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yè)生產中,農用地膜非常重要且廣泛的使用,是現代農業(yè)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山西省力推農用地膜的科學使用,并積極開展農用地膜回收試點項目工作,可以使農用地膜的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同時最大程度減少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污染。對農用地膜的科學使用及回收利用要高度重視,關鍵之一是掌握所涉及的技術方法和有效措施,從多個方面確保農用地膜的使用取得顯著成效。主要使用經驗總結法和文獻研究法,分析總結出,山西省農用地膜科學使用的技術方法及回收利用措施,前者主要是選擇合適的地膜、注意覆膜方式、把握覆膜時間、覆膜前整地作業(yè)等;后者主要是創(chuàng)新農用地膜回收利用機制,加強宣傳與培訓、健全回收處置體系等。
現階段,農用地膜在現代農業(yè)生產中發(fā)揮重要作用。比如;可以保持土壤水分、提高土壤溫度、抑制雜草生長。山西省非常重視農用地膜的科學使用及回收利用,并嚴格按照相關要求,開展農用地膜回收試點項目工作,對全省農用地膜的科學使用回收工作進行全面安排部署。目前來看,山西省農用地膜的使用及回收利用取得較好成效,科學使用農用地膜,已經成為山西省推動現代農業(yè)生產高質量發(fā)展的重要內容,積累的成熟經驗做法值得推廣。但是,要清楚意識到農用地膜的使用及回收利用中的挑戰(zhàn)性和復雜性,充分掌握農用地膜科學使用的技術方法,持續(xù)推動廢舊農用地膜的專業(yè)化回收。結合當前的文獻資料,進一步分析探討,山西省農用地膜科學使用的技術方法,及回收利用措施,作如下的論述。
一、農用地膜的使用價值分析
現代農業(yè)生產活動中,農用地膜的使用有多個方面的價值,尤其是在改善土壤環(huán)境、促進農作物生長、提高農業(yè)生產效率這些方面發(fā)揮出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具體來講,農用地膜的使用價值主要體現于以下幾個方面:
1、通過使用農用地膜,有利于促進土壤微生物的活動和繁殖,并因此使土壤有機質得到分解和轉化,土壤物理性狀可以得到改善,對于提高土壤的通透性、肥力有重要意義。
2、農用地膜有良好的反光作用。所以,能夠很好的使農作物葉片的光照強度得到增加,而且可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當農作物獲得足夠的光照資源,則農作物的生長和發(fā)育可以處于良好狀態(tài),可因此提高產量。
3、農用地膜可以使外界冷空氣的侵入得到有效的阻擋,這有利于提高土壤溫度。以早春季節(jié)和晚秋季節(jié)為例,通過使用農用地膜,土壤溫度得到保持或提高,農作物可以有適宜的生長環(huán)境。所以,有利于延長農作物的生長期和提高產量。
4、在降低土壤水分的蒸發(fā)速度這一方面,農用地膜可以發(fā)揮出重要作用,比如半干旱地區(qū)和干旱地區(qū)通過使用農用地膜,可以有效減少土壤水分的蒸發(fā)速度,確保農用地膜覆蓋下的土壤水分處于相對穩(wěn)定的狀態(tài),使灌溉成本大大降低。
5、農用地膜的使用有利于抑制雜草的生長,同時農用地膜覆蓋下的土壤環(huán)境,不利于病蟲的生存和繁殖,使雜草與病蟲對農作物健康生長的危害性有效降低。
6、長時間使用農用地膜的過程中,農用地膜可以很好的預防土壤鹽漬化,鹽堿化嚴重或鹽堿地嚴重的地區(qū),均應該重視農用地膜的科學使用。
二、山西省農用地膜科學使用的技術方法
1、科學選擇農用地膜
