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 儔
藝苑名人的自傳還不多見,年登耄耋的藝術大家自敘生平,尤足珍貴?!锻鮽€隨想錄》(上海書畫版)就是這樣一本書。書名“隨想”,實出自謙,絕非信筆所之。以數(shù)十年經(jīng)歷,萃于一編,自須極大經(jīng)營。心有所得關鍵處,言之不厭其詳。理論、見解、掌故、人物,胥帥于一“藝”字,又都不失幽默風趣。而筆之尤詳者,為對一代大家吳缶老(昌碩)的記述,其謦劾笑貌,直歷歷如繪。即使是缶老的一些生活瑣事,也都耐人尋味。如缶老自作新詞,自擊節(jié)、度昆曲,持木刀劍與小孫兒共摹舞臺對陣;又如兩人于西子湖畔,見進香翁媼拜一佛像前,缶老忽告王:有些頭暈,受不住了。王愕然不知所謂。后知所拜者非佛非仙,乃日本友人為吳老雕塑樹于西泠印社側(cè)的半身石像,被誤當菩薩耳。凡此種種,都使人得以窺見大藝術家生活中活潑風趣的一面?!峨S想錄》不僅行文平易,狀人傳神,意味深長,而且涉獵面廣,書畫金石之外,亦及琴詩。書中所錄詩作,功力深厚,特其詩名為書畫所掩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