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新時期后的第二次共青團全國代表大會——十一大,召開在即。從上次代表大會到現在,已經整整四年了。在我國青年運動的光輝歷程中,這是不平凡的四年,是全國各族青年跟隨黨在偉大的歷史轉變中前進的四年。
在這四年中,我們全團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績。概括起來,是這樣一句話:在轉變中逐步適應,在恢復中不斷發展,在繼承中有所創新,開創了前進的基地。從總體上說,這四年的工作同十年內亂時相比,發生了質的飛躍。這正是我們今后得以順利前進的最重要、最根本的條件。這些成績的取得,首先是由于黨召開了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了三中全會以來一系列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同時也是全體團員、青年和團干部辛勤努力的結果。
團的十一大是全國億萬青年的盛大節日。在歡慶這個節日的時候,不能滿足于已經取得的成績,我們的注意力應當放在亟待解決的新問題、放在即將面臨的新任務上。
在黨的十二大上,黨中央給我們青年工作出了一道題,這就是胡耀邦同志在報告中指出的:“現在的問題是,青年工作的狀況還落后于現實生活的要求。”這道題擺在我們全團面前,如果答不上來,那么共青團開創新局面就會落空。我們親愛的黨正期待地注視著我們,希望我們能夠用自己的智慧和行動,拿出一份出色的答卷。
在這張考卷上,分明寫著這樣一些問題:青年工作現在的狀況如何?現實生活的要求是什么?落后的表現有哪些?原因何在?怎么解決?這一連串問號促使我們去思考、去探索,促使全團上下去議論、去創造。
在這些問號當中,現實生活的要求是個核心問題。我們面對的現實生活的最根本的特征是,黨的工作重心已經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改變了,出現了許多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嶄新情況。我們面對的青年也發生了變化:他們經過十年動亂的摔打和近幾年新生活的錘煉,產生了一些過去沒有過的或者很少出現過的新特點、新要求、新問題。現實生活的諸多要求,都是從這里提出來的。如果不從這兩個基本事實出發,實事求是地思考和分析問題,那么,青年工作就難以找到適應現實生活要求的科學答案。這幾年,我們在一些問題上注意了新形勢的要求,而在另一些問題上卻不盡然;我們一些團干部比較敏銳,開始沿著這個思路去認識問題,而另一些同志又不盡然。原因主要在于思想還沒有充分放開,還不能完全地、及時地反映這兩個根本性的改變。
要答好這道題,必須有一個好的精神狀態。首先,要敢于承認我們工作中還有不適應現實生活要求的一面,不要采取不承認主義;再者,要下苦功夫學習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既要看準歷史前進的方向,又要弄清達到目標的步驟;第三,要虛心求教于青年,及時發現和尊重他們的首創精神,千萬不要新事物已經出現在面前,還視而不見。
在開創社會主義建設新局面的同時,黨和人民以及全體青年期待著共青團去開創自己工作的新局面。我們期望并且相信,團的十一大將代表全團同志以思想更解放一點、改革更大膽一點的實際行動,作出響亮的回答。
努力吧,獻上我們凝聚著全團智慧和力量的出色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