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長江
在共青團中央,不少人善意地開玩笑說,如果你在機關發現一位三十七領先歲、發型和服飾頗似電影中黨的基層領導干部的人,他一定是國際聯絡部的李光。人們在聊天時不無贊許地送他一個雅號—“李書記”。其實,他只是一個普通黨員,行政級別也只是主任科員。說他像電影中的黨的領導干部,不僅因為他形似,更主要是因為他身上表現出來的是我們黨的優秀基層干部的那種品質。
“黨叫干啥就干啥”
似乎這句話是英雄人物的專利,可是,李光使我們相信了這樣一個事實:普通黨員也有這樣的覺悟。
熟悉李光的人好像忽略了他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段經歷:70年代他曾在北京外國語學院學了3年法語。他是作為法語的專門人才走向工作崗位的。當他來到團中央國際聯絡部時,正值我國改革開放,青年外事工作蓬勃發展的年代。當時,部里的外事工作非常缺少禮賓接待人員。從事這種幕后工作的同志要具有正直可靠、熟悉外事、踏實認真、任勞任怨、機警靈活等素質。李光同志是當時部里非常合適的人選。領導找到他。他的思想著實斗爭了一陣子。服從組織安排,從事禮賓接待工作?繼續搞法語翻譯,以后有機會出國深造?后者對他的誘惑力更大一些。“黨的青年外事工作需要你做這個工作。”領導同志這樣告訴他。于是他選擇了前者,而且一干就是十多年!
酒煙不動不喝茶
李光出入的地方大多是富麗堂皇的豪華飯店和高級餐館,可李光的外表在那樣的環境就有些相形見細了。他的工作實際上是搞“公共關系”,按說,抽煙、喝酒應該是其“職業特征”吧,可李光偏偏“酒煙不動不喝茶”。
據李光的領導介紹,李光可能是團中央花錢最多的人之一。國際聯絡部領導開玩笑說,部里的外事經費有一半都是李光花的。這話不錯。當初李光到處磕頭訂房子和機、車票時,他真是為難了一陣子,他手中有錢,而且是巨款,可那是國家的錢,怎能花到不該花的地方呢?他花起錢來有時摳得很吶。他沒有用過國家的一分錢給自己的工作鋪路,更何況為自己的私利。近幾年,由于賓館蓋多了,房子也好訂了。以前是他求人家,現在竟也掉過來了。不少飯店的業務員都來找李光,“往我們那里安排一個團吧,給你們優惠。”“到我們那去吧,價格便宜。”有的暗示要對他表示意思意思。有的餐廳經理則痛快地表示:“你個人或請朋友吃飯,什么時候來我什么時候免費招待。”而李光依然故我,根據情況,該安排到什么地方住就到什么地方住,該到什么地方用餐就安排到什么地方用餐。李光的親屬經常從外地來北京,他寧可在家里打地鋪也不到近在咫尺的賓館尋找方便。要知道憑他的面子安排個把人到哪里白吃白住不是什么難事。在各種“意思”、“招待”和請柬面前,李光仍保持著自己的生活習慣:“酒煙不動不喝茶”。
有關李光的一筆帳
李光1975年參加工作,一直從事外事工作至今。
有熱心人為他算了一筆帳。參加工作15年,如果平均每年參與接待30個代表團,那么,15年就是450個代表團;如果迎送每個代表團、安排代表團的吃住行平均要占用業余時間10個小時的話,那么,15年來總共犧牲了個人業余時間4500個小時,等于560個工作日;如果每一個代表團耽誤了他的兩頓飯,那么,15年來就使得他少了900頓從容咀嚼飯菜的樂趣。這些都是最保守的估計,4500個小時,900頓飯,他少了多少與妻子兒女共享天倫之樂的時光……我猜想,他的妻子可能善意地埋怨他100次:“又是這么晚,什么也指不上!”這些,是李光自己的帳上所沒有的,沒有人聽到過他的抱怨。正像他說的,“我是共產黨員,我干的是黨的事業。”
好名聲逆風傳千里
團中央沒有人不知道國際聯絡部有個李光。
如果你在大街上任意截住首都出租汽車公司的汽車,問一下司機是否認識團中央的李光,如果他回答“認識”,你不必感到驚訝;如果你到北京、西苑、香山、民族、首都等大飯店的房間預訂部門打聽一下李光,如果回答說“不認識”,那么他(她)多半是個新手。
1987年曾有這么一件事。某個國家的青年代表團突然比預定的時間提前一天到了北京,時間又是夜間22點,人在機場。怎么辦?預訂好的汽車是第二天,此時聯系司機是不可能了。李光一個電話撥通了首汽某車隊值班室,電話里傳出了一位調度的聲音:“現在沒車。”“喂,我是李光!”“那好,你等著吧,我給你跑一趟。”這位調度趕緊向另一個調度交待了一下工作,馬上驅車趕到了機場。您看看,李光多神道!
一個普普通通的黨員,用他的一點一滴的真正的共產黨員的言行向人們展現了共產黨員的風姿,影響著周圍的人們,贏得了工作上的主動。人們打心眼里喜歡這樣的人,喜歡這樣的黨員,人們也打心眼里愿意和這樣的人配合工作。每逢節日,一封封從大飯店、大賓館、出租汽車公司寄給李光的熱情祝賀卡不正說明了這一點嗎?
關于李光,我完全可以寫得更多。比如,在宴會廳酒意正濃的時候他卻在外面緊張地聯系、調度車輛我還沒有寫;他一個人來回搬運幾十人代表團的行李,別人以為他是搬運工我還沒有寫;父親患腦血栓他只回去看了看就趕回北京接待外賓我還沒有寫;到機場迎送外賓飛機晚點一誤就是半天或一夜,他在機場干坐著我還沒有寫;為了安排外賓吃飯而把放了學等著吃飯的女兒忘在一邊,多虧同事幫忙才不至使女兒空腹又去上下午課的事我還沒有寫……還有,他酷愛下軍棋而輸比贏多我也沒有寫。
說一千、道一萬,我寫這些的目的是想說明我們身邊的李光是怎樣的一個共產黨員。我絕沒有樹碑立傳的意思。再說啦,離給他樹碑立傳的日子還遠著呢。