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等
彭老師:
您好!
請原諒我打攪您的時間。來美國探親已有七個多月,有不少人勸我長期留下。但我覺得在這里掙錢財,圖得一座房子,幾輛小汽車享受,太沒意思,應該把有用的本領帶給祖國。所以,我想趁此機會在這個現代化的國家里,盡可能多學點東西,盡早回國去。
雖遙居異國他鄉,但我不時在惦記祖國的山河,更思念故鄉廈門的一草一木。自我懂事起,就深深愛上這美麗的土地,每當向外國人談起她,心里就充滿自豪。如今,更有家鄉的新變化、新建設的消息頻頻傳來,怎不令人倍加向往,歸心似箭!祖國的振興,廈門將重居國際貿易重要地位,我豈能袖手旁觀?
素知您對鄉土風情廣識博見,對鷺島的每一項新動靜、新發展甚為精明,請賜教應發展什么,學哪些東西對她較有用。我想,廈門的對外開放,至少很需要英文,建筑業一定也是熱門。我有一位朋友在這里做建筑設計師,我頗愿學習美國的高效率建筑技術。我自小對繪畫制圖有興趣,我想至少學習外形設計是會成功的。另外,我在家母的餐店里做工時,也學些經營管理。我沒有身份卡,又無多余的錢上大學,只能在工余時學點東西,無望成名成家回去做什么大貢獻,只圖在家鄉的建設隊伍中做普通的一員。望彭老師抽空來信指教我,當今祖國需要我回去做什么,好讓我有個奮斗目標,當深感不棄。
如今學校一切可好?一定更生氣勃勃。念念。
致敬,并頌大安!
學生劉文
1981年3月20日美國洛杉磯
劉文同學:
來信收讀,欣喜萬分。你在信中表達的崇高意向和美好情操,你無時不在惦記著祖國、故鄉、母校,這種可貴的愛國主義情感,深深教育了我。好吧,讓我就從家鄉談起吧!
最近,廈門大學舉行六十周年校慶(四月六日),“陳嘉庚先生紀念堂”也正式開放,我數度參觀,得益非淺。他開始創辦集美學村時,祖國處于內亂外患之際,人民處于水深火熱之中,然而,他奮然前行,慷慨解囊,傾家興學。1919年,他在辦學發起人會議上說:“民心未死,國脈尚存,四萬萬人民的中華民族決無甘心居人下之理!今日不達,尚有來日,及身不達,尚有子孫。”他生活保持儉樸,財產一不自我享受,二不傳之子孫,完全獻出辦學。單興辦廈門大學,他捐資累達億計,“嘉庚精神”至今還激勵著我們。
我特別贊賞你的意向——振興祖國我有責,不袖手旁觀,不貪圖享受,想為祖國四化學點真本領,歸國作貢獻。你有一顆不嫌母窮的愛國心,有一股熱愛祖國的向心力;在你的周身,奔騰著中華民族的熱血!
所以,我也就敢于直言提出建議:既然你在餐店工作,趁機學習飯店管理學,旅游經濟學,不是很好嗎?廈門風光得天獨厚,集中了山、海、巖、洞、寺、園、花、木諸種神秀,兼備民族風格、閩南特色、異國情調之長,既有自然景觀之美,復具人工雕琢之妙,包羅兼眾有,天工可巧奪,山無高下皆行水,樹不秋冬盡放花,有發展旅游業的廣闊前景,正需要有識之士,進行科學經營管理。我想,以你的英語、繪畫基礎、加上旅游專門知識,將來大有作為,未知當否?
母校正在發展,圖書樓業已落成,六層之科學樓已建三層,預計年底可以竣工。來年回國,母校將以嶄新姿態迎接。順告。
我相信,在未來的某一天,我將站在廈門海濱,迎接你——萬里歸來的游子,并預祝你用艱辛的勞動,譜寫愛國主義的新篇章!
先此布達,余言后敘。
緊握你的手!
彭一萬
4月10日中國廈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