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楠翔
在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一)關于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團章草案底某些修改的說明中共中央在今年元旦所公布的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團章草案,正確扼要,是這一時期來全國建團工作的組織上的指導方針。現在我們正式提交大會討論和采納的,基本上也就是采取了這一個團章草案,只是由于這一時期來在建團工作中有許多新的經驗,同時革命形勢迅速發展,一日千里,因此我們還必須根據這種新的情況而對原來的團章草案作某些增添和修改。這種修改就在以后也還不可避免,因在相當時期以后,跟著工作和形勢的繼續發展,為了使青年團的組織章程和那時的斗爭任務與實際狀況相適應,團章底新的修改,又將成為必要。但無論如何,團章的基本精神——保證青年團成為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教育青年的革命學校,保證全體青年團員及廣大先進青年對于共產黨的完全信任,成為共產黨的后備軍與得力助手——這將始終不變。對于原來團章草案所作的若干修改,需要特別加以說明的有如下各項:
(一)關于第一章總則:原來團章草案的第三條全文取銷。——第三條規定有青年團的四項基本工作,現在因為已另外單獨制定了更完整的工作綱領,故關于中心工作的規定,不再在團章中列入。
(二)關于第二章團員:
(甲)關于團員入團,現在作了下列四項修改:
(1)取銷了“經過群眾會議推薦可以不要介紹人”的規定。——因
為入團如無確實的負責介紹人,而由并無固定組織形式的群眾會議推薦,有時群眾起哄,可能產生強迫動員或馬虎疏忽等現象。吸收團員入團,必須出于本人自覺自愿,并經過仔細的個別了解與審查。
(2)增加了中共正式黨員可以作為青年團入團介紹人一項。——這
樣不但表明了青年團和共產黨的親密關系,并且加重了共產黨對青年團的領導責任,可以更好地幫助青年團的發展。現在建團工作剛在開始,在許多城市和農村中,特別在新發展地區及軍隊中,都還只有黨的組織,而無團的組織,必須依靠黨來開辟和開展青年團的工作。
(3)增加了少先隊的基層組織可以作為本組織單位的少先隊員的入
團介紹人一項。——因少先隊是青年團直接領導下的少年組織,它可以而且應該成為青年團的后備隊伍,少先隊員的生活作風及思想覺悟程度等,少先隊的基層組織,也最能熟悉了解。所以由青年團所直接領導的少先隊底基層組織,可以被委托作為其優秀的少先隊員底入團介紹人。這樣不但
表明了青年團和少先隊的密切關系,而且加重了少先隊需要輸送年滿十四歲以上優秀隊員參加青年團的責任,可以更有助于青年團的鞏固和發展。
(4)增加了“勞動青年、革命青年軍人、革命知識青年、革命職員
按照入團手績申請入團,但其有某些條件尚不妙為正式團員者,(特別在新發展區域中),得加入本團為候補團員,候補期為三個月。”一項。
對于上述青年規定需要三個月候補期,會不會妨礙青年團的廣泛發展呢?不會的。因為這里只是對于那些基本上可以入團但有某些缺點尚不用為正式團員者規定了候補期,并不限制其他條件足夠的大批革命青年可以無候補期的照章入團。這種候補期的規定,正是一面方便于更廣泛地吸收和聯系條件較差的青年,使他們能在候補期內經過一定的教育和考驗而后正式入團。
另外,規定志愿入團而條件尚不夠為正式團員者得為候補團員,會不會因而降低青年團的水平,像抗戰后期解放區的青救會那樣喪失了青年團所應有的先進作用呢?不會的。因為青救會是登名造冊,號召全體青年參加的。青年團是要板據本人具有一定覺悟程度,并經過個別審查,團的支部討論通過,團的區委批準等手績,才能入團為正式團員或候補團員。青年團和青救會在組織上的原則性區別是十分顯然的。
