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群
中華全國青年第一次代表大會,在今年的中國青年節——“五四”召開,一共開了八天。在大會閉幕后的第三天下午,全體代表齊集東長安街,參加修馬路,大家以高昂的熱情去勞動,在不到四小時內,超過了原定任務的一倍,廣場上鮮紅的旗幟迎風招展,響亮的歌聲起伏像海洋,全體代表緊張、活潑、興奮地勞動著,使得東單一帶,充滿了青春的活躍的氣氛。
人民解放軍的部隊代表以在戰場上挖戰壕的精神,敏捷熟練地挖著土,十九把鐵鍬在飛舞,土車像炮車一樣被戰士們推著跑來跑去,土堆很快的縮小了。濟南英雄連連長劉奎基,抖擻起精神,抬著土筐邁快步,恍如他在向濟南城沖鋒,呂順保推著車子拼命干,汗水把帽沿都濕透了,空軍代表劉善本,踏踏實實地工作,好像在駕駛著B29型轟炸機那樣不慌不忙,重慶號兵艦起義的海軍代表王頤楨和王義檻,手掌磨出了水泡,他們倆在大會中感受得太多了,今天一定要向陸軍的大哥們看齊,戰斗英雄詹得有,看了看自己的陣營,快樂地說:“我們一定干得快,海陸空都有。”引起大家一陣歡笑。
這時青年藝術劇院出動了鼓勁車,鑼鼓喧天,推著車子周游全場,車上寫著:“野戰軍真模范,哨聲沒有響,大家動手干,有的拿鍬頭,有的拿鐵锨,推的推,鏟的鏟,戰斗作風不稍滅”。戰士們受到了贊美,干得更帶勁,陶須把把軍服上身脫去了,親杉上“人民功臣”四個大紅字,在太陽光下閃閃發光,華野十八兵團組織科長王峰在土車旁為戰干們打氣,忽然一锨土飛到他臉上,弄得滿嘴都是土,這時模范女護士王琴英正趕來,大家喊“援軍到了”,王琴英一氣拉了十車土,得過“八個模范”“一個英雄”榮譽的黃相和在旁邊連聲贊嘆:“真能干!真能干!”他自己臉上左一塊泥,右一團土,活像個泥猴子。
華東戰斗女英雄侍振玉,腰上掛著小茶碗,威風凜凜的在鏟土,使人想像到她在山東背著馬槍打游擊時那股英雄氣概。十七歲的勞動女英雄樊學華,抬著土筐飛跑,她在家鄉會耕地,抬土對于她算不了一回事。
西北代表團人數不多,“呂梁英雄傳”作者馬烽,給他們出主意,叫大家分兩批,一批刨土,一批管運土,他說:“這樣既可節省時間,又能輪流休息。”全體齊聲贊同:“對!就這樣干!”
東北代表郭玉蘭,一看見土筐,拍著手掌說:“可好啦,當了這些天代表,手掌上的皮都快平了,連日悶得想害病,今天一國鏟土,什么病都沒有了。”三○○五次列車模范司機范永,用開火車的速度在挖土,鼓動車上為他寫著:“開起車來是模范,挖起土來也爭先。”
中原代表李鴻洲,鼻子碰破了,堅持不休息,鼓動車稱贊他:“受傷不下火線。”民兵英雄孔令倫,一個人干兩個人的活,拿起鍬就挖土,放下鍬頭又推車子。
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中央委員馮文彬同志,率領著大會工作人員在一邊不聲不響地干,他精神奕奕,照顧了全場,一位同志刨得不熟練,他立刻搶過鍬頭自己下手,高棠同志在場里最忙碌,又要刨土,又得指揮工作,看見有精彩鏡頭,又要立刻照像。
難得的是一些知識分子出身的代表,他們過去未曾參加過勞動,今天做起來未免有些吃力,但是熱情鼓舞著他們,一定要堅持到底,一個東南學生代表,累得滿頭大汗,眼鏡幾次被汗水和泥沙模糊了,他拭干凈了又干下去,一面干一面說道:“今天得好好學習學習”“赤葉河”作者阮章競,新民報總編輯王達仁,民盟代表張子光,農工黨代表吳春選,也都在埋頭苦干,不甘落后。
在工作中各個代表團充分發揮友愛互助的精神,部隊代表完成任務后,立刻去幫助華東代表,華南代表也代臺灣代表完成了任務,同時各個單位又互相競賽,中原代表團第一個完成任務,自動增加工作,東北代表團不甘示弱,也多挖了一倍土,接著各個代表團都重新增加了新任務,原來規定在四小時內挖土一百五十立方米,結果在二點一刻鐘的時間內,挖土二百五十立方米以上。
馬路上很多人圍著看,有個三輪車夫說:“你看那些女同志,也都是那么強壯有力量!”電信局一位職員說:”這才是新勞動觀點哪,從前有誰瞧得起勞動?”旁邊另一位職員說:“我也想加入去干!”建設局一位工人,看見有些代表做得不熟練,笑著說:“一遭生,兩遭熟,多干幾次就行了。”
代表們勝利地結束了工作,大家覺得還有余勇,于是舉起鍬頭,鐵鏟,掃帚和土筐,在廣場上興奮的扭秧歌,愉快的大聲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