華。這些海島風貌各異、特色鮮明、富有代表性,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海洋中汲取滋養。所有島嶼匯聚,又體現中華文化的生動面貌。
在技術賦能方面,節目在拍攝和后期制作環節均有創新。拍攝時,節目組運用大量新型影像攝錄設備,如性能優良的無人機等,與被拍攝嘉賓保持一定距離,呈現真實自然的紀實風格。后期制作中,針對節目中的動畫部分,節目組運用AI技術輔助制作。不少觀眾對節目中與書院相關的動畫短片給予好評:“既有趣味性,又濃縮呈現了解書院思想、文化所必須掌握的知識,起到快速科普的作用。”
“如今,AIGC頗為流行,但我們不會為趕時髦而濫用AI,而是理性、克制地將其運用在恰當之處。尤其是對于文化類題材,AI憑空生成內容準確性欠佳。我們僅將AI作為輔助工具,提高傳統依靠人力工種的工作效率,加快制作進度,而非憑空生成內容。”顏小可認為,在節目制作中應思考AIGC手段是否真正有助于內容的準確、優質表達,而非僅追求新奇、博人眼球。
大屏如“正文”
小屏似“注釋”
“我們制作文化類節目,目標并非單純追求播放量、收視率和熱搜數量,而是希望它能經得起時間檢驗,讓觀眾反復觀看并有所收獲。”顏小可直言,節目不會為提升熱度,將熱點話題與專業思考生拼硬湊。嘉賓的邀約遵循兩條原則:一是真正了解書院,有真才實學,能提供權威視角;二是真正對書院感興趣,能在某個領域提供有價值的見解,核心在于一個“真”字。
在傳播策略上,《中華書院》打造“大屏+小屏”雙輪驅動的傳播格局,以10集長視頻深度解碼書院千年文脈;同時打造40余支中短視頻矩陣,以碎片化內容精準契合年輕群體的語境。“大屏端的內容如同‘正文’,小屏端的內容恰似‘注釋’。”顏小可解釋道,在中國,思想與文化的進步常常由正文與注釋相互配合、共同推動。節目既重視大屏“正文”內容的工整準確、品質精湛,也追求小屏“注釋”內容的生動多元、快速及時,以此激發觀眾對“正文”的興趣,并依托“正文”延展內容。
“節目呈現的書院之美令人向往。”談及節目產生的傳播價值,顏小可表示,在名山大川和宮殿廟宇之外,《中華書院》展現傳統文化凝結而成的另一套體系。若能借此掀起一陣“書院熱”,激發大家對書院物理環境的興趣,將大有裨益。“當觀眾真正走進嵩陽書院,感受歷經四五千年歷史的大柏樹,探尋從‘程門立雪’到‘吾道南矣’的發展傳承的故事,了解他們如何塑造中國人的精神世界,在清幽氛圍中靜心體悟,便能更加自然地提升個人狀態,升華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