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敏 求湛
意大利詩人但丁說過,“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蔽覀兘裉炷苷盏≌f的做嗎?
濟南王學敏
學敏同志:
許多青年喜歡意大利文藝復興的偉大先驅但丁的一句話:“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背刹诺膹娏以竿?,使一些人想走自已的路;為了追求愛情的幸福,有的人決心走自己的路;在升學、就業、興趣、愛好、擇友、處世……諸方面,很多人也在努力尋求著自己的路。
我聽到一些成功者在歷數自己的經驗時,往往說但丁的格言曾給他以力量;我也聽到一些失敗者在痛惜自己的教訓時,感到但丁的話使他吃了苦頭。這是怎么回事呢?
古往今來,每一個成功者都有自己的一曲奮斗之歌。社會之所以發展,人類之所以進步,就因為有許許多多不肯安于現狀,不肯墨守成規的人,他們在探求著前人從未走過的路。在人生的道路上,原地踏步不行,向后倒退更沒有出路。盡管前面的路荊棘叢生,陡峭崎嶇,開拓者也應該矢志不移、堅韌不拔地朝著偉大的目標前進!
27歲的會計師、新長征突擊手孫憲生同志因患小兒麻痹,行動不便,可他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甘落后。他闖過重重難關,攀登層層高峰,先后自學了山西財經學院、廈門財經學院、天津財經學院、中國人民大學以及國外有關院校會計專業的十幾門課程,自學了日語、英語,翻譯了國外著名教授有關會計理論的著作。在自學過程中,他整理了五十萬字的資料,寫出了五篇企業管理的調查報告和十六篇專業論文。不久前,孫憲生同志被接納為山西省技術經濟與管理現代化研究會會員。他終于闖出了一條自己的路。
人應該有勇氣開拓自己的路,關鍵是怎樣走好自己的路。我以為應該注意這樣幾個問題:
第一,我們選定的路應該符合歷史前進的方向,符合社會發展的規律。馬克思曾說過:“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但他們不是隨心所欲地創造?!边@就是說,我們給自己選定的路,只有符合社會發展方向,才能走得通;只有符合人民的愿望,才能越走越寬廣。本世紀初,我國杰出的鐵路工程師詹天佑,在設計京張鐵路時,一些外國人諷刺說:“建筑這條路的中國工程師恐怕還沒有出世呢!”詹天佑沒有理睬那一套,他賭著一口氣決心走自己的路。在開鑿居庸關到八達嶺的隧道時,工程十分艱難,那些外國專家又開腔了:“不過白花幾個錢罷了,一定不會有結果的!”詹天佑回答他們的是什么呢?全部工程提前兩年完成,費用只有外國人估計的五分之一!詹天佑的路所以走通了,就是因為時代在支持他,人民在支持他?!罢胬碓谖?,所向披靡”,也就是這個意思。相比之下,那些脫離時代,脫離社會,從個人出發盤算出路的人,則往往是要碰壁的,甚至會碰得頭破血流。
第二,要走好自己的路,還應借鑒別人走過的路。青年人由于知識缺乏,經驗不足,遇事更應該多向“過來人”請教?!斑^來人”中有中年人、老年人,有時也有我們的同齡人。他們的經驗有的寫在書本上,有的需要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尋找和觀察。在請教的過程中,沒有虛心的態度不行。但丁所說的“別人”,無疑是指那種嘲諷者;對于那種成事不足、敗事有余的人,當然可以不屑一顧。但可惜的是有些人把但丁的話理解歪了。他們把一些言之成理的意見和規勸也視作“別人”,不去認真考慮;這樣一意孤行,我行我素,很容易錯上加錯。十年浩劫后,有些人自以為看破紅塵,只要于己有利,便為所欲為,到頭來,往往是自己毀了自己。
第三,要走好自己的路,既要不斷向前看,也要時?;仡^看。向前看為了對準目標,不迷航向;回頭看為了矯正步伐,總結經驗。這樣才能一步一個腳印,扎扎實實地前進。我們這一代青年,任重而道遠。培根的話應該時時記起:“跛足而不迷路能趕過雖健步如飛但誤入歧途的人?!?/p>
學敏同志,人的確需要走自己的路,但必須會掌握手中的羅盤!
你的朋友求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