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6期
刊物介紹
《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原《環境科學動態》)雜志1976年創刊,由國家環境保護總局主管,中日友好環境保護中心、國家環保總局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辦,是環境科學綜合性科技期刊。《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的辦刊宗旨為宣傳黨和國家的環境方針、政策、法規,介紹國內外環境科研成果、環保工作經驗;介紹各類環境污染物處理、處置技術及污染源治理經驗;介紹國內外有關環境科學的信息與動態。宏觀與微觀、環境社會科學與環境自然科學、提高與普及相結合。全面報道國內外環境科學的發展及研究動態,促進作者及讀者之間的交流。 主要欄目:政策研究,綜述報告,調查與考察,應用技術,新知識介紹。 主要內容:1.國內外環境政策、環境管理、環境法學、環境經濟學、環境醫學、環境毒理學、環境教育學等綜述及研究報告。2.國內外環境生態、農村環境保護、環保產業、清潔生產、水、氣、渣、噪聲污染防治新技術、先進工藝研究和案例分析等綜述及研究報告。3.環境規劃、環境分析與監測技術、環境質量評價、環境影響評價、綜合防治等方法研究以及典型的調查、考察報告。4.環境政策、環保科學研究、治理技術等的發展趨勢,保護環境生態、保護人體健康的居住、生活等環境科學、法律知識介紹,社會環保熱點,重要學術活動及環保產業市場的信息等。 《環境與可持續發展》雙月刊,國內外公開發行,大16開,48頁,每雙月末12日出版發行 。每期定價10元,全年共計60元。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1003-2347,國內統一刊號為CN11-1955/X,廣告經營許可證:京朝工商廣字第0208號。全國各地郵局均可訂閱,郵發代號:82-78。
環境與可持續發展
- 加快環境保護制度建設
- 貫徹《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力促環境空氣質量改善
- 我國低速汽車污染排放控制對策研究
- 借鑒歐洲經驗加快我國顆粒物污染防治
- 湄公河下游國家水質管理狀況與區域合作前景
- 中國對外投資環保企業的機遇與挑戰
- 區域發展戰略環境影響跟蹤評價初步研究
- 關于建設項目環境管理中防護距離問題的幾點思考
- 涉水行業生態影響特點及環境影響評價方法研究
- 我國重金屬環境標準發展對策
- 關于加強我國污染場地環境管理政策建議探討
- 國內外污染場地環境管理比較研究
- 我國赤泥環境管理現狀分析
- 土壤重金屬污染現狀調查與評價
- 重金屬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復——菌根技術的應用
- 礦產資源開發與礦山環境保護戰略研究
- 綠色信貸制度在建設美麗幸福中國的應用研究——以廣州市為例
- 三種生活垃圾填埋場滲濾液處理工藝比較
- 城市生活垃圾和污泥填埋場的惡臭污染問題及其控制對策探討
- 環境標志國際比較研究——以中日環境標志發展情況比較為例
- 火電廠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探討
- 環境損害鑒定范圍探討
- 環境影響評價公眾意見調查的真實性評價探討
- 從法學視角論地方政府環境質量負責制——兼評《環境保護法修正案草案》三審稿第六條第二款
- 關于《環境影響評價法》不確定問題的探討
- 創新社會管理是解決環境公共事件的重要途徑
- 環境群體性事件的成因分析——基于對十起典型環境群體性事件的研究
- 柴達木盆地資源開發的環境影響與對策研究
- 敦煌陽關濕地的特點及可持續利用的分析
- 工業園區環境管理現狀及對策研究——以江西省工業園區環境保護為例
- 污水處理廠投資全過程成本控制
- 烏魯木齊地區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應用初探
- 歐美綠色供應鏈發展經驗及啟示
- 美國排污權交易制度的最新實踐與啟示——基于美國清潔空氣跨州法則(CAIR)的實踐
- 日本交通部門碳排放與低碳交通相關因素研究
- 國外社區防災減災的經驗及啟示——以日本社區防災減災建設為例
- 海南東環鐵路(海口段)運行噪聲預測研究
- 山西采煤礦井廢水深度處理與利用研究
- SCI收錄的環境工程期刊概況分析
- 不同形態鎳鹽對生物的毒性效應研究
- 關于固相萃取技術富集水中苯系物的探討
- 基于控制圖法的苯測量不確定度評定
- 昆山市晟泰村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的問題與對策
- 生態莊園經濟
- 《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影響因子首次突破全國學科刊均水平并名列環境保護部主管期刊第四名
- 《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簡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