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質護綠、有力增綠、有效興綠,長慶油田采油十二廠成為全國綠化模范單位。
慶油田生產區域,隨處可見油井在青山中挺立,綠水環繞站點,車輛在林陰間穿梭一幅幅生態美景繪就了黃土塬上“資源開發與生態保護”的綠色畫卷。
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有質護綠、有力增綠、有效興綠,用全國綠化模范單位的殊榮寫下了石油行業“在開發中保護,在保護中開發”的生動注腳。
護綠—一
以技術創新為筆,重繪生態底色
生態保護,始于賦能,終于發展。生產區域地貌主要為梁丘陵區、黃土殘塬區、黃土溝壑區和河谷川道區。這里地形復雜,干旱少雨,水土流失嚴重,生態環境脆弱敏感。
“既要做能源的開發者,又要做生態環境的保護者和綠水青山的再造者。”黨政領導統一思想行動,帶領全廠干部員工一茬接著一茬干、一棒接著一棒跑。
護綠不是簡單的生態優先放棄開發,而是發展理念的與時俱進與技術創新的深度賦能。這既是一條綠色轉型之路、創新發展之路,又是一條責任之路、共贏之路。
建一座井站,美一方山川。
攝影/劉凱

依靠技術進步,積極推廣叢式建井、立體建站、井站合建建設模式和大井叢、立體式、集約化、撬裝化等高效開發模式,最大程度減少環境擾動。
在合H9平臺,扇形井網布井24口,動用地下儲量1040萬噸,占地面積39畝,僅占傳統布井方式的 1/10 在莊205井場,20臺抽油機共享一座智能化控制平臺,地面設施減少 40% ,空中俯瞰猶如一副綠色棋盤。
不僅如此。以“科技興”引領“開發綠”,利用新工藝新技術構建綠色坐標,攻關不同類型的水平井技術,建成了中國石油首個百萬噸整體水平井開發示范區,以占1/4井數的水平井貢獻了全廠1/2的產量,用綠色動能構建了“保護與開采”協調并進的發展格局。同時,通過系統治理,33口油水井、73座井場、144座場站主動退出,卸下“油裝”換“綠裝”,用220畝植被和5400株喬未寫下了石油人的綠色擔當。
擴綠-以系統保護為先,厚植生態文明
增綠擴綠,重在行動,貴在堅持。
走進油區,一排排抽油機在滿目蔥籠中上下擺動,一座座采油站點在層林中格外顯眼,井場周邊的空地上油松與紫花苜蓿錯落分布,綠色成為主題。
“我們的目標是無井不綠、無站不美、無水不清、無路不蔭。”板橋作業區經理劉金介紹說。
建一座井站、留一片綠色、美一方山川。近年來,將生態文明納入油田開發全生命周期管理,從井位選址到站庫設計、再到綠化美化,每個環節都融入生態考量。
“以前怕油田開發破壞我們的農地和環境,現在才知石油人不但沒有破壞,還讓我們的山川變得更加漂亮了。”固城鄉村民趙大爺說。
在站庫植樹種草,栽花育木,增加植被覆蓋面積,最大限度恢復原生態植被。在生活基地和工作場所建設“小綠地”“小綠帶”,在三個季節里呈現“出門見綠色、推窗聞花香”的美景。在井組和井場圍墻、坡沿、山邊、空地栽種爬山虎、綠藤等易活植物,既美化井場、增添綠色,又保持水土。
近5年來,累計種植沙棘、油松、國槐等樹木38萬株,新增綠化面積2300畝,建成碳匯林、生態林、公益林1500畝,實施場站綠化300余座,油區綠化率達到 97% 以上,水土流失率下降 60% 。
增綠擴綠不是一道選擇題,而是一道必答題。將技術創新與生態理念有機融合,在站點整體布局、井場標準化建設、邊坡臺階加固等方面采取“園林式”設計、“庭院式”美化,讓每一寸土壤都充滿綠意、煥發生機。
從黃土漫天到綠意滿川,從文明生產到綠美環境、再到“我為碳中和種棵樹”,一項項部署落實落地,每一步都擲地有聲、堅定有力。
興綠 以循環經濟為要,獲取生態紅利
綠色發展,保護為先,責任為要。
在隴塬合水,山因井而美,井因山而秀。“隴上江南”“天然氧吧”是工作生活在這里的人們最直觀的感受。
如何守好用好每一寸綠地?如何靠山吃山又不破壞綠水青山?如何讓油田的顏值越來越高?如何讓生態保護變成油田發展的綠色銀行?不斷探索。
發展是硬道理,保護也是硬道理。自油田開發建設之日起,堅持井口密閉生產、站點密閉輸送、管網配套建設,先后建成了伴生氣處理裝置13套,年回收處理能力1.7億立方米,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5萬噸,用\"綠色福袋”兌現“建一座站點、凈一片藍天”的承諾。
水資源短缺是隴東地區的老大難。通過每年對550萬立方米采出水的 100% 回注再利用,不僅解決了當地水資源稀缺難題,而且少打水源井150口以上,節約成本7000多萬元。“每天回注采出水節約的1.5萬立方米清潔水,可滿足一個百萬人口城市居民一天的生活用水。”工藝所負責人介紹說。
在興綠的路上,不斷探索新路徑。178座分布式光伏發電站年生產綠電3150萬千瓦時;電驅鉆井、零碳采油等技術全面推廣,鉆井泥漿循環利用、零污染修井從概念變成現實;員工自發成立“綠動”志愿者團隊,常態化開展興綠技術創新、垃圾分類等活動,將生態環保融入日常。
從工業拓荒到生態先行,從黑色能源到綠色家園,從思想破冰到示范建設,用“石油紅”守護“國土綠”。正如該廠的干部員工所說,守護綠水青山,每個人都是參與者和責任者。堅守石油人對國家、對子孫后代的承諾,綠色發展的腳步從未停歇,也將永不止步。
責任編輯:陸曉如znluxiaoru@163.com
●石油紅為黃土塬增綠。
攝影/王永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