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梨是梨的一個品種,落葉喬木,產自韓國,是一種中晚熟的新品種,因果皮金黃被稱為黃金梨。黃金梨平均重量在400~500g ,果皮較薄、石細胞少,果心小,可食率 95% 以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14%~15% ,總糖量 9.6%~9.9% 果肉細嫩而多汁,味清甜而有香味,風味獨特,有“天然礦泉水”之稱,深受消費者青睞。黃金梨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A、維生素E和多種礦物質,如鉀、鎂、鈣等,增強人體免疫力,預防衰老和疾病的發生;含有花青素降低膽固醇,預防心血管疾病;含有蛋白水解酶的降低血脂,預防動脈硬化。湖北恩施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成為重要的黃金梨種植產地,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農民致富重要的經濟收入來源。隨著市場需求量不斷增加,黃金梨種植規模不斷擴大,本文對黃金梨無公害優質高產栽培技術進行總結,旨在對恩施后續栽培管理提供參考。
一、黃金梨育苗技術
1、苗圃地選擇
苗圃地選擇是建立苗圃的基礎。恩施山區多雨,平均年降水量 1200~1900mm ,黃金梨育苗怕澇,應選擇排水良好或自然坡度在 10° 以內的緩坡地。土壤以團粒結構,質地較肥沃的砂壤土、壤土和輕黏壤土為宜,土層厚度 50cm 以上,土壤酸堿度以中性或微酸性為好。苗圃地必須有在任何條件下能夠滿足灌溉用水的水源,因此,苗圃育苗離不開水,隨時需要滿足灌溉需要,苗圃地應設在有水源的地方。為便于組織生產,盡可能靠近居民點。
2、苗圃整地
整地是育苗的重要環節,也是保證壯苗豐產的基礎。整地能改善土壤水、肥、氣、熱狀況,提高土壤肥力。恩施7-9月晴多雨少,苗圃整地有利于土壤熟化,減少病蟲害,提高地溫,保持土壤水分,整地在8月進行。首先清除圃地上的雜灌、雜草,撿出石塊,然后用小型挖掘機耕翻,深度 20~30cm 經過9-10月風吹日曬之后,耕翻的板結土塊熟化松散,11月用釘齒耙清除雜灌、雜草殘根,耙平地面。要求整地達到細致平坦,上松下實。
3、種子消毒與催芽
黃金梨育苗所需要的砧木種子以秋子梨、杜梨為佳。種子采收后,為預防病蟲害,播種前對種子進行消毒。用濃度為 0.5% 高錳酸鉀溶液浸泡種子2h消毒后用清水沖洗干凈。梨類種子的休眠類型為強迫休眠,通過催芽可以解除休眠,使幼芽適時出土,出苗整齊,增強苗木抗性,提高苗木產量和質量,因此,播種前進行催芽。用2倍種子體積的 40~60°C 溫水浸種催芽,當“裂嘴露白\"的種子數達 10% 左右即可播種。催芽時,將溫水倒入盛種子的容器時,要邊倒水邊攪拌;浸種時間超過12h,應換冷水。
4、播種
恩施二高山冬天土壤容易凍結,黃金梨育苗不宜冬播。考慮到2月氣溫逐漸暖和,2月上中旬播種。播種前用生石灰 60kg/ 667m2 和 3% 的呋喃丹顆粒劑 2.5kg 加細土 25~50kg 混合拌勻后,均勻撒于土表進行土壤消毒,施腐熟餅肥 100kg/667m2 和鈣鎂磷肥 100kg/667m2 作基肥,在育苗作床時與土壤充分混合。黃金梨怕澇,育苗方式采用高床育苗以利排水,床面寬 1.2m ,高30cm 步道寬 30cm ,床面呈瓦背形。將催芽的種子均勻地撒在床面上,蓋 1.0cm 厚黃心土,淋足水分。用種量為 10kg/667m2。
5、苗期管理
