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油氣企業綠色電氣化的優勢在于雄厚的技術積累、資金實力、遍布全國的場站網絡以及對能源市場的深刻理解。
當前,球氣候變化捷戰嚴綠我電氣化進程正在提速。能源企業,特別是以化石能源為主業的石油企業,正處在一個不進則退、不變則亡的關鍵十字路口。挑戰雖然巨大,石油企業更應看到轉型的機遇,需要根據自身資源稟賦和業務特點,設計并執行清晰的轉型路線圖。
路徑一:存量資產的綠色化與價值再造。一是油氣田所在區域新能源的利用。大力開發油氣田所在陸地或海域的風能、太陽能、地熱等資源,用于油田生產用能的就地替代,降低運營成本和碳足跡,打造“零碳油田”。二是基礎設施的轉型升級。將遍布全國的加油站網絡逐步升級改造為集油、氣、電、氫、非油服務于一體的“綜合能源站”,從單一的油品銷售商轉變為綜合能源服務商。三是CCUS(碳捕集、利用與封存)規模化應用。利用自身在地質勘探、鉆井工程方面的技術優勢,將CCUS技術與油氣開采相結合,或利用枯竭油氣藏進行二氧化碳封存,將碳排放的外部成本轉化為新的商業價值。
路徑二:增量業務的清潔化與戰略布局。油氣企業應重點布局與主業具有技術協同性的新領域。一是大力發展海上風電。海上油氣平臺的設計、建造、安裝和運維經驗,可無縫對接到海上風電領域。這不僅是業務的延伸,更是利用核心能力開辟新市場的典范。二是布局氫能全產業鏈。利用天然氣制“藍氫”,并積極探索利用陸上和海上新能源制“綠氫”。同時,利用現有的管網和加注站資源,參與氫的儲運和加注環節,打造“制一儲一運一加”一體化的氫能業務。三是探索新型能源服務。憑借強大的客戶基礎和能源管理經驗,為工業園區、大型企業等提供綜合能源解決方案,從能源生產商向能源服務商轉型。
在具體的轉型路徑上,石油企業將面臨一些共性的挑戰,需要系統性的應對策略。
一是技術與成本的制約。綠氫、CCUS等技術的成本依然高昂,商業化應用面臨挑戰。企業需通過技術創新和規模化應用推動成本下降。同時,積極尋求政策支持,利用綠色金融等工具,降低轉型初期的投資風險。
二是市場與機制的適配。當前的電力市場機制、價格體系尚不能完全反映電能在不同時間、空間的真實價值,對氣電、儲能等靈活性資源的價值補償不足。石油企業應主動參與和推動電力市場化改革,呼呼建立更能體現綠色價值、靈活性價值的市場機制和電價政策。
三是人才與組織的重塑。綠色電氣化需要大量既懂傳統能源又懂新能源技術、電力市場、人工智能的復合型人才,而傳統石油企業的人才結構和組織架構難以適應快速變化。企業要建立更敏捷、更協同、更具創新活力的項目制團隊或事業部,以適應新業務的發展需要。
綠色電氣化是全方位、全系統、全過程的一場深刻變革。對于石油企業而言,只有深刻理解并順應綠色電氣化的大勢,徹底轉變發展理念,果斷進行戰略調整和業務重構,企業才能在這場偉大的能源革命中脫胎換骨,才能在構建新型能源體系中扮演不可替代的關鍵角色,實現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
責任編輯:周志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