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德富
“如果你周圍是一群鷹的話,那么你自己也會成為一只鷹;如果你是在一群山雀中間的話,那么你就看不到海闊天空。”
青年朋友,你們覺得柯切托夫講交朋友的這段話對嗎?如果你一下子不能準確回答,先讀一讀下面一則歷史故事。
在中國近代文化史上有兩位著名的人物,那就是王國維與魯迅。他倆一生的經歷有驚人的相似之處:都是幼年家貧,青年時代到日本留學,開始又都是學理科,愛好文藝,平時默言寡語,內心感情豐富,后來棄理從文,二人又都在各自不同的領域作出了杰出的貢獻。雖然如此,終因兩人在交友上的截然不同,以致影響到兩人的事業及終生。
王國維年輕時曾參加東文學社,羅振玉見王國維才思敏捷,智力過人,便很賞識他。王因家貧,經常得到羅在經濟上的救助,先為朋友,后結親家。誰知羅振玉原是個既虛偽自私又卑劣無恥的小人。他以前贊助王只不過是象做生意似地下了一點本錢,目的是把王國維當作他賺錢的工具。這不但使王國維的思想終生受盡束縛(因早年羅的經濟資助,王總是覺得感恩不盡,連寫文章都署羅的名字),最終又因羅在經濟上的勒逼而于1927年跳湖溺死。
僅小于王國維四歲的魯迅,卻能從舊營壘中倒戈沖殺出來,一直隨著時代潮流不斷前進,終于成為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這當然與他本人的主觀努力分不開,但也應看到魯迅先生一生中所結識的朋友對他的幫助和支持。魯迅早年師事于資產階級革命家章太炎;回國后直到病故,又與資產階級革命家、教育家蔡元培結下沒世不渝的深誼;同輩中有許壽裳,年輕些的如茅盾,夫人許廣平;特別是后來,與共產黨人瞿秋白、馮雪峰的友誼,都是有口皆碑的。他曾錄前人對聯贈瞿秋白:“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以表達兩人交情之深。后來與左聯革命青年的接觸,無疑地對于魯迅成長為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也有很大關系。
可以看出,在交朋友上,魯迅要比王國維幸運得多。郭沫若曾指出:“王國維之所以劃然止步,甚至遭到犧牲,主要的也就是朋友害了他。而魯迅之所以始終前進,一直在時代的前頭,也未始不是得到了朋友的幫助。”“王國維好象是一個偉大的未成品,而魯迅則是一個偉大的完成者。”良師益友對于事業上的極大幫助是不可忽視的。古訓、故事俯首即是,一再證明著朋友之間是互相影響、互相提攜的。偉大的革命導師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同的革命事業中所結下的深厚友誼,為世人稱頌。我國著名畫家齊白石老人在贈朋友的詩中深情地寫道:“君我兩個人,結交重相畏”,“君無我不進,我無君則退。”可見朋友間的相互影響多么重要。一個人的成長與墮落,學好與變壞,事業的成功與失敗,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交朋友不能不是一個重要方面。“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講的不就是這個道理嗎?
親愛的朋友,在你們剛剛踏入人生道路時(尤其青少年尚未成型,模仿性強,可塑性強),千萬不可忽視了交友這個問題。觀察一下你的周圍,那些整天跟著流氓阿飛、盜竊搶劫的壞人鬼混的人,有幾個不被拖下水呢?而假若你是與道德高尚、勤奮好學、有修養的青年交上朋友,潛移默化,相信你也定會有顯著的進步。俗話說得好:跟著好人學好人,跟著巫婆跳大神。所以我們交朋友時一定要注意:近君子而遠小人,擇其善者而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