對于那些志愿入團,而有某些條件還不夠為正式團員的青年,如果不吸收他們做為候補團員,那就只有兩條道路;或者是勉強吸收他們為正式團員,這就不免要降低正式團員的水平;或者是暫時將他們摒棄不顧,放棄或放松對于這些青年的爭取教育。這兩種處理辦法顯然都不是很妥當的,至于要候補期與不要候補期的標準如何確定,應由各地青年團的領導機關根據具體情況規定之。
(乙)關于團員的義務
原來的團章草案上規定了四項,比較簡單,現在規定了五項,在內容上增加了“
(三)積極參加新民主主張國家的各種建設工作,努力生產勞動,反對游手好閑、歧視婦女、封建迷信以及其他一切腐化墮落行為。”“(四)愛護人民與國家財富,自覺地遵守各種革命秩序與紀律,與一切損害人民及國家財產及破壞公共秩序的行為作斗爭。”等,這是反映了新的革命形勢的需要。因為人民民主革命即將取得全國勝利,為了建設新中國,積極參加新民主主義國家的各種建設工作與愛護人民與國家財富的任務,日益迫切地提到了中國人民和中國青年的面前。
(二)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底性質
中共中央在今年元旦所公布的建團決議中,在任弼時同志向我們這次代表大會所作的政治報告中,對于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的性質,都已有了明確的說明。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以無產階級的思想體系為指導思想的,以青年工人、青年為民、青年革命知識份子為基礎的,廣泛團結各階層先進青年的,為新民主主義的徹底實現而奮斗的,先進青年的群眾性組織。
需要分別說明以下的問題:
(1)關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問題。——為什么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
團必須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不是可以不要共產黨的領導呢?
答覆:一百年來特別是三十年來中國的革命歷史證明:離開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的革命運動就難以成功,中國人民和中國青年的真正解放也就沒有可能。三十年來中國青年從北洋軍閥及國民黨反動派那里所得到的,是說不盡的賣國、獨裁及屠殺青年的血腥罪行,只有中國共產黨是始終一貫地熱烈同情和支持青年的愛國運動,并且給青年指出了正確的斗爭方向,引導他們走向勝利,走向光明。中國革命的偉大勝利和中國青年的遠大前途,都是和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分不開的。因此,中國青年愿意無保留地完全信任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也就成為邏輯上的必然結論了。青年團公開聲明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會不會使青年群眾發生疑慮,以致削弱青年團的群眾性呢?
答覆:在過去國民黨反動統治的地區,共產黨領導的群眾運動還不得不處于地下狀態的時候,那時有一些政治上比較落后的群眾,對于共產黨的革命性質缺少了解,對于共產黨所領導的革命運動的必勝前途缺少信心,曾經有過懼怕和共產黨接近的心理,但這種情況早就有了根本變化。現
在中國共產黨是中國政治生活中起決定作用的領導政黨,中國共產黨對于中國人民解放事業的忠心和偉大貢獻,已得到全面人民和全國青年的公認和擁護,現在已不是青年群眾懼怕或不愿和共產黨接近的問題,而是廣大青年熱烈地盼待著共產黨的領導和教育。在這種情況下,青年把也就決不會因為受了共產黨的領導而削弱自己的群眾基礎,相反只能使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因而更加得到廣大群眾的擁護,并使青年團的廣大發展獲得保證。青年團的實際發展情形,已經給我們完全證實了這一點。