幼苗30d左右全部出土,在幼苗長出2~3片真葉,主根木質化以前進行間苗和移栽,按株距 6~10cm 留苗。苗木除草不得使用除草劑,人工除草堅持\"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則。為防止土壤板結,苗圃要經常中耕,松土保。5-7月是苗木速生期,苗木的高、地徑和根系生物量達到全年生長量的 60% 以上,要結合灌水,每隔20d左右交替追施尿素和復合肥 5~10kg/667m2s 當年苗高 30cm 后,利用黃金梨的頂端優勢進行摘心,以增加砧木粗度。為了多發側根,用鐵锨從側面斜向下鏟斷主根。
6、芽接
① 接穗采集
接穗應從經過鑒定的優樹上采取。確保具備豐產、穩產、優質等性狀。接穗應選用樹冠外圍中上部當年發育枝新梢。在采取接穗時,為了減少水分蒸發,應在早晨或下午采集。采下的穗條,要立即剪去嫩梢,摘除葉片,以減少枝條水分散失,應注意保留葉柄,保護腋芽不受損傷。采集的穗條及時用濕布等保濕材料包裹,以防止失水。
② 芽接方法
采取T字形芽接法。芽接時間一般在8-9月份。削芽方法是,先在芽上方約 0.5cm 處橫切1刀,深達木質部,隨后從芽的下方 1~1.5cm 處斜向上削芽,刀要插入木質部,向上削到橫口處為止,削成上寬下窄盾形芽片,取下芽片備用。在砧木距地面 2~ 5cm 處選光滑部位切T字形切口,深達木質部,將芽片插入切口,使芽片上邊與T字形切口對齊,然后用塑料帶捆扎緊實。
③ 芽接后管理
芽接10~15d后,當接芽呈新鮮狀態,原來保留的葉柄輕觸即可脫落時表明芽接成活,就可以解除塑料布條。若芽體變黑,葉柄不易脫落,則是未成活,在砧木上選擇適當的位置立即補接。由于新梢生長快,枝條嫩,極易被風折斷,當新梢長達 15cm 左右時,設立支柱,用繩或塑料布條綁縛新梢。同時,加強除草、施肥、灌水、排澇等苗期常規管理工作。
二、黃金梨無公害優質高產栽培技術要點
1、園地選擇
黃金梨園地選擇生態環境好、空氣清新且遠離工業區和公路、鐵路干線區域 500m 以上的地塊,避免工業、交通和城市污染源的影響;黃金梨對土壤類型要求不嚴,但黃金梨怕澇,最好選擇壤土和砂壤土且具有一定排灌能力的地塊;黃金梨怕寒,恩施山區種植黃金梨最適宜海拔 600~900m;pH 值5.0~8.5;黃金梨屬深根性的果樹,根伸展能力強,優質高產栽培,則要考慮土質肥沃、土層深厚 ?100cm 、有機質含量 ≥1% 的地塊。在土層相對瘠薄的園地最好大穴定植或者壕溝改土,保證黃金梨的產量與品質。
2、細致整地
7月下旬造林整地。整地經過伏天高溫,土壤熟化快,同時草木殘體翻入土中易腐爛。整地方式主要有2種:一是全面整地。在坡度小于 10° 的緩坡地實施全面整地,考慮黃金梨深根性特點,機械翻耕深度為 60cm 以上;二是帶狀整地。園地坡度10~15° ,梯面寬 3~6m ;園地坡度 15~20° ,梯面寬 1.5~2.0m 。使用挖掘機深翻土壤,等土壤充分風化,并清理干凈石塊、樹根之后,人工挖穴。明穴規格為 100×100×80cm? 挖穴時將心土和表土分開放在穴旁。正方形配置。植苗前30d左右每穴將充分腐熟的廐肥按 20~25kg 磷肥 1~2kg 或磷酸二銨 0.5kg 施入穴底部,回填表土充分攪拌,再回填心土成瓦背形,高于地面 5cm ,待自然沉降后植苗。
3、栽植密度
經多年多點試驗表明,在恩施,黃金梨栽植密度大,單株產量低;栽植密度小,單株產量高。綜合考慮單株產量、單位面積產量和通風透光等因素,黃金梨株行距栽培以 2.5×4m?3×4m 為最佳,即每畝栽植55株或67株。
4、苗木選擇
選擇1年生、苗高 80cm 以上、側根5條以上且根系完整、無病蟲害、無機械損傷的優質苗木定植。
5、授粉樹配置
黃金梨花的器官發育不完全,雌蕊發達而雄蕊退化,不能自花結實,授粉樹不足會影響黃金梨坐果率,且果小品質差,建園時必須配置授粉樹。恩施授粉樹可以用花期基本一致的白梨和砂梨,按6:1:1的比例進行配置。
6、適時栽植