山西省在農用地膜的科學使用中,首先是注重選擇合適的農用地膜,確保農用地膜的科學性和適用性。結合山西省科學使用農用地膜的成熟經驗而言,在選擇合適的農用地膜這一方面,主要分析農作物的種類和生長周期、氣候條件、土壤條件,所選用的農用地膜,要保證材質優(yōu)良與厚度適宜。通常情況下,農用地膜的厚度不低于 0.01mm ,保證農用地膜的使用過程中,具備良好的穩(wěn)定性與耐久性。與此同時,選用農用地膜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環(huán)保性能,要優(yōu)先選用可降解或易回收的農用地膜,從而最大程度減少農用地膜使用中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污染。近年來,山西省注重研發(fā) 0.006mm 薄型生物降解滲水地膜產品,并在長治、呂梁等地推廣。主要有全生物降解、保水、滲水的功能,可以起到保與增產的重要作用,有利于解決山西省干旱、半干旱地區(qū)的農業(yè)缺水問題。
2、注意覆膜方式
為使農用地膜發(fā)揮出最大價值,必須明確和掌握農用地膜的覆膜方式,避免在覆膜作業(yè)中出現差錯。在覆膜方式中,山西省強調在選用覆膜方式時,綜合分析各方面因素,主要是農用地膜的類型、土壤條件、農作物種類,常用的覆膜方式是溝播式、壟溝式、平鋪式。當土壤條件良好,并且農作物生長周期較長,則可以選用平鋪式的覆膜方式;如果農作物種子較小,需要進行精量播種作業(yè),則選用溝播式的覆膜方式;對于排水良好、土壤疏松的農業(yè)生產條件,可以選用壟溝式的覆膜方式。無論使用何種覆膜方式,都必須保證壟面得到科學有效的平整處理,確保平整細致,還必須將農用地膜鋪平拉緊,農用地膜的兩邊必須用土壓實。還有重要一點,即覆膜過程中,作業(yè)人員要充分保證農用地膜與土壤的緊密貼合,避免出現漏氣現象。
3、把握覆膜時間
在農作物健康生長和提高農用地膜使用效果中,覆膜時間的選擇與把握至關重要,對此不能忽視。通常情況下,將覆膜時間選在春季土壤解凍后與氣溫穩(wěn)定回升前,主要原因是隨著土壤溫度的逐漸升高,農作物種子的萌發(fā)和生長可以有良好條件。在極端天氣條件下,要堅決避免進行農用地膜的覆膜作業(yè),比如大風、暴雨這些極端天氣條件,否則極易影響到農用地膜的使用效果和農作物的健康生長。以山西省馬鈴薯的種植為例,通常是在4月下旬到5月初進行馬鈴薯的播種和覆膜,主要原因是這一時間段內的氣溫逐漸回升與土壤情適中,通過覆膜作業(yè),可以有效提高土壤溫度與保持土壤水分。再以山西省花生等春季播種的農作物為例,適宜播種時期一般是播種前5日內日平均地溫 ≥129C 時,此時的覆膜播種作業(yè)可以提高土壤溫度,花生等春季播種的農作物種子可以很好的萌發(fā)和生長。
4、覆膜前整地作業(yè)
在農用地膜的覆膜作業(yè)開始之前,必須先對地塊進行整地作業(yè),要求達到精細整地的效果。具體來講,覆膜前整地作業(yè),中要著重把握好五方面的技術要點: ① 精細整地中要確保土壤的細碎與平整,同時全部清除雜草、大土塊; ② 整地作業(yè)中對土壤質地、農作物生長需求進行綜合分析,在此基礎上,結合實際情況對土壤酸堿度和養(yǎng)分含量進行科學調整; ③ 針對性提高整地的細致程度,要確保形成疏松的土壤環(huán)境,這有利于農作物根系的生長和發(fā)育; ④ 整地作業(yè)中結合土壤情可以提前進行灌溉處理,但灌溉量不宜過大,如此有利于土壤有適宜的含水量,還有利于肥料的溶解和滲透; ⑤ 基于土壤條件和農作物的種植需求,對畦壟的形狀和大小進行科學調整,畦壟的形狀和大小都會影響農用地膜的覆膜作業(yè)效果。
5、施足底肥后再覆膜