(2)以無產階級的思想體系作為指導思想的問題——為了使青年運
動保持完全正確的發展方向,青年團除了在政治上擁護新民主主義綱領與共產黨的各種具體政策決議外,同時還須根據無產階級馬列主義的觀點處理一切問題,系統地進行辯證唯物論與歷史唯物論的思想教育,幫助青年團員建立革命的世界觀、人生觀和正確的思想方法,使他們具有革命的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具有嚴肅的工作態度和生活態度,能夠鍛煉成為思想和體魄都很健全的革命戰士。唯有這樣,青年團也才能真正名副其實的成為以馬列主義精神教育青年的學校。
(3)關于以青年工人、青年農民、青年革命知識份子為基礎的問題
——青年團的組織,以青年工人、青年農民、青年革命知識份子為基礎,這說明了青年團的社會基礎不是狹隘而是廣泛的。有一種意見認青年團是無產階級的群眾組織,這種了解不完全恰當。因為青年團的主要組織成份,不但有屬于無產階級的工人,而且還有不屬于無產階級的青年農民和青年革命知識份子,此外還包括其他社會階層的先進青年,這和無產階級的群眾組織,如像職工會是顯然有區別的。不錯,青年團是共產黨所領導,并以無產階級思想體系為指導思想,但這只是要把提高全體青年團員到達無產階級馬列主義的思想水平,當做青年團所希望達到的奮斗目標,并不是任何階層或各種不同政治水平的青年一經入團,就都已變成了無產階級或具有了作為共產黨員那樣高度的無產階級思想水平。
還有一種意見,認為青年工人可組織在工會內,青年農民可組織在農會內,青年團只需以青年學生為主要對象,不必在工農青年中去進行工作建立組織,這種了解也不恰當。青年團是共產黨和人民民主政府建設新民主主義中國偉大事業中的各方面助手,它顯然不能將自己的工作陣地和組織基礎,僅僅局限于知識青年的狹小圈子內。同時青年團又是集合工、農、如識份子及各階層青年群眾中的先進份子所組成,他們在各種工作當中,積極響應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各種號召,發揮青年所特有的先鋒作用,帶頭作用,成為一支突擊力量,青年團的這種突擊隊作用,也顯然不是帶有全體性的工農群眾組織如工會農會所能完全代替的。所以青年團應以很大的注意在工農勞動青年中去進行工作,發展組織。特別是跟著革命形勢的發展,共產黨的工作重心已從農村轉到城市的今天,加強青年團在青年工人群眾中的工作,更有著特別迫切重要的意義。
另外,對于革命知識份子的范圍如何規定,他們是否可以成為青年團的基礎,大家的了解還不一致。我們需要特別研究一下這個問題:
什么是“革命知識份子”?凡是真正擁護革命,并有實際行動表現的知識份子,都得稱為革命知識份子。在解放以前即已實際參加革命運動而現在還繼續革命工作者。自然是革命知識份子;就在解放以前沒有參加革命工作,而在解放以后因為受到了革命的影響或教育以后才開始擁護共產黨,擁護新民主主義綱領,并確有事實表現,如在共產黨及人民民主政府的領導下積極工作,或在實行新民主主義教育方針的學校中努力學習,能在將來為革命的建設事業服務者,亦得列為革命知識份子。
我們現在對“革命知識份子”的這種解釋,是要比過去一般了解的標準顯得更為廣泛,原因是現在革命已在全國范圍內獲得決定性的勝利,共產黨已成為中國政治生活中的領導政黨,中國共產黨在中國人民中間,已經樹立了最高的威信和最普通深入的影響,這種新的形勢,已使中國知識份子的社會地位在無形之中起了根本變化。在國民黨反動派所統治的舊中國,知識份子通向為人民服務的道路是堵塞著的,整個社會都在驅使他們離開人民的立場,依附于反動階級,所以只有堅持英勇革命斗爭的較小一部份知識份子,可以取得“革命知識份子”的稱號。但在共產黨所領導的人民民主政權下,就完全是另外一種情況,這里知識青年走向為人民服務
的革命道路已經暢通無阻,除了極少數死心蹋地的頑固反動分子之外,絕大多數知識份了,都將能在共產黨和人民民主主政府的領導和鼓舞之下,積極參加各種革命工作,成為革命知識份子。當中國的知識份子在客觀上已可能更廣泛更普通地參加革命時,我們就應該開誠歡迎,使他們能和其他革命人民,主要是工人、農民攜手前進,在革命運動中發揮更大作用,我們現在對于革命知識份子做如此廣泛的解釋,正是反映了這種新的形勢和新的需要。否則不但對于大批愿意和可能參加革命的知識青年的要求不能滿足,而且對于革命事業也將是一個重大損失。
