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光宗
羅馬俱樂部總裁奧雷利奧·佩西在他的《未來一百頁》里一方面直言不諱地指出人類面臨的困境,人類正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面臨著嚴峻的抉擇:生存或是毀滅;另一方面給人類指出了一條光明之路:在現實的狹縫中崛起。“我們業已處于一個十分困難和決定性時期的黎明,人類必須在此期間作出極大的努力來求取生存。”在此書里,佩西就把論述的注意力集中在如何運用人類的智慧從全球的角度出發避開和消除這些可能導致人類毀滅的消極因素,協力創造一個共同的美好未來。
佩西指出了導致人類遇到困境的消極因素,論述了新時代復興的基本方面和認為,要使人類擺脫困境,走向美好的未來,首先要更合理地利用各種資源,最主要的則是人力資源。正如佩西所說的:“人民群眾是未來的真正主人。”“學會如何治理世界——須先學會如何管理我們自己。”其次,要認識到全人類只有一個未來,復興需要諒解、團結和協助。全球主義應當取代狹隘的民族主義和大國沙文主義。“我們心中必須恢復全球觀念。”“實施全球性的政策和戰略。”再次,文化的變革和復興是歷史的必然。文化復興運動將是對人類精神的重新塑造。唯其如此,才可望“把世界引入可治理的狀況”。
佩西十分重視人口的素質,他認為“每一事物最終要依人的素質而定。”佩西是深諳人口數量問題和質量問題的辯證法的。因為人口素質過低,人類才過度增長并對這種危險的增長置若罔聞或不知所措。顯然,佩西不僅看到了人口增長的危險,同時看到了人口素質改善的緊迫性。盡管筆者并不贊同將人口過度增長作為世界性災難的根本原因,但我卻十分贊同佩西的把提高人口素質作為人類擺脫困境的策略。事實上,提高人口素質是人類生存的一個永恒主題。
在佩西看來,人類所面臨的災難是由于物質系統與文化系統、人口增長速度和人口素質低下出現的不平衡所致。在此書中,他發出了這樣的感嘆:“物質革命使現代人類失去平衡”,“人口指數增長是個不治之癥”。所以,佩西提出了人類的出路在于變革,具體說就是人類“本性”和人口文化素質的復興和提高。
佩西認為,“現代人類能變革一切客觀事物,但卻忘記也應改造自己。”結果不平衡的畸形的發展就會導致悲劇,所以他認為在人類的發展機制中還應加入哲學、道德和信念的力量。因為如果沒有人類精神的真正復興,就談不上突破現存的模式過渡到眾望所歸的美好未來。
佩西心目中的“科學進步”也是文化至上的。換言之,如果科學進步沒有同時包括文化的進步,這種進步就是畸形的,甚至是不足取的。正如佩西所指出的,“任何的進步(不論是科學進步或是其他進步)如果它不同時使道德、社會或政治也取得進步,那就毫無價值可言。……一句話,我總是這樣認為,我們的科學進步必須是文化至上的。”《增長的極限》的問世就是對所謂物質增長神話的一個沖擊,《未來的一百頁》則希望借助文化的杠桿把這個傾斜的不平衡的物質世界重新擺正,恢復平衡。兩本書觀點的相通說明了“羅馬俱樂部深知只有文化的發展才能把人類推向文明進步的更高階段。”因為“人類的命運只能是持久的進步”。
(《未來的一百頁:羅馬俱樂部總裁的報告》,〔意〕奧雷利奧·佩西著,汪幗君譯,中國展望出版社一九八四年十二月第一版,0.8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