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青
聯系生產
哈爾濱皮鞋工廠的青年團第四組,原先開小組會,開完會什么問題也沒解決。去年十月工廠黑板報表揚節省材料的工友王金厚和王學良以后,第四組團員就開會研究節省材料的辦法,提出了節約競賽。在十一月份里,全組十五個團員,除一人外,都節省了不少材料。從此給小組會的內容指出了一個方向,以后第四組開會就經常聯系生產:討論生產中發生的問題,傳達生產任務,檢討勞動態度和勞動紀律。有一次全廠訂生產計劃時,有些工友害怕計劃訂高了將來再把標準提高。第四組就在小組會上討論這個問題,首先打通團員的思想,再由團員去向一般工友解釋,這樣就打消了工友們的疑慮。最近工廠有兩個隊常丟材料,第四組就開心研究怎樣才能不丟東西,大伙決定由一個團員負責鎖門并保管鎖匙。這樣實行以后,他們這一隊就連一根掌條也沒有丟過。因為小組會能解決實際問題,每次開會團員都踴躍參加。
漫談納學習
東北軍需部一局扣子工廠的青年團小組,有一天下班后,開了一個漫談學習會,大家交換學習的方法。徐秀蘭是結合需要來學習的,他說:“我在晚上交活時,自己想記賬:“交銅片三十八斤。”可是我只會寫同志的“同”,“交”和“片”字也不會寫,就去請教戴玉滿同志,他告訴我“銅”字還有個金字邊。“交”字和“片”字也教給我了。以后這三個字我就會寫會用了。”崔淑梅說:“我學手、足、人的時候,是在“看圖識字”本子上學的,學“足”字的時候,看見圖上畫著個腳,當時我以為“足”字就是念“腳”,后來才糾正了。我這樣學了三十多個字。”徐鳳云說:“我開始識字就是一大行,只能成句連著寫,分開單個的寫,我就有許多寫不出啦!”識字最多的李景茹講他的學習方法說:“我學“中國共產黨”幾個字時,就把這五個字練習得熟熟的,單個不認識我就單個抽出來顛倒次序寫。忘了該念啥,再往成句上面對。這樣我就記的很扎實。”
這樣小組會,大家覺得學到不少東西。
結合人文正課
哈爾濱六中二年三班青年團的小組經常在一代復習功課,第一種復習功課的方式,是把全組再分成兩小組,互相提問題解答。比如復習地理時,一組提出:“自哈爾濱旅行到瀋陽得經過那些地方?”另一組就得回答。第二種方式是由大家出題大家答,大家評分,誰的成績好就表揚誰。第三種方式是開點將會,由大家出題,點名叫某人回答。因大家事前都有準備,每次開會都很熱烈。這樣提高了團員的學習情緒,并影響班上的同學也照樣做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