恩施冬無嚴寒,黃金梨在當年10月至次年3月均可栽植,但以11月栽植最適宜。栽植前修剪過長主根,同時將苗木根系浸入100倍硫酸銅水溶液中 2~3min ,用清水沖洗后蘸泥漿栽植。栽植時,將苗木放入穴中央,嫁接口朝向主風向,讓根系自然伸展不窩根,回填細土,至全部根系掩蓋后輕輕將苗木上提,防止土壤與根系懸空,并進行第1次踩土,再回填細土,進行第2次踩土,使根系與土壤緊密接觸,培土至根頸部高出地面20~30cm ,以土壤下沉后,根莖部與地面相平或略高出地面為宜。然后澆透水,培蓋細土,覆蓋地膜。
7、土壤管理
① 種植綠肥
梨園種植與梨樹無共性病蟲害的淺根型綠肥植物,如苕子、紫云英、三葉草等,增進土壤肥力,改良土壤,改善園內生態條件,改善樹體營養狀況,增加梨樹產量和果實品質。
② 土壤深翻
梨園通過深翻,可以改良土壤結構和理化性質,增強保肥蓄水能力。深翻每年9-10月進行,深度 60~80cm。
8、科學施肥
一般每年追肥3次。第1次在萌芽前15~20天以氮肥為主,適當搭配農家肥,幼樹每株施尿素 0.2~0.5kg ,成年樹按每生產100kg 梨果施尿素 0.5~10kg ,過磷酸鈣 1~2kg ,草木灰 3~5kg ;第2次在花芽分化及果實迅速膨大期(采果前35~40天),追施氮、磷、鉀復合肥或果樹專用肥。復合肥株施 1~1.5kg ,果樹專用肥株施 1.5~2kg ;第3次在秋季樹木新梢停止生長之后9-10月結合土壤深翻施肥。以有機肥為主,適當配搭氮、磷鉀肥。初果期按1kg 果施 2kg 肥,盛果期 3500kg/667m2 。此外,還要根外追肥。花前施 0.3% 尿素1次,生理落果后至采收期噴 0.3%~0.5% 磷酸二氫鉀2~3次。
9、水分管理
① 灌溉
黃金梨含水量高,水分對其優質高產至關重要。芽萌動期、開花期、新稍和果實迅速膨大期和秋施基肥時應灌足水分。果園王壤水分田間含水量應保持在 60%~80% 之間。在旱季,可以適當地增加澆水的對應次數。灌溉用水質應無污染。
② 排水
在恩施,5-6月降雨量大,占全年總降雨量的 40% 左右,注意期間及時排水,做到雨后無積水。
10、整形修剪
恩施自然氣候屬中緯度亞熱帶季風型山地濕潤性氣候,雨熱同季,年平均氣溫 16.4qC ,日照時數1200~1500小時,相對濕度 79%~88% ,雨量充沛,年降雨量 1200~1900mm 。高溫多濕光照略顯不足的氣候特點,在恩施黃金梨樹形不宜采用常用的紡錘形,而要采用通風透光的開心形。
① 整形
黃金梨定植后春季萌芽前 60cm 處摘心定干并用油漆封口,抹掉 40cm 之下的側芽,其上生長的新梢剪去中心主干,篩選出3~4個角度 50°~60° ,朝向均衡的強壯枝作主枝培養,各主枝培養枝生長到 60~70cm 時摘心促側芽,選留角度 70°~80° ,著生位置合適,生長勢強的側枝做副主枝,培養成結果枝組。
② 修剪
修剪的目標是改善樹冠通風透光,保證豐產樹形。幼樹修剪分冬季和夏季,根據黃金梨腋花芽結果、1年生枝的葉芽大部分可轉化為花芽的生長結果特點,修剪時注意枝條角度,多留枝葉,促進多分枝、早成形、早結果。投產樹修剪以冬剪為主,夏剪為輔,冬剪短截促枝,夏剪緩勢促花。冬季修剪時,對枝條適當輕短截,以多抽發短枝,促進花芽形成。夏季修剪主要是拉枝,減少新梢生長量,增加短枝數量,形成花芽。
11、花果管理
在恩施,黃金梨2年生樹開花結果率可達 50% 左右,每畝產量可達 1500kg ,進入豐產期每畝產量可達 3000kg ,為確保優質高產,盛產期每畝產量控制在 2000~2500kg 之間。需根據樹齡、植株長勢,通過疏花、人工授粉、疏果等措施調控產量。
① 疏花
在恩施,黃金梨3月上旬花芽萌動,3月26日前后開花,4月1日~5日盛花期,花期持續10天左右,疏花在初花期進行,疏去弱花,每一花序保留2~3朵花,每樹保留全樹花量的 1/3~1/2.