自然,革命知識份子的范圍比過去寬廣,并不等于降低甚至放棄了革命知識份子所應常具備的必要條件,認為所有解放區學校的學生及其他知識份子,包括新解放地區學校的學生及其他知識份子在內,不問其實際政治態度如何,全部都無條件地成了革命知識份子。現在和過去一樣,對于革命知識份子的要求,都是要真心擁護人民的革命事業,并愿為其實現而努力奮斗。只是由于現在革命的主觀力量及政治影響更強大,將使知識份子能夠更廣泛更普遍的接受革命洗禮,因而使革命知識份子的范圍也就自然地遠較過去為擴大而已。而且將來革命形勢繼續向前發展,革命知識份子的范圍還要繼續隨之擴大,直到全體知識份子都在共產黨的系統領導和教育下,無例外地都擁護革命,為革命事業奮斗,成為革命知識份子。到這種時候,所謂革命知識份子的名詞,就會沒有再存在的必要了。因為全部知識份子都革命,就不必再特別標出“革命”的字樣,如像現在的蘇聯就是一個例子。
自然,團章規定革命知識份子為青年團的基礎之一,并不等于就把革命知識份子全部都無條件地吸收入團,正像青年團雖以青年的工人、農民為基礎,并不等于就要把全體青年的工人、農民都無條件地吸收入團。僅僅是說:除了青年的工人、農民以外,青年團同時還應以革命知識份子為主要的發展對象。至于從他們中間吸收團員時,當然無例外地都須根據地們每人的自覺自愿,并履行團章所規定的入團手續以后,方能入團。
(4)關于廣泛團結各階層先進青年問題——青年團一方面是具有很
廣泛的群眾性,除了大量吸收工農勞動青年和青年革命知識份子以外,對于共產黨以外的中國其他民主黨派及無黨派的各界先進青年,只要他愿為新民主主義的實現而奮斗,贊同青年團的工作綱領和組織章程,并愿遵守青年團的紀律和執行青年團的決議,同樣亦得申請入團。但另一方面青年把同時又具有革命性和進步性,凡是反動的和落后的青年,則將不能加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的隊伍。凡是屬于反動黨派社團的青年如欲參加青年團,則須經過比較慎重的考察,確實證明他和反動黨派已無思想上和組織上的聯系,并經過團章所規定的程序手續,始得批準入團。
(5)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和過去共產主義青年團的區別——中國新民
主主義青年團和過去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的區別有兩方面,一是綱領上的區別,共產主義青年團以承認共產主義綱領為入團先決條件,新民主主義青年團以承認新民主主義綱領為入團先決條件。二是組織基礎的區別,共產主義青年團在原則上以工農勞動青年為主體,新民主主義青年團以工農青年和青年革命知識份子為基礎,同時還要廣泛團結各階層的先進青年,包括贊成新民主主義共同綱領的各民主黨派的青年在內。從這兩方面看,我們就可知道新民主主義青年團比起過去的共產主義青年團來,是更為廣泛。這是完全符合于中國新民主主義時期的客觀環境和實際需要的。
但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僅僅是在政治綱領及社會基礎底廣泛性這一點上和過去共產主義青年團有區別,至于這兩個團體的基本性質和主要任務——作為共產黨領導下的團結青年的核心組織及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教育青年的革命學校,那是完全一致的。
(三)青年團的基本組織原則——民主集中制
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的組織原則,是民主集中制。
青年團的團章,一方面充分反映了團內的民主精神,一方面又反映了組織上的高度集中性。
青年團的民主精神,表現在以下各方面:
(1)各級領導機關,皆經選舉產生。青年團的正式團員,每人均有
