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子 常心屯
編輯同志,
我是一個剛參加工作不久的青年,近來竟在“稱呼”上遇到了麻煩。我們書店有的職工是我家的鄰居,有的是爸爸的老同事,以前見面我都稱他們“叔叔”“伯伯”。現(xiàn)在我想,我工作了,我們彼此成了同事,所以有時我就叫他們老張、老王,有時也叫他們同志或名字。可為此竟有人說我沒大沒小,不懂禮貌。我受不了這種“禮貌”的束縛,索性什么也不叫了。誰知這樣一來議論更多,什么“高傲自大目中無人”,什么“缺少教養(yǎng)”等等。聽了這些議論,我義氣又惱,憑什么這樣污辱人?
湖南邵陽新華書店常心屯
心屯同志:
要徹底解決你在“稱呼上遇到的麻煩”,應該先弄清這“麻煩”的由來。在這個問題上,你一開始的想法是對的。一個單位里無論是領導還是職工,無論年長的年輕的,彼此都是平等的同志關系,為了便于工作,相互間當然以同志相稱為宜。這個看來不成問題的事,到你這兒就成了“麻煩”,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或許有人聽慣了你叫他們叔叔、伯伯,現(xiàn)在乍一改口,感到突然、不順耳;或許你在其它方面有不夠謙虛的表現(xiàn),有人把這些與你在稱呼上的改變聯(lián)系起來,所以對你有了看法。當時你只要冷靜地找找原因,作些解釋,問題并不難解決。可你卻沉不住氣,“索性什么也不叫了”。問題就出在這兒,本來很熟悉的同志,現(xiàn)在見面連聲招呼也不打,視若不見,悶聲不響地交臂而過,不管你心里怎么想,都會給人留下一種傲慢的印象。這就難怪大家對你議論紛紛了。你要汲取這一教訓。任何一個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青年,突然進入一個新的環(huán)境,都會碰到各種不適應的問題或矛盾,這時就要特別注意檢點自己的行為,在言語上和態(tài)度上是不是傷害了別人,使人不快,在這些方面嚴格要求自己,把它養(yǎng)成習慣。而不能風風火火地憑感情用事。
今后該怎么辦?
首先,應該做到禮貌待人,對一些不好稱呼的同志,見了面也要有所表示。并找個適當?shù)臅r候“打開窗子說亮話”,把你在稱呼上的想法,真誠地向他們和盤托出。在工作單位,不要說你叫叔叔、伯伯難張口,就是別人聽了,也會感到別扭。所以只要你把問題講明,人們是會通情達理的。其次,你還可以在上班時稱他們老張、老李,下班后或在家仍可稱叔叔、伯伯,來個“內(nèi)外有別”。
在社會交往中禮貌待人是十分重要的,但也不是象有人說的那樣“油多不壞菜,禮多人不怪”,不分場合,不分對象,一味地追求些“老禮兒”,搞那種虛虛假假的一套,而應當因人、因時、因地制宜。對人的禮貌稱呼,盡管有多方面外在的形式,但實質都應表現(xiàn)出我們對人的誠懇、尊重、友好和信任,不僅僅在“稱呼”上做到這一點,而且在待人處事的其他方面,都以此為標準,我想,“麻煩”就不會再找你了。
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