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為革命種田的思想,山究、地窮、水窮的窮山村,也能變成山青、地富、水秀的好山村。
有人說:種田嘛,有沒有革命思想都一樣。我說,要沒有革命思想,就是再好的田也種不好,更不用說改變祖國一窮二白的面貌了。
就拿俺大隊來說,原來是個山窮、地窮、水窮的窮山村。山窮,就是一千八百多畝荒山光禿禿;地窮,就是土地瓢大一塊,碗大一塊,土質瘠薄,畝產只有二百來廳;水窮,就是三天不下雨小旱,五天不下雨大旱,一個月不下雨就完蛋。所以俺村一直到一九六0年差不多年年都要國家供應糧食。
面對著這樣一個窮地方,怎么辦呢?沒有為革命種田的精神,就只好依賴國家了。可是我們村的貧下中農不是這樣,他們說:要堅決摘掉“三窮”帽子,越窮越要鬧革命。有了這個雄心壯志,在黨支部領導下,社員就分兵三路:植樹的植樹,整地的整地,搞水的搞水,向大自然展開了一場改天換地的偉大斗爭。夏天,我們頭頂著火熱的太陽;冬天,我們披著雪花,冒著刺骨的寒風,憑著一雙雙手,一把把鍬,開山劈嶺,砌石筑堤,修起了一個水庫,四百多畝土地變成了自流灌溉。一九六三年我們又靠掄镢頭,繞山頭,壘石橋,過山澗,開出了一條長達二十里的水渠,從葡萄灣水庫引來了水,又擴大了六百多畝水澆地。幾年來我們植樹六十多萬株,造林一千五百畝,荒山基本綠化,沙灘變成了一片綠洲。又把大大小小的土地連成一片,經過整翻土地,改良土壤,到一九六四年提高到畝產五百多斤。我們不僅還清了國家的貸款,不再吃國家供應糧,而且每年還向國家交售二十多萬斤余糧。近幾年來,我們購置了六部排灌機器,開辦了三處彈花坊,一處油坊(都是機械、動力設備)。在這短短的幾年,我們就改變了家鄉的“三窮”面貌,是靠的什么呢?就是靠的毛澤東思想,靠的革命精神。現在,我們正在學習王杰,不怕苦,不怕死,一心為革命種田,把我們的家鄉建設得好上加好,生產更多的農產品,支援國家建設,支援世界革命。
山東長清縣張下公社劉義章
石店大隊副大隊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