選舉權被選舉權,每人都是青年團的主人翁之一。
(2)各級團的領導機關,均實行委員會制與集體領導制。各種重大
問題的決定,須經過民主方式,取決于多數的意見。任何人不能獨斷專行。
(3)團員在團的會議上,可以自由發表意見,討論各種問題。提出
任何建議,批評任何工作人員,以及越級向上申訴自己的意見。(當然,如發言或批評錯誤,別人也有聲辨和糾正的權利。)
(4)定期召開團員大會及團的各級代表大會,審查并確定各級團的
工作。各級領導機關,均須向團員大會及各級代表大會負責,執行其決議,接受其監督。
(5)承認團外青年群眾和一般人民群眾對于本團的工作和組織有批
評建議之權,可以邀請他們列席團的支部大會或各級代表大會。這樣就使青年團能夠更廣泛地聽取群眾的意見,集思廣益,充分發揚民主精神。
青年團組織上的集中性,表現在以下的方面:
(1)必須愿為新民主主義的革命事業積極奮斗,愿為勞動人民忠誠
服務,承認團章,服從決議,參加本國工作者,始得申請入團。思想反動者不能入團;不經過團章所規定的入團手續不能入團;無正當理由四個月不參加團的工作者不能繼續保持團籍;如有嚴重違犯團章團紀的錯誤行為,則將受到處分,從勸告直到開除。
(2)青年團員必須嚴格遵守團內秩序:少數服從多數,下級服從上
級,個人服從組織。對于本團一切問題的決定,在討論時盡有分岐意見,但多數通過或上級批準后,即須無條件執行。允許保留意見,但不得堅持自己的意見而單獨行動,以便保證青年團在組織上和行動上的統一、能在任何環境下戰斗前進。民主和集中在形式上看來是對立的,但在實質上是互相結合統一的。在青年團的組織生活中,一方面我們必須充分地發揚民主,保證每一個團員的民主權利:反對一切不尊重他人意志的獨斷專行的不民主作風;另一方面又必須有集中,要少數服從多數,下級服從上級,個人服從組織。
民主和集中這二者互相結合,同時服從并服務于一個共同一致的目標,——保證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利益。因此,民主集中制是反映了最大多數人底最大利益的組織原則,惟有真正代表多數人利益的革命組織,才能真正運用民主集中制。青年團的內部生活,必須正確體現民主集中制的精神,將高度的民主生活和高度的組織性互相結合起來。這是青年團充沛的生命力底源泉。
(四)青年團在組織上的獨立性
中共中央關于建立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的決議中指出:“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在政治上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但在組織上應當保持自己的獨立系統。”任弼時同志在這次代表大會的政治報告中指出:“對于青年組織應有的獨立性與‘鬧獨立性的偏向(青年主義偏向),也應加以清楚的區別。‘鬧獨立性的偏向應加以反對,但同時應當注意尊重青年組織在組織上應有的獨立性。”如何了解青年團在組織上的獨立性,這是大家所關心的問題。現在我們需要指出以下三點:第一,在執行中國共產黨的總方針和總任務的前提下,青年團需要有自己獨立的工作和活動。第二青年團本身是一個獨立的組織,因此,在自己組織系統內,青年團應有適當調整和調動自己干部的權力。第三,青年團應有自己一定的經費預算,以便于主動地有計劃地進行工作。
上述三點自然并沒有完備無遺地概括了青年團在組織上的“獨立性”的全部內容,只是由于這幾個問題時常在實際工作當中引起誤解和爭論,所以特別加以說明。
青年團在活動上、干部調動上,經費預算上保有自己必要的獨立性,絕不是要在工作上離開黨的領導,或者和黨所規定的總任務相矛盾,僅僅是為了充分發揮青年的積極性創造性,以便更好地配合黨底總任務的完成。
建立青年團的工作剛在開始,我們的經驗還很有限,不但有許多問題沒有解決,甚至還有許多問題沒有被提出,這只能在以后更深入的工作當中去發現和研究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