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鳴同志:
看了來信,得知你報考大學未被錄取。你說:“考不上大學,學不到本領,還有什么奔頭?”問我今后該怎么辦?我愿意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不知能否對你有所幫助。
記得,在五屆人大閉幕后的一個晚上,你帶著青年人特有的那種激動對我說:“新的長征號聲響了,祖國在向我們召喚。我一定要做新長征的尖兵,讓自己的青春放射出燦爛的光輝!”我想,你正是抱著這樣的目的報考大學的吧!現在,雖然沒有錄取你當大學生,可是當一個新長征的尖兵,祖國并沒有不錄取你,而是正在熱忱地等待著你那青春放射出燦爛的光輝!在新長征的各條戰線上,千千萬萬的青年正在勤勤懇懇地學習、工作、創造,用自己的青春譜寫建設祖國的詩篇。當你投身到他們的行列,實踐自己的誓言時,就會深切地體會到這一點。
你刻苦學習,認真考試,接受祖國挑選,雖然未被錄取,但已盡到了責任。上大學,可以有較好的條件學習掌握文化科學知識。但是,在相當長的時間內,能上大學的青年只能是一部分。學習掌握科學文化知識的道路是寬廣的。大學的大門可能進不去,但知識寶庫的大門,卻是永遠向有志堅持自學的人敞開著的。再說,一個人在學校的時間總是有限的,更長的時間仍是在工作中學習。古今中外通過自學而有成就的人是不少的,遠的且不說,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例子就很多。例如廣東汕頭超聲電子儀器廠技術員姚錦鐘,原來只有初中一年級文化程度。他參加工作以后,安排了一個自學時間表,十年如一日,連出差在火車上、旅館里也堅持學習。他終于自學完中學、大學數理化和外語等主要基礎課程,先后主持研制了超聲波人體診斷儀、超聲波金屬探傷儀等十五項新產品。其中,有十項填補了我國超聲檢測設備的空白。又如安徽無為縣官鎮公社雙橋大隊農機修配站的下鄉知識青年朱永樂,幾年來,無論是在盛夏的晚上,還是在隆冬的深夜,他總是不顧生產勞累和條件艱苦,擠時間,堅持學。先后讀了《鑄工學》、《合金鑄鐵》、《機械零件設計》等多種專業教材和五百多本技術書籍,積累了近十萬字的各種技術資料,研制成功鑄鐵爐膽小型熱風沖天爐和其它二十多種新工藝、新設備,為農業機械化作出了顯著成績。象這樣勤學苦鉆,成為本行“狀元”的年輕人是不少的。你看,姚錦鐘、朱永樂雖然沒有上大學,但他們不也學到了本領,在社會主義大道上大有奔頭嗎!
你已經高中畢業,有了較好的自學基礎。只要你有為實現祖國四個現代化作貢獻的雄心壯志,有刻苦自學的毅力和決心,不論在什么崗位上,終會有收獲的。董老曾題贈《中學生》雜志:“逆水行舟用力撐,一篙松勁退千尋。”(尋是古長度單位,八尺為一尋)最要緊的是不能松勁。今天,以華主席為首的黨中央十分關懷青年一代的成長。今后將會更多地通過廣播、函授、講座、業余學校等多種方法組織青年自學;還要大力發展和廣泛運用幻燈、電影、電視、錄音、錄象等教學手段,幫助青年學習。同時將陸續出版輔導書刊,自學條件將會愈來愈好。希望你堅持自學。學無止境,活到老,學到老。
四個現代化的曙光在望。祝你在新長征的鐵流中,永遠當一個朝氣蓬勃的尖兵!
姚富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