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光輝
我們的工廠是在西北高原上的一個偏僻山溝里,它是由長征時中國紅二方面軍的一個小小修機所發展起來的。在中國共產黨的培養下,經過了抗日戰爭和現在的解放戰爭,擴大到今天的規模。每個工人從進工廠開始,就在黨的教育下為革命工作著。我們有著中國紅軍光榮的傳統,有名艱苦奮斗的精神。
在大家積極生產當中,出現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模范事跡。例如青工陳文啟有一次正在做工,一個手榴彈掉在火爐里了,在這萬分危急的情況下,他沒有想到自己生命的危險,即刻用最迅速的動作將手榴彈從爐里拿出,撲滅燒焦的木柄。如果沒有他這樣的行動,我們可以想像當時會受怎樣的損失了:不但這個工作間的人要炸死,就是整個工作間恐怕也要毀壞,因為工作間還有更多的手榴彈。又如有兩次正在制某種炸藥,突然發生分離現象,胃黃煙,著火了,眼看就有爆炸的可能,這時有一個青工叫王全振的勇敢的跑去將盆扣在水中,才轉危為安。類似這樣的事跡非常多。
不過,目前廠內工友同志們所缺乏的是文娛活動和文化教育工作。特別是由于西北地處偏僻,交通不便,適合工人看的書籍非常缺乏,所以我們只好看舊書。文化低的就拿千字文、百家姓常識字課本,文化較高的則看很早以前存下來的那些破舊書籍,如一九四○或四一年出版的雜志等。由此可以說明工人對學習文化和各部知識的需要,是多么迫切呀!
其次我們工友同志們還需要文娛活動,我們想學歌子,可是廠中沒人識曲譜教不成。我們需要看戲,我們成年看不到一次話劇。記得一九四八年延安民眾劇團第二隊在我們廠子附近來演戲,大伙冒著雨還要看,因為很難得的看這么一回戲。
所以提高文化與適當的文娛活動對我們工廠是異常迫切需要的,希望文化藝術工作的同志們能來這里幫助我們進步,提高我們的文化水平,開展文娛活動,使我們文化政治的提高與生產技術的提高密切配合起來。我們廠有一位工友寫了一首詩,也可看出一般工友的愿望:
我們需要文化食糧:
唱歌、看戲、閱讀新的書籍和報紙,
在我們的工廠里,
有不少英維事跡值得大家表揚,
來吧!文藝工作者同志們,
我們這里需要你們的幫助與鼓勵……
雖然你們正在忙于前方,
但總盼能抽空來我們工廠一趟,
這是我們工友們熱切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