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雷
遵化縣是冀東建團的重點縣,一九四八年六月開始在馬蘭峪村試辦建團。
工作組到馬蘭峪村的時候,正是農忙時節,青年們忙著下地,很少見面。工作組的同志就幫助群眾下地做活,看菜園子……利用休息的時候,去接近青年婦女和少年兒童,在談話里邊,發現大人們忙著站崗,不能全力從事生產。于是就組織了青年婦女和少年兒童代替大人站崗,這件事很受群眾贊許。青年們也漸漸和工作組見面了,經過宣傳、醞釀、教育、青年們就有了建立組織的要求,于是就建立了團。建團以后,青年工作表現很活躍,并且推動了旁的工作。
馬蘭峪村的建團,在全區來說,是件新事情,影響很大;馬蘭峪又是個集鎮,所以常常有外村的青年和干部來打聽團的底細,并且要求到他們村里去建團。根據這個情況,在十月份全區干部會上,把馬蘭村建團的情況作了介紹,同時把馬蘭峪工作組擴大,分成三個小組,分頭進行建團工作。經過一個多月的時間,全區發展了九十多名團員,建立了十五個團支部。
接著就召開了團的區代表大會,還沒有建團的地方,有些村子派了黨的支部書記來參加會議。在黨的區委直接領導下,介紹了建團以后的收獲,提拔了一批干部,并且對各種工作都有很大幫助……這鼓勵了團員們的情緒。在會上由選舉產生了團的區委會。后來又召開了全區團員大會,會上除進行教育,布置工作外,各村支部就召開了工作的挑戰比賽,有些村子的黨支部書記給團撐腰:“挑吧,我幫助你們!”還說:“不建團,不想團,建了團,就想團——想著建的太晚了!”
縣里就決定以馬蘭峪區建團經驗向其他的區推廣;采用帶徒弟的辦法,以在馬蘭峪區建團有經驗的干部為骨干,結合沒有搞過建團的一般干部,并且抽出了馬蘭峪村團支部中一部份優秀團員,來參加工作組。經驗證明這種辦法是有效的,但也出過些漏子:如一開始就犯了“急性病”,有些同志覺得有了馬蘭峪建團經驗不妨可以建得快些,結果碰了釘子。另外,新參加工作組的馬蘭峪村的團員只有在本村工作的經驗但沒有領導經驗。因此參加建團工作組以后感到不是一帆風順,于是情緒就有些低落。經過檢討才認識了建團工作不是件簡單的事,還需要摸索前進創造經驗,并改變工作方法;先從青年切身福利要求著手,如給作小買賣的青年開營業證等等。馬蘭峪村的優秀團員,并以自我介紹的方法說明參加了青年團以后,學習上如何進步等等,起作用很大。他們還深入親友,進行宣傳解釋。放在發土地證的工作中進行建團……從此,建團工作就有了進一步的開展。
在團的四區代表大會上,吸收了一部分還沒有建團村莊的青年積極份子列席,他們見到團很好,在大會上當場就紛紛要求入團。經共產黨區委和列席的村支書介紹,批準了一批青年入團,擴大了建團的村莊。
在前線,首先在民工擔架隊中配備了建團干部,有的擔任營長、連長,有的擔任政治工作,先把民工中的青年骨干和青年黨員吸收入團,再去有步驟的發展,并提出號召:“要想入團請在戰場上立功。”在評功表揚模范中吸收團員。這批團員的村里并沒有完全建團,回村以后,就成了后來建團時的基礎。
其次是運用小學教員傳播團的種子。有一個小學教員入團以后,就把自己教書的村子建立了團,親自領導,親自教育,工作很好。當他調到另一個村子的時候,又建立了一個團,并且不斷的到區里請示辦法和布置工作。
在全縣的團代表大會上,遵化黨的縣委除對大會親自指導,講話
,作報告外,并向大會送旗送獎品——鐮刀、紡車等,對團的工作鼓舞很大,會上討論了團的工作與選出團委會,各直屬團支委和各區團委之間制出了競賽的計劃。
這里提供了我們幾個問題:從點到面的建團方法首先決定在善于領導和掌握。訓練組織員很重要,不經過一定訓練就擔負發展組織的工作是困難的。
編者按:對于本文應作下列三點說明:
一、正確解決青年群眾當前的切身要求,不但是開始建團時的出發點,而且應列為團的經常工作之一來進行。這樣團才能和群眾關系密切,才能成為青年群眾的核心。
二、由點到面的工作方法,是組織工作的重要步驟,但須避免兩種偏向:一個是點的工作不要孤立,應同時注意面的宣傳號召和了解情況。一個由點到面開展時。不是經驗的搬運,而是根據面的工作中所發生的新的情況來進行。
三、帶徒弟的辦法是好的,但必須注意帶徒弟不是包辦,應讓還沒有建團經驗的干部去了解已有的建團經驗,并放手他們去做,有建團經驗的干部應從旁協助并吸取新的經驗。至于吸收一部村中的優秀團員參加工作組,是可以的,但不能作為一般經驗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