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吉 馬德杰
遼東省寬甸縣青年團在五、六兩個月中,總的說來有發展,但有些支部仍有關門主義的傾向。
縣政府機關支部從今年一月起到六月,除原有十七名團員外,一個也沒有發展;而該機關干部大部分是青年。因為上級提出了“鞏固和提高團的組織”,支部便認為把是以鞏固和提高為主,如果再發展不就是不鞏固了嗎?這樣就把鞏固和發展工作截然分開了。
團的各中學支部也著重“鞏固和整理”。沒有很好地進行發展工作。他們對于審查歷史特別嚴格,而對于要求入團的青年現在的政治思想上進步程度如何,就注意得不夠。如王有滿和王立安(學生,曾參加三青團七天)便說:“我們這樣的人不就算完了嗎?”“落后一次難道就是老落后了嗎?”李秉忠說:“老說是政治開展才能入團,我把甚么都坦白出來了,我還有那兒不開展的?”(他的家庭是富農成份,但學習、工作表現都好。)富興武在工作上較好,測驗曾得過第一名,但不能入團,著急地說:“可惜團就是不考試,若是考試的話,我一定考它一下!”
還有的支部發展團員時,不從政治覺悟出發,而斤斤計較一些小的問題。稅務局有一個女同志要求入團很迫切,工作和學習也比較好,就是因為“活潑過火”,被認為“張狂”。沒有被批準入團。
這些偏向,現在有的巳經糾正了;有的正在糾正。(單兆元)
七月二十一日:青年團瞻榆縣委召開會議,檢討了團內存在的關門主義偏向,如學校支部從建團后五、六個月,只發展兩名團員;機關支部發展出名團員,有一、二十人要求入團部未吸收,只簡單說:“工作還得努力呀!好好鍛練吧!”還有人向團員打聽青年團多久才能發展團員,聽到的同志也不作解釋就當未聽見一樣,特別是在支委同志里邊存在一種“發展一個是一個,不發展就拉倒”的思想。
為了糾正這種偏向,機關支部書記周占甲檢討說:“我過去認為:假如有人咬著牙干它一個月,暫時表現很積極,把他吸收進來,以后又落后啦怎辦呢?因此我總主張先不要吸收她們。”杜光新檢討說:“我就是放不開手,總覺得人家差著呢!”魯候國說:“有的人工作、學習都很好,只是心眼多,我怕吸收了他影響團的威信。”
最后,張潔清說:“這些想法都是不正確的,我們應認識團是進步青年的群眾性組織,團是教育青年的學校,青年們入團后在團的教育下,只會更進步、更積極的。必先把妨礙發展團的各種不正確思想除掉才行。”(郭勵)
吉林省永吉縣,自二月下旬開始建團至今已將近五個月了,江密蜂區,在發出組織方面,不看其本人進步程度如何,而只注意到家庭問題,如他父親厲害啦;母親頑固啦;或者要求入團之本人娶媳婦啦;或者罵過一次人啦……等等,,來決定入團的條件。雙河鎮區,有一婦女勞動模范梁素芳要求入團,而建國工作同志只因她剪了個男式分頭,就不吸收她入團。類似這樣情形很多,以致影響了團的發展,現在某些地方已得到了糾正,有的地方正在糾正中。
(姜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