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詞
在紀念《中國青年》創刊六十周年之際,我懷著敬慕的心情,拜訪了《中國青年》早期主編之一陸定一同志。
陸老今年已七十七歲高齡,對青年工作仍很關心,聽說《中國青年》雜志社的記者來訪,便愉快地接待了我。一坐定,我們的話題就落到《中國青年》上面。
陸老說:《中國青年》是一個有著光榮革命傳統的刊物。我們黨很重視《中國青年》的作用,把它當作團結教育廣大青年的有力武器。創刊時期,一大批優秀的共產黨員,惲代英、蕭楚女、鄧中夏、張太雷等,都曾為《中國青年》寫過大量文章。第一任主編惲代英同志,當時是共青團中央宣傳部長。惲代英同志是非常值得我們青年敬佩的人。他胸懷大志,對共產主義無限忠誠,具有革命者的崇高的品德和氣節,并有豐富的知識和才能。青年們把他看作良師益友,從他的品行、道德和智慧中看見,共產主義者不是帝國主義者和反動派說的洪水猛獸,而是知識淵博,正直無私的人,有這樣的人組成的共產黨領導,救國救民的大業就有成功的希望。在這一批革命先輩的正確引導和精心編輯下,《中國青年》在當時的青年運動中發揮了重大作用。它協助黨發動了大革命,宣傳革命思想,動員民眾,引導青年投入反帝反封建的斗爭中。“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變后,團的組織和《中國青年》緊跟黨的“八·七會議”精神,宣傳武裝推翻國民黨反動派的主張,保存了骨干,成功地轉入地下工作,這是了不起的。
陸老就是在這一時期同《中國青年》發生密切關系的。一九二六年暑假,他從交通大學(舊稱南洋大學)畢業后不久,便開始為《中國青年》翻譯、撰寫文章,在以后的四五年間,他擔任過《中國青年》及后來的團中央機關刊物《無產青年》和《列寧青年》的主編。在大革命的風風雨雨中,在國民黨右派的白色恐怖下,他為《中國青年》的連續編輯出版,宣傳馬克思列寧主義和黨的方針政策作出了貢獻。
回顧了這段歷史后,話題轉到了現在。陸老頗有感觸地說:你們的條件同我們那時根本不同了。我們那時印刷和發行都是秘密的,讀者買《中國青年》要冒生命危險。現在你們可以公開地印刷、出版,想開個座談會就開個座談會,有這樣好的條件,刊物應該辦得更好。
我請陸老談談他對辦好《中國青年》有些什么想法。
陸老沉思了一下說,我對《中國青年》現在的具體情況不太了解,談些意見供你們參考。陸老認為,共青團是黨的助手和后備軍,是為黨培養接班人的學校。中國當前的形勢好不好,主要看黨的工作好不好;中國將來的前途好不好,主要看團的工作做得好不好,能否很好地培養出共產主義的接班人。《中國青年》作為團中央的機關刊物,最根本的任務就是宣傳馬克思主義,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解決青年中存在的政治思想問題,幫助青年樹立共產主義世界觀。這是《中國青年》的傳統,也是關系到青年一代的成長和中國命運、前途的大事。
陸老說,現在青年的政治思想情況比以往幾年好得多了,主要表現在對共產主義的認識有了進步,相信共產主義的人越來越多。但是應該看到問題還很多。“文化革命”中林彪、“四人幫”宣揚的那一套無政府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的思想影響,還沒有完全肅清,余毒的危害性不可低估。同時,資產階級自由主義的思想也在腐蝕青年。解決這些問題,是一項艱巨的工作,需要長時期的努力。陸老要求我們理論宣傳工作者,都要向馬克思學習,敢于面對實際、面對困難問題,迎著困難上,為追求真理,不惜犧牲;同時又要“臨事而懼(不驕不躁),好謀而成”。就是說,要收集材料,加以研究,有的放矢。
在對青年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問題上,陸老特別強調了“系統”二字。他說,林彪、“四人幫”鼓吹什么“急用先學,立竿見影”。我們要反其道而行之,幫助青年系統地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為什么非要系統學習不可呢?陸老說,舉《資本論》為例。《資本論》第一卷主要講“剩余價值”、“原始積累”等問題。不懂這些,就不知道資本主義所以生長和必然滅亡的道理。第二卷對社會主義建設更有用處,它講的是生產、流通、消費的循環過程。第三卷講的是資本的各種形態、土地問題等等,最后才講到科學技術和管理人員的作用,講到工程師和經理也是勞動者。不讀全書,就不會懂得社會主義建設中的各種問題。比如說,黨對知識分子的政策,有人不理解,如果讀過《資本論》,就容易理解了。總之,只有系統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才能真正提高理論水平。不學習,“活用”就是空談。最近,我們黨出版了《鄧小平文選》,這是用毛澤東思想解決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問題的一部好書。建議《中國青年》集中精力,把宣傳學習《鄧小平文選》作為今后一段時期的工作中心之一。
訪問持續了兩個多小時,臨別前我請陸老為《中國青年》創刊六十周年贈言。陸老欣然答應,作了如下題詞:
“中國青年不同于一般的青年讀物。它的任務是考察、抓住、、研究青年的思想政治問題,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解決這些問題。要迎上前去,一個一個地加以解決。越是困難的問題,越是要迎上前去。用這個精神辦好刊物,培養共產主義的接班人。”
這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對我們新一代青年工作者的殷切期望。
本刊記者劉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