在農用地膜的科學使用中,要意識到底肥施用的重要性,充分將底肥施用作業(yè)與覆膜作業(yè)結合起來。在農用地膜的覆膜作業(yè)開始之前,要結合實際情況去施足底肥,通常底肥是以有機肥為主,而且應該配合適量的化肥,這有利于土壤肥力和農作物產量得到提高。在施足底肥之后,要及時進行澆水作業(yè),目的是通過澆水促使肥料充分溶解至土壤,確保肥料發(fā)揮出最大的價值。在檢查土壤的過程中,如果發(fā)現土壤表面稍干,則可以安排進行覆膜作業(yè)。山西省的農用地膜使用中,將有機肥作為底肥的主要組成部分,主要是牛糞、豬糞、雞糞,所施用的有機肥可以提高土壤肥力與改善土壤結構。施用有機肥的同時,山西省堅持將化肥作為有機肥的補充,主要施用氮肥、磷肥、鉀肥。
6、破膜放苗操作
當農作物順利出苗之后,一項重要工作是破膜放苗,要由專業(yè)人員全程負責,從而避免大面積劃破地膜現象的出現。在破膜放苗操作中,關鍵之一是科學使用相關工具,要求在距離幼苗的合適位置小心地劃破地膜,通過劃破地膜可以有利于幼苗的順利生長。特別注意一點,即破膜放苗過程中,要避免損傷到幼苗的根系和葉片,不能影響到幼苗的順利生長。除此之外,在完成破膜放苗操作后,要進行破膜口的壓實處理,比如可以使用泥土或石塊將破膜口有效壓實,避免農用地膜的撕裂。
三、山西省農用地膜的回收利用措施分析
農用地膜的使用,會不可避免的帶來環(huán)境污染問題。所以,為有效預防和解決農用地膜使用中對環(huán)境造成的污染,山西省高度重視農用地膜的回收利用工作,強調落實好關于農用地膜回收利用的一系列措施,最大程度實現農用地膜的循環(huán)利用。為持續(xù)提高農用地膜的回收利用效果,要堅持在農用地膜的回收利用工作中落實好以下措施:
1、加強宣傳與培訓
農用地膜的回收利用,具有長期性和復雜性的特點,為確保農用地膜的回收利用工作有序健康推進,要堅持加強宣傳引導,并針對性開展技術培訓工作。在宣傳引導中,基層部門應該面向農民宣傳,農用地膜回收利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幫助農民提高農用地膜回收利用的重視程度。與此同時,基層部門可以考慮舉辦現場會、培訓班等活動,支持農民在現場體驗農用地膜回收利用的典型經驗與技術,持續(xù)提高農民進行農用地膜回收利用的綜合水平。在技術培訓中,基層部門要注重分析農用地膜回收利用中存在的技術難題,在此基礎上組織開展針對性強的技術培訓活動,不斷幫助農民解決,農用地膜回收利用中的技術難題。
2、創(chuàng)新農用地膜的回收機制
在農用地膜的回收利用工作中,山西省十分重視回收機制的創(chuàng)新和完善,當前主要是使用兩種模式,即以舊換新模式、生產者責任延伸模式。在以舊換新模式中,常見做法是農民收集農田中的廢舊農用地膜,然后將廢舊農用地膜運輸至回收點,按照一定比例兌換新的農用地膜。使用以舊換新模式的過程中發(fā)現,這種模式能夠很好的調動農民的積極性,可以有利于預防農業(yè)生產中出現\"白色污染\"問題,對于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有重要意義。在生產者責任延伸模式中,關鍵之處是,極力凸顯農用地膜生產企業(yè)的重要地位,要求由農用地膜生產企業(yè)全過程參與農用地膜的回收利用工作,并使農用地膜的回收利用與企業(yè)自身效益相掛鉤。通過推行生產者責任延伸模式,農用地膜生產企業(yè)的社會作用得到很好的發(fā)揮,有效推動了農用地膜的回收利用。
3、健全農用地膜的回收處置體系
