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嘉龍
我國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農村,怎樣搞好農村住宅環境布置,改善居住條件和衛生條件,是關系到農民身體健康的一件大事。
一、合理布置院落,做到人畜分隔。農村院落與城市庭院不同,它既要為生活服務,又要為生產服務。布置的形式大致可分為南院式、北院式,內天井式、前庭后院式、側院式幾種。
1,南院式布置具有布置集中、朝向好的特點,適合于嚴寒地區。也利于常年積肥,消滅寄生蟲和病原菌。
2,北院式布置
生活院與雜務院用墻分隔開。豬圈與廁所集中布置,避免畜禽圈舍與糞坑對居室的干擾與影響。廚房設在居中的位置,既滿足了做飯燒水的需要,兼顧了加工飼料的要求,也考慮到了人的飲食衛生。
3,內天井布置
這是濕熱地區常采用的一種形式。內天井將生活用房與圈舍分隔開,樓房的陽臺和檐廊為農副產品提供了存放與晾曬的場地。人畜分居,減少或避免對居住環境衛生的干擾與污染。布置緊湊,占地面積少。
4,前庭后院式布置
前院清潔安靜,具有良好的生活環境,便于人們休息乘涼和晾曬農副產品。后院隱蔽,廁所、圈舍集中,各有出入口,交通線路短又互不影響。
5,側院式布置適用于東西向宅基布置。雜務院比較隱蔽,便予從事部分農活和堆放柴草雜物,使房前保持整潔美觀,收割季節雞鴨禁放也便于關養。
二、廁所圈舍集中布置,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廁所、豬圈、雞鴨舍、糞坑或沼氣池可以集中布置,有機集合,這樣可有效地利用院落的面積,也利于打掃衛生。還可結合廁所、圖舍設置沼氣池。
三、在宅基選擇上,要避免將住宅建在低洼潮濕地帶或環境污染嚴重的地區。應當有方便和質好的水源供應,保證生活,生產用水。特別是山區,更應注意解決水源問題。有條件的地方應盡量采用井水作為生活用水,盡可能不用江河水,因為江河水都有一定程度的污染。
四、住宅之間的間距是影響室內日照時間長短的決定因素,從衛生角度考慮,應保證每戶在冬至那天有不少于二小時的日照,這個條件是住宅間距的控制標準(見圖8)。實驗資料表明,紫外線照射三小時才能達到對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的殺菌消毒作用。
五、農村住宅還應考慮綠化布置。綠化不僅為農民創造一個衛生、舒適的環境,而且可提供木材和各種經濟作物。綠化要與建筑物布置相結合,使綠化起到遮陽、防風沙、塵土和噪音與改善小氣候條件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