② 人工授粉
人工授粉可促進坐果,增大果實,提高品質。人工授粉提前1~3天收集授粉樹的花粉,在花開放2~3天授粉為宜。
③ 疏果
疏果在謝花后10~15天進行,摘除不健壯的黃金梨果。原則上不留雙果,果與果之間的距離保持在 20cm 左右。具體而言,一根樹枝上最多留3~4個果,一般為2~3個果。
12、套袋
為有效防止病蟲危害、減少農藥污染,同時提高商品率,延長貯藏時間,黃金梨采用2次套袋技術套袋。第1次在謝花后15~20天用 10×8cm 無公害白色蠟紙小袋,第2次在第1次套袋后約25~30天,待果實即將撐破小蠟袋時采用規格為 15×19cm 水果專用袋,直接套在小蠟袋上即可。
13、病蟲害防治
黃金梨抗性強,病蟲危害少。在恩施,常見的病害主要有梨銹病和梨黑斑病,蟲害主要有金龜子、梨黃粉蚜、梨小食心蟲和梨木虱。堅持以營林措施防治和物理防治為基礎,提倡生物防治,按照病蟲的發生規律,科學使用化學防治技術,有效控制病蟲危害。
① 營林措施防治
選擇生長健壯、抗性強、無病蟲害的秋子梨、杜梨作砧木,從根本上提高黃金梨抗病蟲害能力;落實“三證一簽\"制度,確保黃金梨品種純正;合理修剪,保證樹體通風透光,惡化病蟲生長環境。采取剪除病蟲枝、刮除老翹皮、人工捕捉、清除枯枝落葉病果、地面秸稈覆蓋、地面覆膜、科學施肥等措施抑制或減少病蟲害發生。
② 物理防治
根據病蟲生物學特性,懸掛黃板,誘殺梨黃粉蚜、梨木虱等成蟲;采取糖醋液、黑光燈、頻振式殺蟲燈等方法誘殺金龜子、梨小食心蟲、梨木虱等害蟲。
③ 生物防治
保護和利用天敵,以蟲治蟲。保護瓢蟲、草蛉、食蚜蠅等昆蟲天敵;使用梨小食心蟲性誘芯和誘捕器誘殺成蟲,或使用梨小食心蟲緩釋性信息素迷向絲或定時釋放器干擾小食心蟲交配。
④ 化學防治
根據防治對象的生物學特性和為害特點,加強病蟲測報,提倡使用生物源農藥、礦物源農藥,禁用對人畜、蜜蜂高毒、高殘留農藥,輪換使用不同作用機理的農藥防治。在梨銹病、梨黑斑病發病初期用 50% 多抗·喹啉銅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 ,35% 氟菌·戊唑醇懸浮劑2000~3000倍液交替噴灑;4-8月,梨黃粉蚜用 3% 啶蟲瞇1000~2000倍 ,48% 毒死蜱1000~1500倍液交替噴灑;梨小食心蟲在成蟲盛期至卵孵盛期用 2.5% 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劑2500~3000倍液 .25g/L 溴氰菊酯乳油2500~3000倍液交替噴灑;在梨花芽鱗片節間露白、落花 70%~80% 時,用 20% 螺蟲·味蟲胺懸浮2000~3000倍液、 10% 吡蟲啉2000~3000倍液交替噴灑防治梨木虱。
總而言之,黃金梨無公害栽培,可以進一步提高品質,不斷滿足消費者需求,同時增加種植農民收入。在黃金梨無公害栽培過程中園址選擇、綠色防控是前提,要引起高度重視。實施良種壯苗、合理密度、授粉樹配置、適時栽植、土壤管理、整形修剪才能保證樹勢,確保光照充足,是優質高產的關鍵。加強科學施肥、水分管理、花果管理才能充分滿足黃金梨果實生長發育過程中各種營養的需要,是優質高產的保證。隨著人們對食品安全和健康養生的關注度不斷提高,無公害林果的種植將逐漸成為林果業發展的主流,本文對推廣無公害黃金梨種植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作者單位:445029湖北省恩施市國有前山林場;445000湖北省恩施市國有望城坡林場;445000湖北省恩施市林業財務核算服務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