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四長
編輯同志:
很小的時候,母親就給我講過一個說謊話的孩子被狼吃掉的故事。我相信只要為人忠厚老實,現實就不會虧待自己。可是,眼前的生活卻使我感到失望。勞動中,我總是卷著袖子踏踏實實地干,可在別人眼里我只不過是假積極罷了。個別知己的同學對我說:“你不能太實在,這樣要吃虧的。”后來,我開始向那些人學習。果然,有時裝了假,自己落個舒服,還會受到表揚。還有一次,我和一個同學爭論問題,他竟出言不遜。我制止他,他反到罵起來了。別的同學說我傻,要我還嘴。于是他罵一句,我還一句,他怎么罵,我也怎么罵。事后我想,如果當時一聲不吭,又要吃啞巴虧。
現在我不能不相信:老實就是愚蠢,就要吃虧。編輯同志,是這樣的嗎?
湖北凌清
凌清同學:
看了你的信,我想了許多。在現實生活中,確實會遇到“老實人吃虧,滑頭人沾光”的情況,而且目前還不少。但我們應當怎樣看待這些現象,是不是由此就可得出“老實等于愚蠢”的結論呢?我以為是不可以的。
十年浩劫,社會風氣遭到嚴重敗壞,“不說假話辦不成大事”成為某些人的處世哲學,其毒素至今還在污染著我們周圍的空氣。但這畢竟是一種歪風邪氣,已經并正在被我們黨重新強調的實事求是、不說假話的新風尚所代替。你看,前幾年昔陽縣弄虛作假、瞞天過海的手法,現在不是也被揭露出來了嗎!這些人自以為很聰明,到頭來證明卻是最蠢的。而敢于堅持實事求是的老實人,即使一時吃些虧,但終究會得到人們的贊譽和社會的承認。在這幾年撥亂反正糾正冤假錯案中,不是一一得到伸張了嗎!
不可否認,在某些情況下,老實人是要吃一些虧。特別是在一些次要問題或非原則問題上,老實人還要善于忍讓,準備作出一些“犧牲”。在這種情況下的“吃虧”,不僅不能說成老實人愚蠢,恰恰說明他們深明事理,眼光遠大,能夠權衡輕重,很有修養。你讀過《將相和》的故事吧。戰國時,藺相如因不畏強秦之威,完壁歸趙,被趙王封為上卿,職位在廉頗之上。廉頗不服,公開對人說:“我遇到藺相如,一定要當面侮辱他。”而藺相如總是有意避開廉頗。藺相如手下的人都埋怨他過于“老實”。而藺相如說:“我所以對廉將軍忍辱讓步,是先顧國家的安全,把私人的仇怨放在一邊了。”藺相如的這種以大局為重的胸懷,是難能可貴的。如果象你信中說的:“他罵一句,我還一句,他怎么罵,我也怎么罵”,那只會使矛盾激化,就不會有后來廉頗的“負荊請罪”和“刎頸之交”了。當然,對那種口帶臟字,隨口罵人的人,不是不要制止,而是要堅持以理服人,幫助他改掉壞毛病。
你信中還說,自己踏踏實實地工作,反被看成是假積極;而你裝了假,不僅落個舒服,還受到了表揚。這說明你們那里的某些領導或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缺乏深入的調查研究,迫切需要改進工作作風。而你這樣做,卻把講真話,辦實事這個最可寶責的東西丟掉了,要說吃虧,對一個正直的、要求進步的青年來說,這才是吃了更大的虧。至于有人一時不理解,說你假積極,這也沒什么。“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你堅持干下去,時間一長,原來那些不負責任的議論也就不攻自破,沒人聽信了。如果你半途而廢,學著裝假,反而給人制造了口實,不幸而被人言中。你說是嗎?
怎樣才能做到老實人不吃虧呢?唯一的辦法,是大家都來創造一個使老實人不再吃虧的社會環境。既不應消極埋怨,更不能抱著“你那樣我也那樣”的態度隨波逐流。只要我們每個人都堅持“從我做起”,都堅持做老實人、辦老實事,同時勇于同那種“假、惡、丑”的現象作斗爭,我們的社會就能不斷進步,老實人吃虧的現象就會逐漸減少以至消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