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永明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有遺傳傾向的代謝內分泌疾病,刈人們的健康危害很大。據有關資料統計,近年來我國糖尿病的發病率逐年在增加,使許多病人殘廢或喪生。由于該病病程長,反復性大,有時遷延數年不愈,往往是受治者在控制了現癥狀以后,還需回家繼續治療。但病人很少具備這方面知識,難免會出現一些錯誤。下面就談談家庭治療中必須注意的幾點。
1為了掌握每天胰島素用量及體內糖代謝情況,通常須測尿糖,在測尿糖時,應該先使膀胱完全排空,然后喝上一大杯水(約500毫升),半小時后再行排尿測尿糖。
2如果您是用試紙法測尿糖時,應將試紙在尿中浸泡一下,等30~50秒鐘后再將試紙的最暗區與比色圖進行比較。
3糖尿病若經治療未能控制,則尿中很可能出現了酮體,去醫院測尿酮時應選擇在全身最不舒適或在尿糖+++至…+后數小時內進行,尿酮陽性是危險的信號,常表示有酸中毒的存在,應立即治療。
4注射胰島素部位應選擇在上臂、大腿、腹部或臀部皮下的疏松組織,切勿注入關節腔,靜脈或骨質附近。注射時可用拇指,食指捏起皮膚,然后進針,進針后即放松皮膚,將胰島索緩慢注入皮下。每天注射的部位應該是腹部注射2~8周、大腿注射2~3周,另側大腿注射2~8周,7~8周后再注射原來的腹部、大腿。第二次注射的部位應離上次注射部位至少8厘米,切勿采取今天注射左腿,明天注射右腿,后天注射腹部的做法。
5胰島索的早期反應有饑餓、出汗、全身無力,疲乏、頭痛、口腔及手指麻木刺痛感,偶有視力模糊不清。晚期反應有精神錯亂,恍惚不安,最后導致意識喪失。胰島素的這些反應可見于未定時進食或注射胰島索過量以及與劇烈性運動有關。
6胰島素反應后應立即吃些糖塊、含糖食品或喝濃度較高的糖水。在劇烈的運動或較重體力勞動時,應該先進食或吃些糖,如已用過胰島索或治療糖尿病的各種藥片,最好能隨身攜帶一些含糖食物和糖果。外出時,可為自己制一張小卡片,卡片上標明本人現患有糖尿病,并且正用胰島素或降糖藥治療。
7糖尿病引起酸中毒的常見原因有注射胰島素量不夠,或忘記注射,以及患有其它并發癥,如發燒、腹瀉,重度感染(癤腫、癰)、嚴重創傷等。如能做到下列幾點,會大大減少發生酸中毒之危險。①控制自己飲食,不要貪吃。②有病應及時找醫生診治,向醫生講清自己患有糖尿病。③使用胰島索要遵醫囑,不能隨便加大或減少藥物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