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秉恒
河北省平山縣南滾龍溝大隊,位于太行山東邊。這里,山窮水惡,春遲地寒,無霜期只有一百五十多天。全大隊八十七戶人家,分住在十五里長的溝溝嶺嶺上,耕種著三百二十四畝山崗坡地。地里亂石成堆,土層很薄,干旱缺水;雨季山洪暴發,壩沖堤毀,糧食年年歉收。
合作化以后,南滾龍溝人民在黨支部的領導下,高舉毛澤東思想紅旗,以社會主義新愚公的革命精神,憑著自己的雙手,改變了窮山惡水的自然條件,創造了高產穩產的奇跡,畝產達一千多斤,成為河北省的大寨。
南滾龍溝人所以能在高寒山區創造出高產穩產的奇跡,根本一點,是他們具有改天換地的革命理想和實干苦干的革命精神。他們為革命治山、修田、搞生產,依靠自己的雙手開山劈嶺,植樹造林,平坡修田,鑿泉引水,使百分之七十的崗坡地變成了自流灌溉的水澆地,糧食產量步步上升。他們懂得,在窮困時要革命,在糧食自給有余時同樣要革命。
今天,南滾龍溝人決心繼續高舉毛澤東思想紅旗,以徹底革命和不斷革命的精神,發楊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光榮傳統,多快好省地繼續進行農田基本建設,發展農、副業生產,攀登新的生產高峰。
(一)雙手劈開陡石崖,千坡萬嶺鐵肩擔;
(二)閘溝壘壩馴惡水,兩次沖垮三次壘;寒風大雪透骨冷,革命英雄摧不毀。
(三)困難擋道不回頭,群策群力靠雙手;懸崖峭壁鑿渠道,贏得旱澇保豐收。
(四)科學種田爭高產,人人都搞試驗田;苦學苦鉆常總結,不斷推廣好經驗。
(五)崎嶇山路運肥難,踩平石頭磨破肩;年年增加施肥量,硬叫賴地變良田。
(六)革命道路沒盡頭,豈能滿足糧豐收;眼望重山打主意,富不忘本再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