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德君
《邏輯趣談》(黑龍江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二年二月版)在談到“屬概念”、“種概念”時寫道:“如果一個概念的外延完全包括了另一個概念的外延,則這個概念就是另一個概念的種概念,另一個概念就是這個概念的屬概念,這樣兩個或幾個概念間的關系就叫做從屬關系”(頁23)。“在下定義時,一般地要先我出和‘邏輯概念最鄰近的種概念‘科學,把邏輯歸入科學這一類,然后再找出邏輯同其他科學之間的本質屬性的差別(屬差)”。
一般講邏輯的書對“屬”與“種”的提法和使用都不是這樣的。如《普通邏輯》(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九七九年十月版):“屬種關系:如果兩個概念之間,一個概念的外延,完全包含在另一個概念的外延之中,而且僅僅成為另一個概念外延的一部分,則這兩個概念間的關系是屬種關系。例如:革命戰爭,戰爭;無產階級世界觀,世界觀;……就是屬種關系。前一個概念的外延完全包含在后一個概念的外延之中,而且僅僅是后一個概念外延的一部分……這兩個概念之間的關系是屬種關系。……在屬種關系中,外延大的,包含另一個概念的概念,叫做屬概念(或上位概念);外延小的,包含于另一個概念之中的概念,叫做種概念(或下位概念)。所以概念的屬種關系就是屬概念和種概念的關系。”(頁26)
此外,自然科學上分類也是遵循屬大于種的原則。如《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一九八○年版)對“屬”的解釋其中寫道:“生物學中把同一種的生物群按照彼此相似的程度再分為不同的群,叫做屬……屬以下為種。”(頁1058)又如,《辭海·詞語分冊(下)》(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九七七年十二月版)對“屬”的解釋“與‘種相對。一類事物包含另一類事物,前者是后者的屬。如‘科學是‘自然科學的屬。”(頁1144)看來是《邏輯趣談》把屬種關系弄顛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