為推動農用地膜回收利用的有序健康發(fā)展,山西省在現階段要高度重視農用地膜回收處置體系的健全,持續(xù)提高農用地膜回收處置體系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在農用地膜回收處置體系中,要鼓勵各類市場主體積極參與到農用地膜回收利用工作中。比如家庭農場、農民專業(yè)合作社、農業(yè)企業(yè)等。與此同時,基層部門要整合資金、技術、人才、制度等方面的優(yōu)勢,結合實際情況建設農用地膜的回收點,并且逐漸形成便捷高效、覆蓋廣泛的農用地膜回收網絡。在完成農用地膜回收任務之后,要針對性進行農用地膜的處置與利用,這一過程中,必須進行農用地膜的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避免在農用地膜的處置與利用過程中造成環(huán)境污染問題。
4、構建農用地膜的回收責任機制
農用地膜的回收利用是長期性工作,不可避免的出現\"無人管\"或“多人管”的問題,這不利于農用地膜的回收利用成效。所以,要高度重視農用地膜回收責任機制的構建,核心理念是明確各大主體在農用地膜回收中的責任,并以制度形式規(guī)范各大主體的具體責任,從而確保農用地膜的回收利用工作得到有效落實。在農用地膜的回收利用中,相關部門、農業(yè)企業(yè)、農民均是重要主體,承擔著重要的責任和義務。所以,要圍繞這些主體去構建農用地膜回收責任機制。在農用地膜回收責任機制中,一方面,是明確規(guī)定各大主體在農用地膜回收工作中的責任和義務,另一方面,是簽訂責任書及建立考核獎懲制度,從制度層面,督促各大主體全身心參與農用地膜回收工作。除此之外,監(jiān)督部門要切實履行好監(jiān)管職能,按照要求進行農用地膜回收工作成效的監(jiān)督與檢查,一旦發(fā)現違法違規(guī)行為,則必須進行嚴厲處罰,如此有利于凸顯農用地膜回收工作的重要性和嚴肅性。
5、開展農用地膜殘留監(jiān)測
為持續(xù)提高農用地膜回收利用工作的有效性,關鍵之一是對農用地膜的殘留情況和污染程度進行動態(tài)的分析評價,要有效開展農用地膜殘留監(jiān)測工作。目前,山西省農用地膜殘留監(jiān)測工作的開展,已經成功設置農用地膜殘留監(jiān)測點,技術部門可以按照要求采集土壤樣品,主要是監(jiān)測農用地膜的殘留量、分布情況、殘留形態(tài)。結合得到的監(jiān)測結果,技術部門可以進行全方位的分析和研究。比如在農用地膜殘留監(jiān)測工作中發(fā)現,農用地膜難以被微生物完全分解,所以山西省在當前大力推廣生物降解農用地膜,所使用的生物降解農用地膜有多方面的優(yōu)勢值得肯定。使用生物降解農用地膜的過程中,發(fā)現其可以很好的被微生物完全分解,不會對地下水和土壤造成污染。所以,進行生物降解農用地膜的推廣使用是應有之義。山西省通過積極進行示范推廣和政策引導,當前已經實現生物降解農用地膜的大面積使用,有利于從源頭上解決農用地膜殘留問題,減少了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污染。
綜上所述,農用地膜在農業(yè)生產中所發(fā)揮的重要作用值得肯定,山西省重視農用地膜的科學使用和回收利用。在實踐中,取得了較好的成效,積累了較多成熟經驗做法,減少了農用地膜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污染。山西省農用地膜的科學使用和回收利用任重而道遠,當前及后續(xù)要重點研究農用地膜科學使用的技術方法,持續(xù)提高科學使用農用地膜的綜合能力。同時,要對農用地膜回收利用的方法和模式進行革新,注重引入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技術。未來,山西省要不斷追求農用地膜科學使用和回收利用的更高水平,持續(xù)提高農用地膜使用的經濟效益、生態(tài)效益和社會效益。
(作者單位:030000山西省農業(yè)生態(tài)保護與資源區(qū)劃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