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平 謝柏林
編輯同志:
我們國家每年都有許多學生從大、中、小學校畢業,有的升入高一級學校,有的進入社會、走向社會主義建設的各個崗位。同學們在畢業分手的時刻,多么希望有一首旋律優美、蓬勃向上的畢業歌來表達我們美好的心愿,但現在還沒有這樣一首歌。為此,請你們向作曲家們轉告:給我們廣大學生譜寫一首畢業歌吧!
綏寧二中學生謝柏林
謝柏林同學:
《中國青年》雜志社轉來了你的信。在這之前,我還收到其他一些同學的來信,他們也迫切希望能夠有反映當代廣大青年學生理想和情操的畢業歌。我很理解你們的心情。這些來信也使我回憶起自己的學生時代。同學們結束了幾年緊張、愉快而難忘的學習生活,將要告別敬愛的老師、親密的同學,滿懷理想走向新的生活,這是多么激動人心的時刻!
畢業,這是一個不平凡的字眼,它不僅說明學業的結束,更意味著新的開始。畢業對每個青年學生來說,也是一次嚴峻的考驗。多少有志青年朝氣蓬勃地走出學校大門,就象一隊剛剛入伍的新兵,只等一聲召喚便開赴祖國最需要的地方。這是何等氣魄,何等風流啊!可也有少數人把畢業當成追逐個人名利的階梯,把人民給予的知識和技能作為同人民討價還價的砝碼。這又是多么可卑,多么渺小啊!優秀共青團員張海迪曾多么熱切地希望也能象我們一樣在明亮的教室里開掘知識的寶庫,而無情的病魔奪去了她這種權利。她不曾體味過“畢業”的滋味,但卻以她僅有的三分之一能動的身軀,搖著輪椅,在追求知識、探索人生和為人民服務的道路上遠遠地走在了我們的前面。張海迪的生活道路是艱難的,也是閃光的。她使我們懂得,對一個人來說還有比健全的體魄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理想、信念和追求。所以,在我收到北京大學心理學系本屆畢業生王小京同學的“當我們畢業的時候”這首歌詞后,便及時地譜寫了這首歌曲(見本期封三)。北京大學的同學們在學校的文藝周活動中演唱了這首歌。前不久我還收到中國科技大學物理系的同學們打來的加急電報,要我把這首歌寄給他們。同學們的熱情使我深受感動,也深感不安。因為我不知道這首歌能否表達千千萬萬畢業生的心聲,僅以此作為我對青年朋友們的期望和祝愿吧!
王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