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建東
陳澤同學品嘗了學習競爭成敗交織的苦果后,用他的真情實感,喊出了千千萬萬個青少年學生的心聲:我們渴望純真的友誼、真摯的愛!這一切也強烈地刺痛著關懷青少年的人們的心。
在我們學校的教學工作走過一個“之”字形道路之后,飽經(jīng)磨難的中老年人感嘆道:“還是要點競爭!”青年一代也有人寫道:“競爭是人類社會前進的不可缺少的動力,值得提倡。”在這“混聲合唱”的贊美詩中,我要唱點反調(diào)。無庸諱言,學習競爭、高考制度的恢復,對抵制不正之風和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起了一定作用。但更應清醒地看到,競爭導致同學之間產(chǎn)生彼此冷漠、互相提防、對立等現(xiàn)象,給學生健康成長帶來了很大的消極作用。在激烈競爭中一旦失敗,意志消沉者有之,削發(fā)為僧者有之,覺得無臉見人、服毒自殺者也有之;而在競爭中一旦得到勝利,感到自己登上寶塔頂,目空一切者有之,不講道德、違法亂紀者有之,追隨資產(chǎn)階級自由化傾向者有之。在競爭中“封鎖知識”的人,有的卻進了高等學府;而將“學習秘訣”和盤托出的,有的反被拋向失敗的境地。當同學們目睹這活生生的事實之后,只會感到“友誼”“愛”“集體主義”是一些自我安慰的空話!
在現(xiàn)實生活中,誰不為自己的前途著想呢?當一個人失去了熱烈憧憬的大學生活的坦途之后,他究竟為什么要恪守這些道德、友誼等信條呢?天真幼稚的學生在家庭、親友及學校某些人的“勸導”下,也或明或暗地意識到:同學之間的利害關系,使集體主義的情感、共產(chǎn)主義的信念自然而然開始淡漠和動搖了。
競爭已經(jīng)給我們學校帶來了許多惡果。競爭不僅在同學之間,而且在班級與班級、學校與學校、地區(qū)與地區(qū)之間,驅使師生員工為之傾盡全力,疲于奔命。學校的工作都被染上了“為競爭獲勝服務”的色彩,納入了片面追求升學率的軌道。學校的政治活動,某些學生可“特殊照顧”不參加,發(fā)展共青團員可以通人情,體檢可以弄虛作假……這種現(xiàn)象不能說不是對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當前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一個沖擊。
陳澤同學呼喚著“有一天不再有競爭,人們都友愛地相處”,這種理想境界正是馬克思主義者所奮斗的。競爭并不是與人類共生共滅的。在那茹毛飲血的原始社會,人們不知利害攸關的競爭為何物。競爭作為商品經(jīng)濟的孿生兄弟來到世間后,它對人類生產(chǎn)發(fā)展、社會進步的促進作用,就是以在另一端造成貧困、浪費、愚昧、死亡為代價的。在競爭殘殺的白骨堆上建立起來的資本主義社會,把人世間一切關系都沉浸在利己主義的冰水之中。社會主義革命不但要消滅一切人們互相傾軋的關系,而且要鏟除萌生敵對關系的經(jīng)濟基礎。今天,根據(jù)生產(chǎn)發(fā)展的狀況和人們的覺悟程度,我們實行競爭還有一定的合理性,在實際工作中還能發(fā)揮一定的作用。但是,在今天的經(jīng)濟領域、學校工作中搞點競爭,正是為了最終消滅它。到了共產(chǎn)主義社會,人們不再是為了謀生而勞動和學習,而是如列寧所說的那樣,“根據(jù)為公共利益勞動的習慣”,“根據(jù)必須為公共利益勞動的自覺要求”來進行勞動和學習,這種勞動和學習是一個人健康成長的自然需要。當個人利益和社會利益高度統(tǒng)一時,競爭將完成其歷史使命。
因此,我們應該大聲疾呼:請不要贊美競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