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蔭昌
在我們現(xiàn)實的音樂生活中,應該慎重使用“黃色歌曲”的概念,絕不能與抒情歌曲混為一談,那樣會損傷群眾對音樂藝術多方面的要求。同時,我們欣賞的抒情歌曲和輕音樂,應當是健康、優(yōu)美的,使人能從中得到美好的藝術享受,高尚情操的陶冶,積極向上的思想情緒的感染。因此,就有必要弄清楚,究竟什么是“黃色歌曲”。
“黃色歌曲”是那些內容庸俗低級,情調頹廢沉靡,淫聲浪氣的歌曲的代稱。“黃色”二字是借用來的。19世紀,美國報業(yè)資本家赫斯特和普立茲所辦的報紙,竟相登載低級趣味的連環(huán)畫《黃色孩童》。此后,那些大量刊登色情、仇殺、犯罪等新聞的報紙就被稱為“黃色報紙”,這類新聞被稱為“黃色新聞”。
《桃花江》、《特別快車》、《早行樂》等等,就是我國三四十年代的一些“黃色歌曲”。這些歌曲,有的污言穢語、鄙俗不堪;有的宣揚紙醉金迷、腐朽沒落的生活;也有的充滿了挑逗和賣弄的色彩。還有些歌曲,如《愛的波折》、《我要你》等等,雖然歌詞不是那樣低級污穢,但就整個歌曲的內容、音樂和表演所表現(xiàn)出來的輕狂迷蕩的情調,以及所起的社會作用來看,也屬于“黃色歌曲”。帝國主義和反動派,曾利用這些“黃色歌曲”作為精神鴉片,腐蝕麻醉人民群眾。革命者和廣大群眾對這些烏七八糟的東西是厭惡、唾棄、抵制和反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